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方针,也是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两大医学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陈凯先院士表示,从建立中西医统一的新医学的长远目标来看,当前中西医结合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还需要长期努力。研究者们要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立足实践,勇于探索,科学发展中西医结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BP)经鼻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为后续类鼻疽菌的毒力研究和急性类鼻疽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经鼻主动吸入的感染途径,通过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和组织匀浆计数菌落等方法观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小鼠的病理生理反应、脏器病理损伤和细菌定植情况,分析急性类鼻疽感染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并比较致病性类鼻疽临床株与非致病性类鼻疽泰国株(伯克霍尔德菌)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表现。结果 急性类鼻疽菌经鼻感染模型中,BALB/c小鼠死亡多集中在感染后第3到第5天,3×105~3×106 CFU可作为急性类鼻疽BALB/c小鼠病死模型的合适攻毒剂量,而半数致死量约在3×104~3×105 CFU。大体解剖和组织HE染色均可见肺脏、脾脏和肝脏组织中形成脓肿或坏死病灶,其中在脾脏最明显,并与攻毒剂量呈正相关。类鼻疽菌感染的小鼠血液、肺脏、脾脏及肝脏中均发现类鼻疽菌定植,且定植量与组织特异性有关,血液中分离到的活菌浓度最高[Log2对数值:(10.28±0.34) CFU/mL],定植总量最高的脏器是肺脏[Log2对数值:(7.54±2.11) CFU]。虽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伯克霍尔德菌株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学效应类似(多核巨细胞形成、胞内增殖等),但是对BALB/c小鼠的毒性差异显著。伯克霍尔德菌即使在高剂量(8×107 CFU)时对小鼠仍是非致死性的,而且无法在小鼠脏器中有效定植。结论 成功构建了经鼻吸入性感染BALB/c小鼠的急性类鼻疽动物模型,明确了类鼻疽菌造成的组织病理损伤特点,发现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伯克霍尔德菌株在动物水平上的显著生物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内分泌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以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IR)和持续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1]。假性黑棘皮病(AN)是一种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的皮肤特征性改变,在不同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常常伴有假性AN[2]。本文通过对60例伴有和不伴有假性黑棘皮病(AN)的PCOS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分析、比较,以进一步探讨两组患者的内分泌变化以及糖代谢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5月-2005年9月在我院妇科,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60例PCOS患者,近3个月内未用过激素治疗。PCOS诊断标准为(1)B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黄芪注射液联合放化疗对癌症患者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医学的相关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e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中有关黄芪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癌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11月1日。使用Cochrane工具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RCTs,1 3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在辅助癌症的放化疗治疗中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RR=1.96,95% CI(1.53,2.50)],提高患者CD3+[MD=7.47,95% CI(5.05,9.90)]、CD4+[MD=4.96,95% CI (3.84,6.09) ]、CD8+ [MD=7.47,95% CI (5.05,9.90) ]水平、CD4+/CD8+的值[MD=0.29,95% CI (0.20,0.14)],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RR=11.48,95% CI=(10.44,12.51)],改善放化疗引起的口干、黏膜损伤、皮炎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0 01)。结论 黄芪注射液协同放化疗治疗癌症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鉴于研究局限性,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s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严重烧伤造成眼前部破坏,不仅致盲而且影响容貌,视力虽已无法挽救,但为解决这部分病人的美容要求,笔者采用取材较易的胎儿角膜亚全板层移植后佩戴硬性美容角膜接触镜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美容效果。1 一般资料1988~1992年共施手术8例8只眼,其  相似文献   
6.
中医中药是中国伟大的宝库,也是世界医学的瑰宝。中西医结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都日趋深入,成果斐然,世界瞩目。中医中药既要传承更要与时倶进,发展中西医结合,国家政策是引领,学科交叉和团队合作是关键。中西医两种医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推动健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纤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草酸二铵组[60 mg/(kg·d)]、抗纤丸组[3 g/(kg·d)]。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建立慢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橄榄油。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4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中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ST和ALT的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中胶原,α-SMA以及MDA的表达显著增加而SOD、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此外,肝组织中Nrf2、HO-1、Gclc和NQO1的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Nrf2、Gclc和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慢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相比,抗纤丸组降低了血清AST和ALT的水平;减少肝组织中胶原的含量、抑制α-SMA的表达;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同时升高肝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此外,能显著上调肝组织中Nrf2、HO-1、Gclc和NQO1的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Nrf2、Gclc和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抗纤丸对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于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黄芪多糖(APS)活化树突状细胞(DCs)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树突状细胞DC2.4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组、APS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APS+TNF-α组、TAK-242+TNF-α组、TAK-242+APS+TNF-α组、ST2...  相似文献   
9.
2021年7月29日,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控人才学科体系建设”课题组对吴以岭院士进行了专访,访谈的核心内容是中医治未病与建立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控体系。吴院士表示:中医治未病和中西医结合防控体系的建立,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键是找到学科的交叉点,即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是中国贡献给全世界的伟大医疗体系,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在国家政策引导及医学各界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郝希山院士表示,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应现代疾病复杂多样、难以治愈的背景潮流而生,是大势所趋。但是,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