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一株抗原性特殊的乙脑毒株进行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以找出特殊抗原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通过空斑减少交叉中和试验对乙脑病毒KT株的抗原性进行比较。提取KT株RNA,逆转录后扩增其E基因片段并测序,通过Blast与GenBank中所有乙脑病毒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利用PdbViewer对KT株关键位点突变后的空间构象进行预测比对。结果交叉中和试验显示,KT株免疫血清对其他株乙脑病毒的中和作用较低,而其他乙脑病毒免疫血清对KT株的中和作用也较低。对E基因序列进行比对,KT株属于基因Ⅲ型,氨基酸序列上只在E62位存在一个独特的位点突变:组氨酸(H)→精氨酸(R)。空间构象显示,该位点位于结构域Ⅰ与结构域Ⅱ的连接交界处,当发生由组氨酸(H)到精氨酸(R)突变时,其与周围氨基酸形成的氢键数量和长度发生改变,空间构象也随之发生改变。结论乙脑病毒KT株的抗原性与其他乙脑病毒株存在较大差异,E62位组氨酸(H)→精氨酸(R)的突变是导致其抗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我国广西登革3型病毒分离株桂登-1株(GD-1株)和桂登-11株(GD-1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为了解其地理来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提交的登革3型病毒基因序列设计9对引物,RT-PCR方法分段扩增GD-1和GD-11株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拼接,得到其全基因组序列。结果两株病毒全长均为10 707nt,与国际参考株H87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6.0%,氨基酸同源性为98.8%。GD-1株和GD-11株间仅有4个氨基酸差异,二者与H87株分别存在39和41个氨基酸差异。对3’UTR二级结构进行预测,二者与H87株存在较大差异。根据E蛋白基因序列对两株病毒进行进化分析,GD-1和GD-11均属于亚型Ⅱ,与分离自泰国的两毒株进化关系较近。结论 GD-1和GD-11均属于登革3型病毒亚型Ⅱ,二者可能是源自泰国的病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豚鼠病毒血症的产生强度对乙型脑炎野毒株和弱毒株病毒毒力进行评价.方法 以不同乙脑野毒株和减毒株及其母株病毒分别接种豚鼠,观察不同时间产生病毒血症的水平.结果 接种后1 d和3 d,不同乙脑野毒株均可检测到不同水平的病毒血症(1.00~3.40 lg pfu),以相同滴度(104pfu)的病毒接种豚鼠时,疫苗株母株SA14产生较高水平的毒血症(2.41~3.40 lg pfu)并至少持续3 d,而SA14-14-2疫苗株未产生毒血症.结论 豚鼠病毒血症的产生强度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对乙型脑炎病毒的减毒和疫苗株的毒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组分比例dd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不同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为靶基因,选取各自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组分比例dd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度、中间精密度、耐用性和适用性等方法学验证。结果 mRNA浓度在1~150 pg·mL-1内时线性良好;重复性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10%;准确度回收率84%~114%,CV<10%;中间精密度和耐用性CV均<5%;并且4种不同二价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组份比例检测结果CV均≤5%。结论 建立的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组分比例dd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适用于多价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进行组分比例和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疫苗研制过程中电子天平是质量称重的首选仪器,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正确的使用,以保证准确地进行质量量值传递.方法:通过对电子天平采购、验证、维护保养及记录等法规方面的介绍,探讨和研究电子天平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应用.结果:规范电子天平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在疫苗研制过程中提供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结论:电子天平称量数据的准确度关系到疫苗研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科学的管理和正确的使用电子天平可以减少误差,为出具严谨、科学的检测数据提供硬件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各国迅速从不同技术路线展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以期早日战胜病毒带来的威胁,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目前已上市或正在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mRNA疫苗(简称新冠mRNA疫苗)免疫小鼠后产生的中和抗体进行检测,探索中和抗体检测法应用于mRNA疫苗体内效力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6~8周BALB/c小鼠进行后肢肌肉免疫,检测不同免疫剂量和不同免疫程序的中和抗体滴度。