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猪作为动物模型,通过分层抽样,制作各向同性切片,在图像分析仪下对超薄皮瓣的血管密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超薄皮瓣血管密度于术后第5天开始出现显著性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出现在超薄皮瓣存活部分的远端,之后渐至近端。这种变化在超薄皮瓣血运重建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猪作为动物模型,对带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的血运重建规律进行了探讨。以超薄皮瓣为实验组,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为对照组,按自身配对原则随机分为6个组。通过荧光素显色,透明标本,组织学,明胶墨汁灌注过程中超薄皮瓣的染色情况等观察,发现超薄皮瓣的再血管化发生在术后第5天,至第7天新生血管通过塑形趋于成熟。它既发生在皮瓣与受床之间,又发生在皮瓣与创缘之间,而且由皮瓣成活部分远端渐至近端。  相似文献   
3.
皮肤慢性溃疡,大部分是早期处理不当形成的。任何原因所致的皮肤缺损,只要抓紧时机,处理正确,一般是比较容易治疗的。但确也有不少病例,其治疗非常复杂和困难。一旦形成慢性溃疡,其治疗难度,必然增加。现就我科49例53处慢性溃疡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任林森  刘晓雪 《华西医学》1997,12(3):357-358
介绍将强磁材料作成0.8cm直径小圆片,用于穿耳孔后局部瘢痕增生8例,随访3例,效果尚可,介绍了使用方法,讨论了可能的治疗机理。认为该法的局部压迫作用是肯定的,而且是其它任何方法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5.
将超薄皮瓣设计在猪的腹部,按术后不同时间分成6个组。通过观察其色泽、肿胀、成活情况以及血流量测定,对超薄皮瓣的血流病理生理学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①术后1天皮瓣处于“休克状态”,术后3天其血流量开始代偿性增加,5~7天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接近正常水平。②超薄皮瓣蒂部血流的有效供应范围是长:宽为1.5~2:1.  相似文献   
6.
永磁片敷贴法抗创面渗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创面在它完全修复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渗出和体液丢失。采用200Gs(高斯)永磁片敷贴法,对8例浅烧伤创面及5例切取刃厚皮片的供皮创面进行磁疗24h自身对照观察,发现磁疗组较对照组可减少渗液量达11.9~50.7%,渗出液中,磁疗组单位面积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我院1973~80年,共收治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病人41例,以瘢痕切除松解,中厚皮片移植为主要方法进行修复,远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13例。病程1年以内2例,1~2年27例,3~20年10例,21年以上2例。根据瘢痕挛缩对局部外形及功能影响的程度,将病情分为四度。一度:局部瘢痕增生挛缩呈小片状或蹼样,头颈维持于正常生理功能位置,活动轻度  相似文献   
8.
早期切痂与有效的复盖创面是抢救大面积三度烧伤病员成败的关键之一,创面复盖物的选择是处理三度烧伤切痂创面的重要环节。由于大面积烧伤病员自体皮来源有限,切痂后靠自体皮来完全复盖创面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目前主要用大张异体皮或异种皮暂时复盖创面,以后逐步植入自体皮以替换异体皮,促使创面癒合。由于异体皮的来源也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
刘晓雪  于蓉  任林森 《华西医学》1999,14(2):222-222
骨外露创面,只要不是面积很小,一般都需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也很多。本文报道13例手部小面积骨外露创面的修复,主要是对骨外露者,未先作骨钻孔,或去除骨皮质,扩压时,即用皮瓣覆盖。及多指节指背骨外露行带蒂皮瓣转移后,于皮瓣断蒂的同时即行分指手术进行讨论。我们认为,这是修复骨外露创面在传统手术方式上的一种尝试,对某些病例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