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 要 目的: 观察巴马神酒对小鼠免疫功能、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游泳耐力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碳粒廓清实验法及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低下模型评价巴马神酒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建立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的水平,评价巴马神酒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以小鼠负重游泳的持续时间,评价巴马神酒提高游泳耐力的功能。结果: 巴马神酒能提高小鼠吞噬指数K及吞噬系数α(与空白组比较,P<0.01或P<0.05);对环磷酰胺诱发的胸腺、脾脏脏器指数的下降有一定的提高(与模型组比较,P<0.05);能够降低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中AST、ALT含量,降低血清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P<0.05);可以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与空白组比较,P<0.01或P<0.05)。结论: 巴马神酒具有提升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保护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的作用,并具有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提高游泳耐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芪丹方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5 mg·kg-1),芪丹方高、低剂量组(12.34,6.17 g·kg-1),每组10只。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CRF大鼠模型。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B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CD68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及血清BUN、Scr、IL-1α、IL-2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肾组织CD68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血清Scr、IL-1α、IL-2含量,及肾组织CD68阳性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芪丹方高剂量组的血清BUN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丹方能有效改善CRF大鼠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肾脏巨噬细胞的浸润,下调IL-1α、IL-2等细胞因子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模型的影响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改良后的免疫学方法制备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丹酚酸B(100,50 mg·kg~(-1))连续灌胃5周,探讨丹酚酸B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肾脏指数、24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高、低剂量组可以降低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肾脏指数(P0.01);降低24 h尿蛋白排泄量(P0.05);降低Scr、BUN的含量(P0.05,P0.01);降低血清中TC、TG(P0.05,P0.01)的含量,升高血清中ALB、TP的含量(P0.05,P0.01);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P0.01),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P0.05,P0.01);降低血清中IL-1α、IL-10的含量(P0.05,P0.01)。结论丹酚酸B可以改善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肾脏功能,调节血脂异常状态,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调节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酚酸B调控自噬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20 mg/kg)阳性对照组及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的方法建立小鼠肾纤维化模型。自造模当天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7天处死小鼠取肾取血,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肾间质Vimentin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α-SMA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mTO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比较,丹酚酸B可降低UUO小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胶原纤维沉积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丹酚酸B可使UUO小鼠肾组织中纤维化标记蛋白Vimentin、α-SMA表达下调,而自噬标记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上调,且mTOR表达下调。结论:丹酚酸B能改善UUO模型小鼠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肾组织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芪丹方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5 mg·kg-1),芪丹方高、低剂量组(12.34,6.17 g·kg-1),每组10只。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CRF大鼠模型。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B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CD68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及血清BUN、Scr、IL-1α、IL-2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肾组织CD68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血清Scr、IL-1α、IL-2含量,及肾组织CD68阳性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芪丹方高剂量组的血清BUN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丹方能有效改善CRF大鼠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肾脏巨噬细胞的浸润,下调IL-1α、IL-2等细胞因子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真武汤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优选真武汤水提液最佳提取工艺及颗粒剂制备方法,为真武汤颗粒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以芍药苷含量、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确定真武汤最优水提取工艺。另外选用粒度合格率、水分、干燥失重、溶化性和休止角等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颗粒制备中的辅料配比。结果:芍药苷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分别在5.45~32.70 μg(r=0.999 6)和3.24~16.80 μg(r=0.999 7)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2%(RSD=1.34%,n=6)和101.72%(RSD=1.74%n=6)。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12,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辅料采用糊精与可溶性淀粉的混合物,最佳配比1∶3,所制颗粒的粒度合格率、水分、干燥失重、溶化性和休止角分别为94.12%、4.87%、0.93%、89.23%、36.18°。结论:优化的真武汤回流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颗粒成型性和溶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不同比例的3D打印聚乳酸及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在兔尿道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构建聚乳酸(PLA)/丝素蛋白(SF)比例分别为25∶75、50∶50、75∶25的复合支架材料,与诱导多能干细胞共培养。24只人工尿道下裂模型的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比例的复合支架行尿道成形术。在尿道成形术后6周,收集尿道移植物并进行大体和组织学分析,统计尿道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体外实验中随着SF在复合材料中的比例增高,细胞黏附、增殖的数量增加。术后6周,PLA/SF=25∶75比例组尿道狭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25∶75比例的聚乳酸/丝素蛋白复合材料更加有助于尿道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