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41例典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并检索数据库中关于AMR监测与面肌痉挛MVD手术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文章,采用RevMan 5.1荟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AMR变化程度与术后疗效关系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OR)进行评价.结果 A组(AMR完全消失或波幅下降超过80%),B组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6.2%,8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荟萃分析显示AMR消失组的术后治愈率是AMR未消失组的3.53倍[OR=3.53,95%置信区间95%CI(2.28,5.48)].结论 面肌痉李微血管减压术中行AMR监测可有效指导手术,提高手术治愈率,应将AMR作为MVD术中常规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2.
唐寅达  尚明  焦伟  杨晓笙  冯保会  郑学胜  李世亭 《江苏医药》2012,38(16):1872-1875,1860
目的探讨去分化肌肉干细胞经条件培养诱导,具有神经干细胞性质并分化为终末神经细胞的潜能。方法依次用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神经细胞分化条件培养基,对去分化肌肉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促使其向神经干细胞转变以及向终末神经细胞分化,并通过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RT-PCR等实验手段研究其性质并加以鉴定。结果 (1)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在神经干细胞增殖条件培养基诱导下,可形成神经球,EdU标记阳性,抗Nestin、Neurofilament-m(NFm)、GFAP、CNPase阳性;Myogenin表达水平下调,而Nestin、Sca-1表达上调;(2)经神经细胞分化条件培养基诱导,神经球细胞可分化为形态学上典型的、抗NFm阳性神经元,以及抗GFAP、CNPase阳性神经胶质细胞。结论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具有神经系的多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鉴定去分化肌肉干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增殖和分化能力。方法使用不同的条件性培养基,对去分化肌肉干细胞依次进行神经增殖和神经分化诱导,并通过形态学、免疫细胞荧光化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手段加以鉴定。结果①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在神经增殖培养基诱导下,形成典型神经球(neurospheres)结构,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阳性,抗巢蛋白(Nestin)阳性;RT-PCR提示肌形成蛋白(myogenin)表达水平下调,而Nestin、干细胞抗原-1(Sca-1)表达上调。②经神经分化培养基诱导,神经球细胞可分化为形态学上典型的、抗中间神经丝蛋白(NFm)阳性神经元。结论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具有神经增殖和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后面肌痉挛缓解率与神经受压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面神经严重受压(A组)和同期365例面神经受压不明显的面肌痉挛病人(B组)的临床资料,均行微血管减压术,并对比两组术后效果.结果 A组:术后面肌痉挛即刻完全缓解44例(91.7%),明显减轻2例,部分减轻2例,总有效率为95.8%;术后并发症3例(6.2%).B组:术后面肌痉挛即刻完全缓解338例(92.6%),明显减轻18例,部分减轻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5%;术后并发症19例(5.2%).两组术后即刻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面神经受压程度对微血管减压术后痉挛缓解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从电生理学角度研究异常肌反应(AMR)形成的机制.方法 收集15例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记录电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引起的同侧眼轮匝肌肌电反应(即AMR);电刺激颅内面神经压迫点,分别在面神经下颌缘支以及同侧眼轮匝肌上记录刺激引起的神经传导电位和肌电.分析各波形的潜伏期以及血管减压术后各波形的变化情况.结果 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时,在眼轮匝肌上记录到的AMR平均潜伏期为(10.49±0.35)ms;刺激颅内面神经压迫点时,下颌缘支诱发电位波形的平均潜伏期为(3.99±0.18)ms,眼轮匝肌肌电波形的平均潜伏期为(4.62±0.32)ms.AMR平均潜伏期大于刺激神经压迫点后在下颌缘支与眼轮匝肌上记录到的波形平均潜伏期之和(P<0.05).充分减压后,有14例(93.3%) AMR波完全消失.结论 压迫血管可能参与了面肌痉挛异常电传导通路,是导致面肌痉挛发作的一个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195例抗感染药物ADR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了解抗感染药物ADR)发生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将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DR监察中心的195份抗感染药物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所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8岁以下的未成年患者ADR发生率8.1%,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0.9%。喹诺酮类药物ADR发生49例,β内酰胺类ADR发生72例,按照药物使用量(频次)计算,喹诺酮类药物ADR发生率则是β内酰胺类的数倍。静脉输注引发ADR185例,占94.8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147例,占70.33%。结论:不同的疾病与给药途径差异是未成年与老年患者ADR发生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ADR与不同抗感染药物药物使用量(频次)有一定联系,但不呈线性关系,将某药物ADR例数在总ADR例数中的构成比等同于ADR发生率是不恰当的;静脉输注引发ADR发生率较高,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易观察,及早全面发现ADR对其他器官/系统造成损害的方法或标准方面可能还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术后疗效与神经受压迫程度有无关联及其可能原因。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在2009-2010年间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了1 074例面肌痉挛患者,从中找出了48例(A组)面神经受压严重或有明显变性,萎缩的典型面肌痉挛患者,并与同期680例(B组)面神经受压不明显的典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学检查,术中所见及术后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中,痉挛完全缓解37例(77.1%),明显缓解减轻9例(18.8%),好转2例(4.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5.8%。B组患者中,术后症状完全缓解563例(82.8%),明显减轻86例(12.6%),好转29例(4.3%)无效2例(0.3%),总有效率95.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与神经受压程度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微血管减压术对特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不同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不同区域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48例患者根据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区域的不同分成5组。A组(n=31):血管压迫桥沿沟段;B组(n=59):血管压迫脑干移行段;C组(n=47):血管压迫出脑干段;D组(n=28):血管压迫脑池段;E组(n=383):多区域联合压迫。观察手术疗效,完全缓解和绝大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治疗有效率A组为96.8%,B组为96.6%,C组为97.8%,D组为96.4%,E组为94.5%。各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完全性面瘫、颅内血肿形成、术后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