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剂联合氯苯那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口服氯苯那敏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妥洛特罗贴剂(每帖0.5 mg,1<3岁每次0.5 mg,3<3岁每次0.5 mg,35岁每次1.0 mg)贴于前胸,每日一次;对照组加用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15岁每次1.0 mg)贴于前胸,每日一次;对照组加用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1<2岁每次1 mL,2<2岁每次1 mL,25岁每次2 mL),口服,每日三次。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儿日间和夜间的咳嗽症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日间、夜间咳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0 d后,试验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分别为(0.54±0.37)、(0.39±0.42)分,对照组分别为(0.78±0.42)、(0.86±0.63)分,试验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33/40),对照组为62%(25/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出现给药部位红斑1例,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妥洛特罗贴剂联合氯苯那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ITP患儿及其双亲血清IL4、IFN-γ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儿童ITP病因、发病机制与免疫及遗传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aITP及cITP患儿各30例血清IL4、IFN-γ水平,并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检测上述30例aITP、30例cITP患儿双亲血清IL-4、IFN-r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急、慢性ITP患儿起病的诱发因素、特异性疾病(atopic di sea se)既往史、家族史.结果 ①急性ITP患儿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γ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慢性ITP患儿血清IL-4水平轻度升高(P<0.05),IFN-γ水平则轻度下降.②慢性ITP约30%阳性特异性疾病(atopic disease)家族史,急、慢性ITP患儿双亲血清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①儿童急慢性ITP存在血清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的免疫异常机制;②患儿双亲可能存在某种特异性体质,儿童ITP可能与特异质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8号针头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50例体会广州市儿童医院(510120)何丽雅,佟莉贞关键词胸骨,骨髓穿刺,注射针头,型号使用传统的骨髓穿刺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时,经验性强,由于不易把握进针和深度,为避免误穿入纵膈故长期以来,常用的骨髓穿刺部位是髂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龋病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2 9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有无龋病分为A(伴有龋病 )、B(无龋病 )两组 ,比较两组肾损害的发生率 ;并观察龋病干预与否对肾损害恢复病程的影响。结果 :A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 71 4% ,与B组 (4 4 7)比较 ,差异具显著意义 (χ2 =7 79,P <0 0 1)。在伴有龋病的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儿中 ,龋病干预组 (9例 )在处理龋齿 4周后有 77 8%的患儿其肾损害完全修复 ,而非干预组 (16例 )同期仅有18 8%的患儿其肾损害得到恢复 ,两者比较 ,差异具显著意义 (χ2 =8 40 ,P <0 0 1)。结论 :龋病的存在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及时处理龋齿有助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李兰娜佟莉贞何丽雅赖冬波伍劲松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0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巨细胞病毒(CMV)-DNA、CMV-IgM水平和T-淋巴细胞(T-细胞)转化功能,以探讨CMV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07年12月的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粒缺不伴发热者(A组),粒缺伴发热者(B组)及粒缺发热伴败血症者(C组)的hs-CRP血清水平。结果:A组(不发热组)hs-CRP血清水平为(5.37±4.65)mg/L,B组(发热组)为(74.05±48.35)mg/L,C组(败血症组)为(122.00±66.32)mg/L。A组与B组、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hs-CRP血清水平可作为儿童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的监测指标,对儿童白血病化疗后粒缺发热伴败血症的早期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广州地区抗菌药物管理初期近10年下呼吸道住院病人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将3个不同时期[2003年6月—2004年12月(第1期)、2006年2月—2007年2月(第2期)、2011年1月—2012年6月(第3期)],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Etest检测及K-B法纸片对其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检测,分析比较3个时期的检测结果。结果3个时期肺炎链球菌培养结果分别为第1期172株,第2期79株,第3期391株;耐药性变化趋势中,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呈现上升趋势,且3个时期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3个时期流感嗜血杆菌培养结果分别为第1期484株,第2期140株,第3期524株;耐药性变化趋势中,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阿奇霉素耐药性呈现上升趋势,且3个时期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四环素、头孢曲松耐药性呈现下降趋势,且3个时期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近10年中,肺炎链球菌对儿科常用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仍在上升趋势中。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的耐药情况也是逐年加重;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对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利伐沙班组48例和低分子肝素钠组42例。利伐沙班组术后8h起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日1次,持续用药24d;低分子肝素钠组术后8h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0.4ml,每日1次,连续给药24d。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和出血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DVT发生率分别为4.2%、7.1%,治疗后出血不良事件两组分别为0例与2例;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效果均良好,但前者出血不良事件少,口服给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需频繁调整药物剂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V71型危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EV71型危重症HFMD患儿纳入重症组,另取同期80例无合并症EV71型HFMD患儿与80例经治疗恢复健康的EV71型HFMD患儿分别纳入普通组与对照组,比较3组各时间段血小板计数、血乳酸、白细胞计数(WBC)、血糖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重症组血乳酸、WBC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组与对照组(P0.05);重症组与普通组经过5 d治疗之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重症组治疗第1 d、第5 d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普通组与对照组(P0.05);3组凝血功能指标PT、TT、a PTT及Fb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组1例(1.25%)产生凝血功能异常(早期高凝、晚期低凝)。结论 EV71型危重症HFMD患儿高乳酸血症、高血糖并发症发生机率高,炎症反应严重,能促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危重症HFMD患儿PT、TT、a PTT、Fbg异常,对其进行监测可为合理诊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中心合作开展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的可能性和提高ALL治愈率的新策略。方法协作组由广州市7家大型医院组成,各单位指定负责人1人,并设立专职资料管理员1人。协作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为顾问单位。各单位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新诊断标准危险型(SR)和中度危险型(IR)ALL患儿均采用GZ-2002 ALL化疗方案,所有病例按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根据发病时的年龄、外周血白细胞、第8天的泼尼松反应、t(9:22)或t(4;11)、BCR/ABL和MLL/AF4融合基因,以及化疗第33天是否完全缓解确定临床类型。GZ-2002方案以BFM2002方案为基础,总疗程共104周,由诱导期、巩固期、再诱导期和维持期组成。结果 2002年10月~2009年6月,协作组共收治ALL患儿617例,随访至2009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44.5个月(范围:4~84个月)。按协作组诊断标准,把儿童ALL分为SR、IR和高危型(HR)。入组采用GZ-2002 ALL化疗方案的SR和IR患儿共446例,男227例,女169例;年龄1~14岁(中位年龄6岁)。诱导期的总完全缓解率为99.8%(445/446)。SR组3年和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90.5±5.0)%和(82.0±4.0)%。IR组3年和5年EFS分别为(88.0±6.0)%和(78.0±5.0)%,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至随访终止日,共随访到回复病例413例,占总例数的92.6%。可随访例数中无事件生存者339例(82.1%),其中停药无病生存者267例(78.8%),进入维持阶段72例(21.2%)。有"事件"者78例(18.9%),其中复发47例(11.4%),非复发死亡20例(4.8%)。远期毒副作用8例(1.9%),第2肿瘤3例(0.7%);复发者已死亡24例(含6例复发后放弃),带病存活23例。死亡的中位时间为治疗后7.9个月(1.5~23个月)。失访33例,其中停药后失访5例,维持期间因出国、搬家、原联络地址变更和回原籍(广东省以外)等共28例。结论 GZ-2002 ALL化疗方案的疗效满意,广州地区多中心协作的模式是成功的,这种协作模式对推动我国开展更大规模的协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