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平水  王明花 《河北医药》2006,28(7):620-621
幻肢痛是身体某部位被切断到此部位的神经传导完全中断之后,仍出现此部位似乎实际存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幻觉.此疼痛部位发生在四肢时称为幻肢痛,其临床表现痛疼多为持续性或发作性,特征为:绞窄痛、烧灼痛、跳痛、痉挛痛等.断端痛是指四肢被截肢后,伤口愈合后,疼痛仍存在,与幻肢痛相同,可呈持续性、发作性等多种表现.临床表现多为两种疼痛并存,发生率高达到70%,但资料显示无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23例急症截肢手术患者采用术中使用神经破坏剂(无水酒精)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平水  刘彦辉 《河北医药》2006,28(3):206-206
自2004年以来我科对35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患者,采用硬膜外腔麻醉,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9~56岁,均为急症.其中T8~12椎体骨折脱位16例,T1~3椎体骨折脱位19例,患者于受伤后1~5 d手术.ASAⅠ~Ⅱ级,术前常规化验检查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3.
刘平水  王明花 《河北医药》2006,28(9):830-830
骨性关节炎最难解决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膝关节疼痛,其治疗方法有手术与非手术之分,在非手术治疗方面,一般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止痛药和倍他米松酸钠药物达到镇痛的目的,我们改进传统的治疗方法,先进行关节腔内冲洗后向腔内注射药物治疗膝关节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疼痛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腰腿痛占大多数,而腰椎间盘脱出又是其主要原因。其中需手术治疗的不超过10%,绝大多数可用非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完全卧床休息法,适于早期轻症者,方法简单无创伤,但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神经阻滞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阻断神经的传导。此方法不仅用于手术麻醉,而且作为一种手段广泛地应用于疼痛治疗。由于神经阻滞时使用少量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因而可以减轻其全身性副作用。随着神经系统损害信息传导机制研究的深入,以阻断损害信息传导为目的,不仅使用局麻药,其它多种药物也逐渐与神经阻滞合并使用。恰当地使用这一疗法,会得到用其它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另一方面,为了预防发生意外,确保患者的安全,必须了解和重视其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并发症。各种神经阻滞的并发症各不相同,但其诱发原因可能相似。以引起神经阻滞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类,有局麻药中毒和其它所用药物的  相似文献   
6.
刘平水  刘彦辉 《河北医药》2003,25(8):638-638
膝关节手术是国内 2 0世纪 90年代开展的新型技术 ,膝关节镜手术可以在局部阻滞、区域阻滞或全身麻醉下进行[1 ]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用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腰硬联合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阻滞行膝关节镜手术 ,并以细针穿刺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为首选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3 2例中 ,男 2 5 2例 ,女 2 80例 ;年龄 8~ 76岁 ;体重 2 6~ 95kg。手术病种包括半月板部分切除、髋外侧高压松解术、软骨移植术、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高位截骨术和滑膜皱襞切除术。常规术前检查。1.2 方法 术前苯…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1].由于异丙酚清除半衰期(tI/2β)短,尤其适用于输注维持麻醉.本研究选择小儿躯干及四肢手术,单次肌注氯胺酮诱导,微量泵控制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全过程,观察麻醉效果、用药量、呼吸、循环的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旨在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由于其麻醉起效迅速,作用完善,操作简单,平面可控性强和易于术后镇痛而广泛用于临床.本文旨在观察CSEA用于腰椎骨折手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10.
刘平水  康书峰  赵华宇 《河北医药》2008,30(8):1163-1164
目的 观察聚明胶肽预扩容对腰椎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组织氧合、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腰椎骨折手术患者68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聚明胶肽组(Ⅰ组34例)和乳酸纳林格液组(Ⅱ组34例).硬膜外麻醉前快速输入聚明胶肽液10 ml/kg后开始手术,于术中、手术结束后再次给予聚明胶肽10Ⅱ1l/kg.对照组则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液lOⅡll,kg.术中连续监测MAP、EcG、HR、CvP和SpO2.结果 Ⅰ组术中MAP和HR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的CVP在稀释后比Ⅱ组明显降低(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Ⅰ组HCP、HB在稀释后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使用聚明胶肽后血液黏滞度下降,血流速加快,代偿了Hb浓度下降对机体携氧能力的影响,保证组织氧供,预防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