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对产后避孕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56名产后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78名。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保健,干预组在产后保健的同时进行计划生育服务。比较2组避孕知识、依从性、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结果干预组知道常用避孕方法、避孕药种类、女性受孕必备条件、避孕药不良反应、避孕套保管注意事项、性行为中正确使用安全套方法、紧急避孕药服用次数、知道女用避孕套、人工流产的危害等避孕知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或<0.01);干预组6个月内采取各种避孕措施避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干预组12个月非意愿妊娠率、人工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计划生育服务有助于提高产后女性避孕知识及避孕依从性,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促进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受剖宫产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剖宫产术中宫内节育器置入的观察组、单纯剖宫产术的对照组,每组200例。比较2组产妇的手术相关指标、产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术中置入节育器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构.05);观察组剖宫产后3、6、12个月的意外妊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及产妇术后恢复,可以大幅降低产后1年内的意外妊娠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聚集解决护理模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再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聚集解决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预防再出血效果、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游离肝静脉压(FHVP)、肝静脉楔压(WHVP)及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变化、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预防再出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WHVP及HVPG水平较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脾静脉内径(D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脾静脉流速(Vpv)及流量(Qp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集解决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再出血,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史娜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35-136
目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妇科手术能得到麻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满意。方法:选择L2-3间隙穿刺成功后用25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确认脑脊液后予0.5%布比卡因2.0~2.6ml。结果:CSEA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EA组.镇痛和肌松效果明显优于EA组。结论:CSEA具有EA和SA的双重优点,麻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当有些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有肿胀感,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如脱水药物中的甘露醇、山梨醇;化疗药物中的顺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紫杉醇等。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痛苦。以使用头皮针出现外渗时为例。  相似文献   
6.
洪灾救援中某部武警官兵伤病发生特点与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洪灾救援中武警官兵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行动前及时做好救援准备和卫勤保障工作,使灾害卫生救援措施迅速到位。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对发生疾病进行分类,计算伤病发生数及构成比,分析伤病的系统构成与内部构成。结果洪灾救援行动中,参战人员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皮肤病占总发病数的37.5%;呼吸系统疾病占28.24%;消化系统疾病占13.45%;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占2.95%。救援前线官兵南北地区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抗洪救灾中随着任务进程延长,伤病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第1、2周呼吸系统疾病多见,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在第2周逐渐上升,第3、4周达到高峰,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寄生虫疾病一直呈上升的现象,显示了不同时间段各系统疾病有显著差异。结论参加洪灾救援官兵伤病发生呈多元性的特点。应根据洪涝灾害对卫生减员的影响因素分析参战官兵的伤病特点及规律,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使救援上作及卫勤保障工作有效得力,减少伤病减员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并展开观察与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中孕期妇女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宫缩发动时间较对照组长,总产程较对照组短,产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宫术后清出胎盘胎膜量、引产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产后清宫术、一周后行二次清宫术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产后发热、引产术中出现强直宫缩、宫颈撕裂、子宫大出血等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妊娠中期妊娠引产,与单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相比较,虽宫缩发动时间稍久,但产程较短,提高引产成功率,产后需行清宫术率降低,从而减少了子宫内膜损伤,且产时产后出血较少,并发症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共表达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和趋化因子配体19[chemokine(C-C motif) ligand 19,CCL19]的溶瘤病毒VSVΔ51(7×19 VSVΔ51),并探索其在肝癌中的抗肿瘤活性。方法:细胞的活力测定(MTS法)检测溶瘤病毒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ELISA法检测病毒感染上清及肿瘤组织匀浆中的IL-7和CCL19的含量;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溶瘤病毒的肿瘤抑制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T细胞的表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浸润T细胞及IFN-γ的含量。结果:VSVΔ51和7×19 VSVΔ51病毒均可以在小鼠肝癌细胞H22和Hepa1-6中复制,在2 PFU时裂解细胞的效率接近100%;VSVΔ51和7×19 VSVΔ51病毒均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7×19 VSVΔ51病毒较VSVΔ51病毒抑制能力更强[瘤质量(232.7±13.72) mg vs.(603.8±20.3) mg,P<0.000 1];7×19 VSVΔ51病毒组治疗后肿瘤组织中IL-7[(673.5±62.6)pg·ml-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及策略.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计194例肝移植病人,统计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104例(53.61%)病人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其中术后心功能不全48例(24.7%),心衰11例(5.7%),高血压39例(20.1%),心肌缺血性疾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塞)6例(3.1%).与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为2.58%(5/194).对此104例病人进行严格监测,包括单位时间内液体平衡、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压、尿比重、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加强心血管系统体征的观察与护理,采取有效措施.结论:针对肝移植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可有效促进心血管并发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构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33例高血压病患者行高血压病门诊中医病历表格确定中医证型;依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计算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和RWT(相对室壁厚度),并将患者分组,运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构型的排序为左心室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在IVST(室间隔厚度)和LVMI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肝火亢盛型在IVST和LVMI方面明显低于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则在IVST方面明显高于其他3个证型,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分别以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痰湿壅盛型和阴阳两虚型以及阴阳两虚型为主。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左心室构型具有一定的关系,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左心室重构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