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1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骨质疏松最终导致骨质质量的下降,使患者易于出现骨折,给患者造成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许多相关问题。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骨科对房山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股骨颈的骨密度、骨强度(抗骨折能力)数据进行测定,一方面可以反映北京地区人口各年龄段的骨强度(抗骨折能力)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另一方面也为今后全国范围内的骨量调查,为我国对骨质疏松有针对性地预防、诊断、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较客观和有代表性的参考数据。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调查…  相似文献   
2.
24例髌骨骨折的手术病人,14例采用传统的环形固定,髌骨全切或部分切除,10例采用张力带法。对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张力带法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力学原理,能够达到解剖复位,术后不用石膏外固定,膝关节能够早期功能活动,从而预防和避免了患肢肌肉萎缩,膝关节粘连僵硬及骨折本身所造成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螺纹半针贯穿法治疗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禄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0):726-727
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对于斜行、螺旋或蝶块分离的不稳定骨折,要恢复肢体的长度,使骨折对合严密,除了良好复位外,必要情况下要实施轴向或侧方加压以及结合有限的内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作者对此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首次应用螺纹半针实施骨折块间的侧方加压并代替拉力螺钉直接固定骨折块,使骨折达到了解剖复位,增加了骨折端的压应力,促进了骨折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自ITh年1月以来,作者采用螺纹半针直接固定骨折块,治疗不稳定性骨折3…  相似文献   
4.
颈椎骨折脱位引起的颈神经根损伤及脊髓损伤,或颈椎间盘脱出引起的颈神经根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容易诊断,而无骨折脱位的颈部创伤引起的颈神经根损伤,临床上比较少见,较易漏诊,我院自1992年10月至1994年4月共收治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50岁,平均48岁。受伤原因:均为车祸而导致颈椎挥鞭样损伤。既往均无颈椎病及颈部外伤史。伤后表现:神志清,能回忆受伤时的情景,四肢短暂不能活动,约10~20分钟后能自行行走。颈部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双前臂旋转活动正常,防二头肌、肽三头肌限反射存在。双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6岁。因停经二月余,左下腹疼痛4天,加重1天,伴头晕、乏力、心悸、晕厥于1997年1月30日由急诊转妇科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十年前剖腹产,八年前因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行右输卵管切除术,1997年1月1日因停经49天,肌注黄体酮20mg×...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为在临床上施行棘突椎板侧翻造盖术提供理论和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套腰L3、L4、L5人脊柱干标本施行棘突椎板侧翻造盖,测量椎板及棘突的高度,重塑椎管,再做术前和术后的腰椎CT,然后将图像用photo-shop软件处理,测量术前和术后椎管面积。结果棘突高度等于原来椎板高度,术后无明显骨缺失,术后面积大于术前面积。结论翻转后的棘突椎板可以扩大原来的椎管,这种术式可以作为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红白线上方"L"形切口治疗波及跟骰关节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测量红白线到跟骨中线的距离,采用红白线上方"L"形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波及跟骰关节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患者,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红白线上方19 mm处位于跟骨的中线位置.观察组手术时间短,足功能和切口愈合好,两组骨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切口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意义、疗效及指征。方法回顾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1年11月间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15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63例,闭合性骨折89例。采用小切口直视下解剖复位45例。改良了螺纹半针代替拉力螺钉治疗斜形、螺旋形或蝶块分离较大的不稳定性骨折。结果随访3~32个月,平均12个月,146例骨性愈合,占96%。骨折愈合时间2~8个月,平均5个月。其中解剖复位螺纹半针折块间加压组2.5个月,功能复位组5.3个月。带外固定架时间2~9个月,平均4.7个月。术后17例针道轻度感染,3例胫腓骨远端重度开放性骨折术后骨髓炎,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骨折不愈合的患者改为带锁髓内钉固定后愈合。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架适用于严重开放性、粉碎性及邻近关节面的骨折。小切口直视下解剖复位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