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光疗时间对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探讨预警评估干预在预防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4年1月至4月收治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新生儿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新生儿臀部皮肤予3M无痛保护膜保护,观察组新生儿光疗前臀部皮肤予3M无痛保护膜外喷,沿坐骨结节至肛周一圈外贴人工皮保护,人工皮外予3M9534HP贴膜保护,测量两组新生儿光疗前,光疗后2、4、6、8h患儿臀部皮肤温度,记录两组新生儿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在光疗前、光疗后2、4h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光疗6、8h对照组新生儿体温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光疗后2、4、6、8,各时间段新生儿体温均比光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预警干预后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1/50),明显优于对照组16%(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疗期间造成患儿臀部皮肤温度上升,预警干预后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中,癌症已升至第一位,目前世界上约有350万人正在忍受着癌痛的折磨,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因此,肿瘤专科护士在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以及缓解由疼痛带来的痛苦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癌症疼痛病人的生存质量,关键是对癌症疼痛的正确评估和护理。  相似文献   
3.
巨脾切除与血液高凝状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高压患者,施行巨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迅速升高,术后7~10日可高达800~1000×10~9/L(80~100万/mm~3,因此在巨脾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血液高凝状态。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在巨脾切除术前,术后检测血小板总致、Ⅶ因子(Ⅶ:C)、Ⅶ因子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4.
刘永琴  朱宝燕 《护理研究》2007,21(9):2488-2489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在“教育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促进健康,加强预防”,不仅为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与护理,还要根据病人的需求为促进病人的健康提供服务与措施,教给病人.有关知识,使他们不至于在患病时不知所措,以减轻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避免疾病复发。护士的作用是按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在不健康行为与健康行为之间架起一座传授知识与矫正态度的桥梁。21世纪对护士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每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要能够像输液打针那样娴熟地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现就我院在外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感染因素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35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220.6 μmol/L.按照TBIL浓度和有无感染因素分为两组,同时选择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用花环法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E-C3bRR较正常新生儿低,但只有当TBIL>342.0 μmol/L时,其E-C3bRR (9.64±2.89)与正常对照组(11.12±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4,P<0.05),并且与TBIL值之间呈负相关(r=-0.363,P<0.05);有感染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E-C3bRR( 9.58±3.0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5);在TBIL浓度相当时,TBIL在220.6~ 342.0 μmol/L时有感染组的E-C3bRR(9.67±3.20)较无感染组(10.93 ±3.01)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6,P<0.05);而TBIL>342.0μmol/L时有感染组的E-C3bRR(8.21±2.95)与无感染组(9.78±2.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2,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新生儿感染时,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也下降,合并感染的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更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7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均大于220.6μmol/L。按照胆红素浓度分为2组:组1:总胆红素在220.6μmol/L~342μmol/L的新生儿,共69例;组2:总胆红素大于342μmol/L的新生儿,共28例;同时选择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用花环法测定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结果: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对照组为11.12±3.53,组1为9.93±3.09,组2为9.43±3.2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组1无差异,而组2较对照组下降,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胆红素值与组1的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之间无相关性,而与组2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胆红素明显升高时新生儿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应用复钙法测定1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组)和12例无肺疾病健康人(对照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促凝活性。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促凝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促凝活性与巨噬细胞有一定相关性(r=0.456,P<0.05)。提示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内可能存在着促凝活性亢进。这种亢进对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围型急性白血病5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血液科(110001)张敬东刘云鹏李霞卢香兰刘永琴翟明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117000)冯谦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诊断,按照国际通用的FAB分类标准,骨髓中原始细胞≥0.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但临床...  相似文献   
9.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学表型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血液科栗翠銮,许崇安,吕晓义,瞿明血液室李霞,卢香兰,刘欣,刘永琴单克隆抗体(McA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分型应用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多,但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辽宁省血红蛋白病的调查情况,普查人群12,686人,包括汉、满、蒙、回、朝鲜及锡泊族六个民族。对辽宁省血红蛋白病的人群发生率,类型及地理分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