并对8家企业生产的新冠mRNA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进行中和抗体和IgG抗体检测。结果 2 µg、5 µg、10 µg不同剂量mRNA疫苗按照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小鼠后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抗体阳转率均为100%,中和抗体反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针间隔14 d加强免疫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间隔7d加强免疫组及一针组(F=57.13, P<0.001)。2 µg剂量间隔7 d加强免疫和间隔14 d加强免疫产生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218和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 P=0.003);5 µg剂量间隔7 d加强免疫和间隔14 d加强免疫产生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99和1 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02);10 µg剂量间隔7 d加强免疫和间隔14 d加强免疫产生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608和1 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05)。国内8家企业生产的新冠mRNA疫苗免疫小鼠后均可产生高滴度的IgG抗体(104.5~107.5)和中和抗体(102.6~104.8),效力测定结果均符合企业质量标准。各企业生产的mRNA疫苗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03,P<0.001)。结论 小鼠免疫后中和抗体检测可用于mRNA疫苗的体内效力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1株新分离的基因Ⅰ型乙脑病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低毒力的分子基础。方法对病毒株扩增,提取其RNA,逆转录PCR后测序,序列与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基因型的野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并与强毒P3株进行氨基酸位点比对。结果SC04-17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存在与其他基因型毒株不同的特点,与世界各地毒株核苷酸差异率为1.8%~16.5%,氨基酸差异率为0.8%~5.0%;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5%和97.6%,与灭活疫苗株P3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8%和97.9%;与P3强毒株比对,发现72个氨基酸位点差异,分布在全基因的各个区域(E、NS5、NS1和NS3区)。结论SC04-17株的基因序列存在一些独特位点,这些位点的氨基酸变化可能与其低毒力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60)Co⁃γ辐照对板层人工角膜中模拟污染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板层人工角膜放入经预先精确测定病毒滴度的辛德毕斯病毒、脑心肌炎病毒和猪细小病毒中,4℃浸泡角膜8 h吸附病毒。经-0.75 kPa减压干燥6 h,进行5~25 kGy不同剂量的^(60)Co⁃γ辐照。辐照后每只角膜用稀释液浸泡释放病毒(4℃,5 h)、剪碎、研磨离心取上清,用蚀斑法或微量细胞病变法分别测定3种病毒的残余病毒滴度,验证^(60)Co⁃γ辐照对3种病毒的灭活效果。结果经5~25 kGy ^(60)Co⁃γ辐照,辛德毕斯病毒滴度下降对数值≥5.32~5.41 lg pfu/mL,脑心肌炎病毒下降对数值≥4.68~5.00 lg TCID_(50)/0.1 mL和猪细小病毒下降对数值≥4.06~4.44 lg TCID_(50)/0.1 mL。结论^(60)Co⁃γ辐照对板层人工角膜中的脂包膜病毒和非脂包膜病毒均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批签发管理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实施批签发前后的质量变化,评价疫苗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市场抽检疫苗样品和批签发送检的疫苗样品质控关键项目测定结果及制造和检定记录摘要审核,对疫苗的质量和改进趋势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3个企业生产的乙脑活疫苗在1990~2004年期间,尤其是生产初期,疫苗病毒滴度≥5.7lgpfu.mL-1的批次合格率为58.6%~100%;疫苗热稳定性试验合格批次占15%~100%;其中A企业2001~2004年,疫苗热稳试验100%合格。从2005年实施批签发后,3个企业生产的乙脑活疫苗病毒滴度均为100%合格。2006和2008年国家市场监督抽验的疫苗病毒滴度结果合格率达97.4%。结论乙脑活疫苗实施批签发后的病毒滴度合格率达100%,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国家市场监督抽验的疫苗测定结果显示,乙脑活疫苗的质量稳定,病毒滴度合格率为97.4%。通过疫苗批签发可以准确、具体的了解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督促企业规范生产、完善工艺、加强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