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医学科内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院内感染。六西格玛法借助统计学工具,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步法和顾客、数据、团队等要素的资源整合实现最佳的服务模式,自1998年美国在医疗系统应用后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目前,我国医疗部门也开始引进、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本科尝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影响。方法11例患者予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联合血液净化,监测治疗前后血液生化、血流动力学、氧合代谢、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一般状况、血液生化、氧合代谢指标、全身炎症反应均有一定的改善,病情均明显稳定。结论早期联合血液净化能明显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内环境,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院1995~2004年间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88例,其中确诊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感染的39例,现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置管是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深静脉通道,在ICU内己被广泛应用,并在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各类大手术中输血、输液、静脉高营养疗法、血液动力学监测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随之产生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CVC—RBI)也日益突出。本科运用六西格玛管理,对降低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起到了较好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我科对6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手术,同时配合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19~61岁,平均43岁,病程1周至3年。关节疼痛56例(90.3%),交锁18例(29.0%),关节弹响、打软腿20例(32.3%)。所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7年开始开展临床路径探索和应用。由于临床路径是一种事先设计好的表单式的操作,需要临床医护人员的直接执行。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着临床医护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即"医护人员的不依从"情况,  相似文献   
7.
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胸外科2003年3月—2005年3月共行肺切除术36例,围术期高质量的呼吸道管理,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9~79岁。其中肺癌11例,支气管扩张3例,肺结核6例,肺囊肿2例,肺大泡12例,毁损肺1例,肺隔离症1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行单纯肺段切除18例,行肺叶切除(含袖状肺叶切除)16例,行一侧全肺切除(含半隆突切除)1例,行胸膜全肺切除1例。除1例突发肺动脉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顺利康复,痊愈出院。2呼吸道管理2·1术前管理2·1·1宣教告诉患者术前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采用腹腔镜与经腹手术治疗慢传输性便秘护理。方法将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14例与开腹结肠次全切除术1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平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P〈O.05),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减轻了患者痛苦,术后恢复快,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加强腹腔镜术后的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 1997年 8月~ 1999年 9月应用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H) 1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方法及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急症住院病人 15例 ,其中男 12例 ,女 3例。平均年龄 2 7~ 76岁。 13例为慢性肝炎后硬化 ,1例为酒精性肝硬化 ,1例为肝癌。 10例有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平均出血次数 3 .1次 ,2例曾行脾切除术。临床上均有呕血和/或便血 ,出血量在 10 0 0 ml以上。 12例病人用药前 12小时内行胃镜检查 ,3例病人因病情危重 ,于用药后 12小时内行胃镜检查 ,15例病人均经胃镜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1—2018年浙江省台州市户籍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水平及早死概率的特征,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制规划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1—2018年台州市户籍居民死亡数据,分析慢性病导致死亡数在总死亡数的占比、慢性病死亡率、慢性病早死概率等指标。采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中标率)计算标化率。利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2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其统计学检验结果。结果2011—2018年台州市慢性病死亡231 724例,死亡率为486.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55/10万,慢性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79.89%,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2011—2018年台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P<0.05)、糖尿病标化死亡率(P=0.46)及早死概率(P=0.22)均未下降,农村地区上述4类慢性病各年龄组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4类慢性病死亡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011—2018年台州市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13.49%降至2018年的10.49%,平均年降幅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P<0.05)。结论慢性病死亡是台州市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应需开展慢性病的有效防控措施,特别是糖尿病的防治和男性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