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泊酚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持续镇静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共收集62例ARDS患者,机械通气后使用丙泊酚镇静治疗,观察镇静效果达Ramsay氏分级Ⅲ-Ⅳ级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唤醒时间;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和停药时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丙泊酚镇静治疗后5 min内即能达到满意镇静效果,用药后呼吸频率、气道峰值压力、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血压、心率稳定,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能快速达到ARDS机械通气患者所需的镇静要求,并维持满意的镇静深度,有效保证机械通气从而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以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76例ARDS患者发病时(0 h)和病程中(24 h、48 h、72 h)血清IL-6的变化,同时采用APACHEⅡ评分(0 h、24 h、48 h、72 h...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休克早期血小板下降幅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2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资料,将确诊前后48 h内血小板下降比例<30%或血小板计数升高者作为对照组,血小板下降比例>30%者作为研究组,通过比较两组病例乳酸值、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感染部位、血小板下降比例,对影响28 d累积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28 d累积生存率(9.8%)明显低于对照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1,P<0.01);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确诊脓毒症休克24 h内SOFA评分和确诊前后48 h内血小板下降比例>30%这两项指标与患者死亡结局有相关性(P<0.01);ROC曲线提示在脓毒症休克早期血小板下降比例>30%比血小板计数<100×109/L对死亡结局预测的特异性更好。结论: 脓毒症休克早期血小板下降比例超过30%预示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ICU气管切开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成PDT组(45例)及OT组(41例).对手术操作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相关的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操作时间PDT组(12±4.9)min与OT组(24±6.1)min比较,P<0.01;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PDT组2/45例,COT组12/41例(P<0.05),操作相关的病死率两组均为零.结论 PDT较OT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重症,我院ICU自2003年1月以来将有创一无创序贯性通气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ARDS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MODS患者34例,常规治疗后行CRRT。根据随访患者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19例、死亡组15例。分别在CRRT治疗前,治疗后6、12、18、24、48、72 h检测两组IL-1β、IL-1Rα、IL-6、TNF-α、IL-10、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同时各时点进行动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存活组CRRT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IL-1β、IL-6、TNF-α、sTNFR1、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0.01),血清sTNFR1/TNF-α明显升高(P〈0.01);死亡组IL-1Rα在12 h明显升高(P〈0.01),TNF-α在6 h明显下降(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TNF-α水平在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存活组中APACHEⅡ评分在48、72 h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或〈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能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在48、72 h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血清IL-6、TNF-α、IL-10水平以及sTNFR1/TNF-α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3、0.747、0.864、0.752,P〈0.05或〈0.01)。结论 MODS患者应用CRRT后血清IL-1β、IL-6、TNF-α、sTNFR1、IL-10水平降低,血清sTNFR1/TNF-α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可预测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杨宏锋  金兆辰  吉木森 《山东医药》2011,51(48):116-116
患者男,77岁,因“畏寒、乏力伴咳嗽、咳痰、胸闷9d,加重3d”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脏疾病病史。查体:口唇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叩诊清音,呼吸急促,3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RT-CGMS)对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血糖控制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 17例,采用随机分层方法分为RT-CGMS组59例和普通血糖仪指尖血糖监测组(GM组)58例,两组均佩戴RT-CGMS 72 h(GM组盲法),比较两组血糖变异、低血糖发生率、ICU入住时间以及30 d死亡率差异.结果:RT-CGMS组血糖变异、低血糖发生率、ICU入住时间及死亡率明显低于GM组(P均<0.05).结论:RT-CGMS较指尖血糖监测指导胰岛素治疗更有助于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不良事件,通过优化血糖控制,减少ICU人住时间,降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将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PiCCO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早期留置病原学标本、积极行抗感染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在此基础上PiCCO组经中心静脉导管行PiCCO监测,目标是维持ScvO2〉70%。记录PiCCO组0、6、12、24、48、72h监测参数变化;记录两组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用量,常规液体(平衡液、聚明胶肽及血浆)输入量,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急性肾脏损伤发生例数。结果PiCCO组常规液体输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急性肾损伤发生例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两组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PiCCO监测,可指导临床进行精确液体复苏等治疗,从而减少急性肾损伤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即会出现胰腺坏死出血,同时由于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血管活性介质使血管舒缩张力下降,加上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大量液体外渗,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