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首先确定中毒药物,然后通过测定血药浓度以了解中毒程度,为重度苯妥英钠中毒患者临床抢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间隔一定时间采集患者静脉血,萃取血中药物,在211 nm处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明确中毒药物并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在苯妥英中毒患者中最高血药浓度为68.94 mg.L-1,接近治疗浓度上限的3.5倍。结论患者为重度中毒,危及生命,需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积极配合,施行全程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在pH>6的溶液中分解加剧,醋酸钠人工肾透析液的35倍浓度pH值一般在8.3~8.4之间,制剂中所含的葡萄糖处于不稳定状态,配制温度升高更会加速葡萄糖分解。本文以不同的设定温度对人工肾透析液中葡萄糖的含量、pH值、吸收度、单位时间内的分解率及溶液外观颜色的变化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加入葡萄糖的最适温度为30℃~40℃。  相似文献   
3.
精制脑组织液 (以下简称脑组 )系用健康新鲜胚脑组织经水解提取的器官特异性氨基酸、肽复合物 ,为淡黄色澄明注射液 ,用于治疗脑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后遗症等脑性疾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其不良反应少见报道。本文报道静滴脑组致输液反应 5例并作诱因分析。1 临床资料例 1 男 ,88岁 ,患脑梗塞住院治疗 ,静滴 5 %G .S2 5 0ml +脑组 45mg/ q .d ,连续使用 8d ,d8当复合输液尚存5 0ml左右时 ,出现畏寒、发抖、面色发绀 ,体温 39.2℃ ,立即停止输液 ,以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加液快速滴注 ,外加扑尔敏注射液 10mg…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整合素相关激酶(ILK)基因敲降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da7)过表达慢病毒包装表达系统。方法:针对人ILK基因序列,设计基因敲降靶点序列(A、B、C),通过限制性内切酶HpaⅠ和XhoⅠ双酶切、T4 DNA连接酶连接,将ILK插入慢病毒载体pSicoR-eGFP,构建siILK-pSicoR-eGFP重组质粒;根据人mda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mda7全长,并插入慢病毒载体pLVX-Puro,构建mda7-pLVX-Puro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脂质体将慢病毒四质粒系统共转染人胚肾细胞系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并测定病毒滴度、观察感染效率。各组病毒载体转染PC-3细胞后,用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LK基因和mda7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MTT法和Transwell实验考察ILK和mda7对PC-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ILK基因敲降及mda7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四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后可见大量绿色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浓缩病毒后293T细胞的感染效率在90%以上,并能高效率感染PC-3前列腺癌细胞。ILK-A-pSicoR-eGFP和ILK-B-pSicoR-eGFP组ILK干扰效果最佳(P<0.05),mda7的表达水平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持续稳定表达至少1个月。ILK和mda7对PC-3细胞的增殖在96 h内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其迁移亦有显著抑制(均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鉴定人ILK 基因敲降和mda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可为探讨ILK和mda7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良好工具,也为探索安全、高效的肿瘤治疗途径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护理与药学监护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药学监护 (Pharmaceuticalcare ,PC)指药师通过与各个病人的直接联系 ,对其用药有关事项进行直接的和负责的监督保护 ,使获得改善生命质量的明确效果。我国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 ,提倡合理用药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缩短住院日 ,防止医院费用过度上涨 ,药学监护工作开始显示出其重要性。虽然该工作的实施者为药师 ,但需要护理人员参与共同完成 ,主要涉及的项目有血样的采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等方面的内容。1 血药浓度监测与血样采集的相关性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  相似文献   
6.
吴宏卫  蔡琳  陈仁昊 《海峡药学》2013,(12):211-213
汇总我院2009年1月份~2012年12月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按年龄(≤14岁和>14岁)、性别和各品种中药注射剂所累及的系统进行归纳分析.1409例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220人次(221例),占15.68%,涉及中药注射剂共26个品种,不良反应主要集中表现为局部刺激(69例,30.13%)、皮肤及其附件反应(65例,28.38%)、药物热(28例,12.23%)和胃肠消化系统反应(24例,10.48%)等.热毒宁是造成14岁以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中药注射剂(34例).  相似文献   
7.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钠,哌拉西林钠,维生素C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剂分别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莪术油含量的经时变化,HPLC法测定配伍后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钠,哌拉西林钠含量的经时变化。结果: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分别配伍,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配伍,莪术油在1h内分解达30%以上,为配伍不稳定体系,其余3项配伍较稳定,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匠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配伍 分解,与其余4种注射剂分别配伍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12月出院儿科病历579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应用方式及使用率,计算DUI’值,规定DUI’≤1为合理用药。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3%,共使用抗菌药物17种,抗菌药物使用居前5位的依次为头孢曲松、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头孢替唑、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奇霉素且均为针剂。结论: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较普遍,使用率达到80.3%。必须重视抗菌药物对儿童患者的影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9.
15例细辛脑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辛脑是中药石菖蒲等植物的挥发油提取物之一.据对石菖蒲的有关研究[1],其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细辛脑注射具有止咳、祛痰、平喘、镇静、解痉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引起的咳嗽、咯痰、喘息等症.  相似文献   
10.
超滤技术制备注射用水及其质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改善料水质量,进一步提高多效蒸馏水的质量。方法:在原四级截留的基础上增加超滤终端截留,以超滤水为料水制备注射用水,并进行质量考察。结果:分别对以离交水为料水和以超滤水为料水生产的蒸馏水进行卫生学、热原、微料检测,后者的质量明显优于前者。结论:以超滤水作为多效蒸馏水机的料水,可不受气候、原水水质等影响,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