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72例,均给予3个周期用药后评价疗效.结果72例中局部疼痛控制CR48例(66.7%),PR16例(22.2%),总有效率为88.9%;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显效46例(63.9%),有效14例(19.4%),总有效率83.3%;毒副反应共9例,占12.5%.结论伊班膦酸钠可明显提高骨转移癌患者局部疼痛缓解率、延长局部疼痛缓解时间,减少骨相关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电子线放射治疗前胸壁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胸壁瘢痕疙瘩患者37例均行手术切除术,术后早期应用电子线辅助放疗,照射范围在保护正常组织基础上距离手术切口1.0cm,300cGy/次,1次/d,连续5次,总剂量为1500cGy。结果本组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El坏死及裂开发生;术后12个月判定临床疗效,治愈14例,显效19例,4例放疗8~10个月后复发。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骨是恶性肿瘤最容易转移的部位之一,骨转移癌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转移而来为主。骨转移癌患者一旦发生病理性骨折,尤其发生在下肢长骨,患者的生存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外科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已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患者提倡早期手术治疗,对已明确为骨转移癌的患者有必要定期进行骨折风险评估,骨折高风险患者需行预防性手术以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外科治疗中骨折处肿瘤的常见处理方法包括囊内刮除和瘤段切除。骨缺损的填充物主要有同种异体骨、骨水泥。重建方式包括大段同种异体骨、人工假体置换、髓内钉、钢板联合骨水泥固定等。作者对下肢长骨转移癌病理性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高危切口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2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切除后存在高危切口的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负压设置在0.025 MPa(188 mmHg, 1 mmHg = 0.133 kPa), 术后7 d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拆除后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2例高危切口患者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后, 20例均达到甲级愈合标准(切口甲级愈合率90.91%), 2例患者出现部分切缘坏死, 经换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 ~ 12个月, 平均10个月, 术后患者切口愈合均达到甲级愈合标准, 无切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应用于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的各种高危切口, 可有效预防切口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皮瓣修复术和游离皮片移植术在足跟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修复的近远期疗效,探讨足跟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外科修复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8年11月间辽宁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的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皮肤缺损较大,不能直接缝合,根据手术切除后皮肤缺损修复的方式分成A组(皮瓣修复组)和B组(游离皮片移植组)。分别对A、B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以及术后短期植皮或皮瓣的成活情况,术后长期皮瓣或植皮皮肤的外观满意度、皮肤麻木感觉、分离不适感、生存转归、辅助治疗、肿瘤复发转移、关节功能活动度等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和B组病例在不稳定感(关节活动障碍或组织分离感)、肿瘤复发转移、生存转归、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近期皮瓣或植皮成活率、患者外观满意度、皮肤麻木感觉及关节功能活动度这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主观评价在外观满意和皮肤麻木感方面以及客观关节功能活动方面,A组优于B组。结论皮瓣修复和游离皮片移植都可作为修复足跟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修复方式,足跟部负重区皮肤缺损的修复应优先选择转移皮瓣。  相似文献   
6.
2019年12月8日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后,该病呈现快速蔓延。由于其发病迅速、传染性强、病程变化快等特点,国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当前全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紧张阶段,黑素瘤患者的免疫机能长期处于免疫低下状态,更加易感。因此,如何做好黑素瘤患者的个人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应的专家共识,以满足当前黑素瘤患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的需要,帮助黑素瘤患者更好的应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肢体长骨转移癌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2例肢体长骨转移癌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恶性肿瘤中肺癌17例,乳腺癌8例,肾癌3例,肝癌2例,甲状腺癌2例;其中股骨骨折22例,肱骨骨折10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肢体功能重建手术。结果本组手术过程均顺利,肿瘤切除后行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术19例,节段型人工假体重建术6例,髓内针固定术5例,同种异体骨联合钢板固定术2例;术后3个月,患者VAS评分[(2.1±1.5)分]低于术前[(6.8±1.2)分](P<0.05),Kanofsky生活质量评分[(65.5±8.4)分]、Enneking功能评分[(24.5±1.5)分]均高于术前[(35.5±11.8)分、(8.5±1.5)分](P<0.05),Enneking评分优良率为87.5%。结论手术治疗肢体长骨转移癌病理性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2岁,于2010-10-20因右腹股沟区脂肪肉瘤复发入住辽宁省肿瘤医院骨软外科.患者2001-03右腹股沟区肿物于本溪县人民医院手术切除,术后经病理确诊肿物为黏液性脂肪肉瘤,因肿瘤位于股动静脉周围,行肿瘤边缘切除手术.患者于2007-09肿瘤复发,行第2次手术.2009-12肿瘤第3次复发,并且肿瘤开始侵犯股动静脉,外院行第3次手术,将肿瘤于股动静脉表面剥离,姑息切除.2010-06,肿瘤再次于右腹股沟区复发,逐渐增大至手拳大小,患者长时间行走可出现右胫前水肿.查体:右腹股沟区原手术切口瘢痕下可及9.0 cm×6.0 cm肿块,肿物上极达腹股沟韧带下1.0cm,沿股血管走行,质硬韧,无痛,边界欠清,不活动,肿物近端可及股动脉搏动,右胫前轻度浮肿.术前CTA和MR以及彩色超声均提示,肿瘤包绕股动静脉以及股深动脉(图1).术前肺CT,头CT,肝胆脾肾彩超提示,无肿瘤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9.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FH)系高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 ,其复发率、转移率均很高 ,预后很差。 Weiss[1 ]报告的2 0 0例中 ,局部复发率为 4 4 % ,转移率为 4 2 %。我们就我科 1993年 2月 -1999年 12月资料齐全、追踪有结果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5 3例进行临床分析 ,以探讨手术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72例,均给予3个周期用药后评价疗效。结果:72例中局部疼痛控制CR48例(66.7%),PR16例(22.2%),总有效率为88.9%;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显效46例(63.9%),有效14例(19.4%),总有效率83.3%;毒副反应共9例,占12.5%。结论:伊班膦酸钠可明显提高骨转移癌患者局部疼痛缓解率、延长局部疼痛缓解时间,减少骨相关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