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hs-CRP、CK-MB与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AMI胸痛发作在3 ̄4h患者,50例AMI胸痛发作4 ̄12h患者,采用定时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hs-CRP,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并与40例健康对照作比较,探讨三者在AMI早期中的变化情况。结果AMI胸痛发作3 ̄4h组、4 ̄12h组hs-CRP含量分别为(7.42±3.27)mg/L、(25.26±18.15)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84±0.73)mg/L(P<0.01);CK-MB含量AMI胸痛发作3 ̄4h组(25.4±14.6)U/L与4 ̄12h组(64.6±53.2)U/L均较对照组(5.6±3.4)U/L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MI胸痛发作3 ̄4h组cTnI含量(0.08±0.06)μg/L与对照组(0.06±0.04)μg/L无显著性差异(P>0.05),4 ̄12h组的cTnI含量(28.9±37.6)μg/L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患者胸痛发作4h内,以hs-CRP(91.7%)最敏感,CK-MB(55.6%)次之,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nI(25%);胸痛发作4 ̄12h,hs-CRP(100%)、CK-MB(92%)、cTnI(84%)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结论联合检测hs-CRP、CK-MB、cTnI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可将诊断与治疗提前到4h以内,并能作为AMI的预后监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糖动态监测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的动态变化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术中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的测定。结果:无肝前期,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无肝期,血糖较无肝前期进一步升高;新肝期,随着移植肝循环开放,血糖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结论:在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前期血糖明显升高;无肝期血糖升至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血糖动态监测有助于术中根据它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便携式血糖仪(POCT)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结果比对试验.掌握3款POCT血糖仪与生化仪结果差异。方法选取15份肝素抗凝血标本,分别用44台3款不同型号的POCT血糖仪测全血血糖浓度和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测血浆血糖浓度。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卓越型血糖仪的血糖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豪倍优型、安妥超越型2款血糖仪的血糖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卓越型、稳豪倍优型、安妥超越型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结果相关系数。均大于0.95.相关方程分别为Y=1.021X-0.88,Y=0.987X+0.459,Y=0.960X-0.083。结论44台血糖仪误差均符合我目的POCT血糖仪麻川准则,但不同型号仪器与生化仪结果有一定差异.只能用于血糖监测.不能作为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Ⅰ区基因突变状况.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例血清标本,抽提血清中HBV DNA,扩增HBV EnhⅠ基因,PCR产物测序后利用Gengbank中Genotyping对HBV进行分型,并分析核苷酸序列中的突变位点.结果 1例标本因PCR产物太弱,无法满足测序要求,其他6例测序标本经Genotyping比对,均属于B型,与参考序列AF100309同源性最高;发现HBV EnhⅠ共有17个突变点,分别为A970T、G973A、T991C、A994G、C1013T、A1042T、G1099A、C1127T、G1180C、A1182C、T1201A、G1204A、C1206A、C1211G、A1249C、A1309G、A1330C.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EnhⅠ基因选择性突变,可能下调HBV基因表达,是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定性检测104例发病3h内胸痛患者的血H-FABP,比较其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肌红蛋白(MYO)诊断早期AMI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入选患者中最终确诊为AMI患者50例,非AMI54例。H-FABP、cTnI、CK-MB和MYO检出AMI的敏感度分别为88.00%、68.00%、64.00%和84.00%,H-FABP显著高于cTnI和CK-MB(均P<0.05),与MYO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检测特异度分别为90.74%、87.04%、85.19%和70.37%,H-FABP显著高于MYO(P<0.05),分别与cTnI和CK-MB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在四种心肌损伤标志物中,H-FABP的准确诊断指数最高。结论:H-FABP用于AMI早期诊断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inocysteine,tHcy)水平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冠心病患者103例,测定其血清tHcy、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浓度。对照组151例,测定其血清tHcy。结果1.正常对照组:(1)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年龄大于等于60岁组血清tHcy水平均高于年龄在50-60岁组。(2)在50~60岁和大于等于60岁年龄组.男性组血清tHcy水平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组。2.冠心病组:(1)在年龄为50—60岁和大于等于60岁,患者血清tHcy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中同年龄段同性别组。(2)无论男性组与女性组中血清tHcy与TG、TC、HDL、LDL都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血清tHcy水平不同,高血清tHcy是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法检测34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观察组)术前,术后6、12、24、48、72h和32例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对照组)术前,术后12h的血清cTnⅠ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h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血清CK—MB活性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24h达高峰,术后48~72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cTnⅠ水平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h达高峰,术后72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12h血清cTn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MB活性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引起心肌损伤。血清cTnⅠ水平检测优于血清CK—MB活性。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5例因胸痛入院患者3h内采血检测IMA、cTnT、CK、CK-MB。ACS以最终出院诊断为标准,分析IMA、cTnT、CK、CK-MB单独及联合诊断AC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评价多指标联合在ACS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IMA诊断ACS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58.8%、60.9%,灵敏度高于cTnT(43.4%)、CK(19.1%)、CK-MB(20.6%),特异性低于其他三指标,四指标联合诊断ACS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IMA、cTnT、CK、CK-MB检测指标诊断ACS,提高cTnT、CK、CK-MB单一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拟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3—01/2005-01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的原位肝移植患者6例,均为男性;年龄32~65岁。其中4例为肝炎后肝硬化,2例为血吸虫性肝硬化。术前、术中及术后3d进行血清拟乙酰胆碱酯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选择正常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2例,对照组及其他患者于早晨空腹取静脉血进行血清拟乙酰胆碱酯酶检测。受试者均知情同意。结果纳入肝移植受者6例,肝硬化患者22例,正常体检者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6例原位肝移植受者术前血清拟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对照组低(P〈0.01),在新肝期渐渐升高,术毕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3d继续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新肝期开始升高,术后第1天升至峰值,第2,3天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范围。肝硬化患者组血清拟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为(41.592&;#177;14.603)μkat/L,与正常对照组(132.526&;#177;18.654)μkat/L比较明显偏低(P〈0.01)。结论血清拟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作为判断植入肝脏存活的生化指标之一,联合其他指标用来监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血清GGT、ALP和LDH联检测定对癌症患者的诊断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加之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肿瘤中、晚期.严重影响预后。血清酶作为一种工具酶可用于了解体内成份的变化。也可作为有关器官是否正常的特异性生化指标。近年来国外资料报道血清中γ-谷氨酰转移酶(GG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可作为检测癌症患者的三种标志物。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对癌症诊断价值.笔者对176例癌症患者进行了此三种酶的测定分析及探讨.现将结果榀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