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电图 QT离散度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描记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80例 (观察组 )入院首次心电图及治疗 2周复查心电图的 QT离散度。观察组分为两组 ,Ι组为室性心律失常 (n=40 ) , 组为室上性心律失常 (n=40 ) ,设健康儿童为对照组 (n=2 0 )。结果 :I组、 组 QT离散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 .0 1)。观察组治疗前后 QT离散度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QT离散度是一个能较好反映心肌复极状态的指标 ,可作为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莆田市城厢区2004年医疗诊所消毒质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莆田市城厢区辖区各级医疗诊所消毒质量,查找薄弱环节,找出存在问题,为加强医疗诊所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城厢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监测503份样品,总合格率仅为79.96%(403/504)。结论城厢区医疗诊所消毒工作仍然薄弱,问题十分严重,应切实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脑出血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病,造成的后遗症有肢体瘫痪、失语、心理障碍等。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只能取得一定的疗效,而系统的护理往往对疾病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疾病的康复有较理想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的表现为多种多样的血管性出血性疾病,少数病例易误诊。我们对2004年1月~2006年3月我科治疗的17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HSP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2个月。因“呕吐三天,烦躁不安、呻吟半天”入院。查体:脉搏240次/分,呼吸75次/分,体重6kg,血压80/44mmHg。患儿面色苍白、呻吟、口唇发绀、双眼凝视、对光反射迟钝。呼吸促,心脏无杂音,四肢水肿。实验室检查:门r-谷氨酰转移酶180u/L,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860u/L,碱性磷酸酶233u/L,总胆红素31.3umol/L(正常3—20),尿酸729umol/L,CMV—IgM(巨细胞病毒)阳性,血钾7.0mmol/L,  相似文献   
6.
黄敏  吴惠芳 《广西医学》2009,31(3):398-399
目的观察盆腔治疗仪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盆腔治疗仪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抗生素联合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8.200,P=0.006)。结论盆腔治疗仪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7.
白洁  杨悦  吴惠芳 《中国药业》2009,18(18):16-17
该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分析了我国维生素C产业的竞争优势及劣势,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扩大国内需求等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是由颚口线虫(Gnathostoma)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自1838年Owen首次在虎胃中发现此虫以来,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Levinsen(1889)报道了第一例人的颚口线虫病,此后,有关此病的报道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前C区终止变异及C基因启动子双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玉岭  张汉荣  吴惠芳 《江苏医药》2004,30(12):919-920
本收集HBV前C区终止变异(前C变异)及C基因启动子(BCP)双变异(BCP变异)乙型肝炎患的资料,就这两种热点变异的临床特征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