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血压病人对贯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基层的实施,是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率、控制率及改善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性措施。本文从高血压病人对《指南》的依从程度,诸如规律服药、并发症监测、医疗花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影响《指南》贯彻障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空腹血糖正常的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糖耐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住院原发性高血压伴有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数据,为全面干预危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空腹血糖<5.6 mmol/L确诊为原发件高血压的586例住院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YT)后2 h的血糖测定.观察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入院时血压、血尿酸、血脂、动脉硬化等参数与OGTT后2 h血糖的关系.结果 (1)586例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患者159例(27.1%);2型糖尿病患者41例(7.0%).(2)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动脉硬化的比例高达67.5%,高于血糖正常组的59.6%,年龄标化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比例高,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行OGTT测定,以早期发现和干预糖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北京基层医生实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北京基层医院的执行现状 ,为《指南》的推广实施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以提高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治的整体水平。方法 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 ,对4 0 0位北京市城乡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指南》的总体执行状况城区好于乡镇 ;对《指南》的知晓率为 87 8% ,培训率 2 9 0 % ,持有率为 5 5 5 % ,知识得分及格率 4 4 0 % ;知识和行为与《指南》培训有关 ,主要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知识和行为上。结论 应提高《指南》持有率和培训率 ,改进培训的方法和内容 ,将重点放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技能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 23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亚甲减组35例(A组)及单纯高血压组198例(B组)。计算体质量指数,常规测定2组患者收缩期及舒张期血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血脂水平、甲状腺功能及24h动态血压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A组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均高于B组(P<0.01,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舒张压水平呈下降趋势,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吸烟史延长,舒张压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舒张压控制不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高血压病因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亚甲减)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未系统治疗的28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其分为高血压合并亚甲减组(31例)及单纯高血压病组(255例).2组患者均常规测定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血脂、甲状腺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计算体质指数.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上述各指标以及吸烟史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合并亚甲减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单纯高血压病组厚[(2.2±1.1)mm比(1.8±0.7)mm,P<0.05],舒张压水平、TG、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较单纯高血压病组高[(82 ±11)mm Hg(1 mm Hg=0.133 kPa)比(78 ±11)mm Hg,(2.1±1.3)mmol/L比(1.7±1.0) mmol/L,(10.5±17.3) mIU/L比(2.0±1.1)mIU/L,P<0.01或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吸烟史增长,TG、舒张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通过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同时应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10例.测定空腹卧位血脂、血糖、肌酐、尿酸水平,基础状态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浓度、醛固酮浓度,测量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室壁相对厚度(RWT).以LVMI>95(女),>115 g/m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耐量的因素,以便及早发现糖代谢异常。方法选择35岁以上、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空腹血糖〈5.6mmol/L、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535名住院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分析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尿酸、血脂水平等参数与糖耐量的关系。结果535名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患者153例,占28.6%;2型糖尿病患者41例,占7.7%。糖耐量与年龄、性别、低密度胆固醇水平,血尿酸水平成正相关。结论空腹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比例非常高,对这类患者应积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早期发现和干预糖代谢异常,减少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血压特点,提高对儿童高血压的病因识别.方法 选择2003年11月-201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高血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2组.患儿均常规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血Cr、血尿酸、血脂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行手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2组间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日间、夜间SBP及DBP血压负荷等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儿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2.4±2.5)岁.原发组患儿体质量和BMI均高于继发组患儿[(70.94±31.46)kg vs (45.93±14.62)kg; (24.98±6.96) kg·m-2 vs (19.13±4.89) kg·m-2],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3,0.031).与原发组患儿比较,继发组患儿的日间平均DBP水平[(91.14±10.67) mmHg vs (79.06±10.42) mmHg(1 mmHg=0.133kPa)]、夜间平均DBP水平明显升高[(81.43±12.71)mmHg vs (66.83±12.49) mmHg],日间SBP负荷[(79.46±18.17)% vs(46.88±33.29)%],夜间SBP负荷[(89.02±15.74)%vs54.22 ±27.91)%],日间DBP血压负荷[(62.87±31.33)% vs(30.94±2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多伴有肥胖.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动态血压监测中日间和夜间DBP水平增高、日间和夜间SBP负荷、日间DBP负荷高.在儿童中动态监测血压水平,可帮助鉴别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北京基层实施的运行机制障碍 ,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贯彻提供环境支持。 方法 采用系统随机抽样 ,对 4 0 0位北京市城乡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基层医院有定期业务培训占 6 6 5 % ,培训了解指南的占 2 9 3% ;80 8%基层医生对病人进行简短健康教育 ;92 8%将难治高血压病人转诊上级医疗机构 ,而转回的占0 8%。定期随访城乡分别为 89 3%和 4 9 2 % (P <0 0 0 1)。结论 北京基层继续教育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重视不够 ,基层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尚未建立 ,基层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的高血压管理执行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0.
有无典型胸痛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冠造)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糖尿病病程越长冠状动脉病变越重(P〈0.01);冠造阳性者占胸痛组人数的85.2%,高于无胸痛组的78.0%;无典型胸痛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中,≥1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175%的51例占24.9%。建议对无典型胸痛、病程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造检查,尤其是糖尿病病史较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