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再发性腹痛12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8例再发性腹痛(RAP)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器质性RAP98例(占76.56%),功能性RAP30例(占23.44%)。提示器质性RAP是小儿RAP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最为多见,因此提倡RAP的患儿做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儿童胃病的HP感染情况。方法 对 180例小儿纤维胃镜检查分析及 172例胃粘膜HP检测及 16 8例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疾病检出率为 93.3% ,其中以十二指肠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最高 ;172例HP检测者中HP阳性 6 8例 ,阳性率为 37.8% ,其中以消化道溃疡检出率为最高 ,16 8例病理活检均为轻中度炎症。结论 HP感染在儿童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儿童胃炎以轻、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儿童胃病的HP感染情况。方法 对180列小儿纤维胃镜检查分析及172例胃粘膜HP检测及168例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疾病检出率为93.3%,其中以十二指肠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最高;172例HP检测者中HP阳性68例,阳性率为37.8%,其中以消化道溃疡检出率为最高,168例病理活检均为轻中度炎症。结论 HP感染在儿童慢性胃炎及  相似文献   
4.
小儿再发性腹痛212例纤维胃镜检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9月 ,我们对收治的 2 12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了纤维胃镜检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2 12例患儿中 ,男110例 ,女 10 2例 ;年龄最小 3岁 6个月 ,最大 15岁 ,其中 7~ 12岁 16 5例。2 12例患儿均有腹痛 ,其中上腹和 (或 )剑突下疼痛 115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小儿轮状病毒(RV)性腹泻的发病规律和血清型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01年9月~2003年8月期间5岁以下的腹泻住院病儿的粪标本,进行病毒抗原鉴定和血清分型。结果721份小儿腹泻粪标本,轮状病毒阳性为345例(47.85%);年龄在7~18个月时发病率最高为239例(69.28%);10月份~1月份是发病高峰季节,为248例(71.88%);血清型分型以G3型199例(60.49%)为主,其次是G1型74例(22.49%);少见的血清型G9型3例(0.90%)。在对G血清分型标本中的80份进行P血清分型,其中P[4]型29株,P[8]型11株,P[4]、[8]混合型8株。G型和P型的组合型是P[4]G3、P[8]G3、P[4]G1等29例(36.25%)为主,P[8]G1和P[4]G2为6例,仅占8.20%。出现2例(0.60%)P[4]G9少见组合型。结论苏州地区2001年9月~2003年8月间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是以G3型流行毒株为主,全国则以G1型为主。  相似文献   
6.
苏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G和P型别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A组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因。为了解苏州地区R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RV疫苗的开发和使用奠定基础,我们收集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5岁以下的腹泻住院患儿的粪标本,进行病毒抗原鉴定和血清分型。  相似文献   
7.
19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南华大学附二医院2003~2007年期间19例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9例肺炎患者经我院采取综合治疗后痊愈16人。死亡3人。查出细菌感染6例,病毒感染4例,真菌感染2例,混合感染7例。结论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者应引起早期重视,积极进行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422份婴幼儿腹泻标本中轮状病毒的分型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02年收集的婴幼儿腹泻标本422份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及血清型研究,同时填写临床表现调查表。结果:422份腹泻标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3.65%,以11月份为发病高峰;以G3为主要流行株。临床特点以呕吐及水样便为主要表现,31.37%的患者合并肠外表现。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是苏州地区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G3型为2002年的优势毒株,呼吸系统感染为最常见的肠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苏州市婴幼儿肠套叠的发病状况及肠套叠与轮状病毒性腹泻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的方法 ,以<2岁的婴幼儿为对象,统计1999-2003年在门诊和住院的肠套叠病例.采用ELISA法对2001年9月至2003年8月2岁以下的腹泻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抗原测定.结果 苏州市2岁以下的肠套叠患儿1101例,1999-2003年1岁以下肠套叠的发病率分别为:275.3/10万、338.2/10万、547.0/10万、515.3/10万、425.4/10万,平均年发病率为418.1/10万.肠套叠以4-10个月最常见.共692例(62.85%).平均年龄(9.62±5.65)月.轮状病毒性腹泻是以5~16个月最常见,共252例(76.13%).平均年龄(11.42±5.14)月.两组间发病年龄经比较,z=-15.52,P<0.01.肠套叠的发病高峰季节在4~8月份,共595例(54.04%).而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的高峰季节在10月至次年1月,共232例(70.09%).两组问发病的季节的分布进行统计学检验,X2=226.06,P<0.001.结论 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肠套叠与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主要是由于胚胎期中肠的正常旋转运动发生障碍,使得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小肠和结肠系膜未附着或附着不全,十二指肠受腹膜索带压迫以及中肠扭转等所致。由于其病理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误诊误治。一旦发生误诊,后果严重,病死率达0~24%。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总结我院1997年至2006年收治的5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