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异丙酚预处理离体乳鼠脑皮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24 h以内的新生SD乳鼠的脑皮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7天,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损伤组),C1组(1 mg/L异丙酚预处理组),C2组(3 mg/L异丙酚预处理组)和C3组(5 mg/L异丙酚预处理组)。C1、C2C3组第7天予以对应浓度的药物预处理,24 h后B、C1、C2、C3组予200μmol/L谷氨酸损伤0.5 h,所有组更换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观察神经细胞存活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HE染色后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异丙酚预处理各组MTT量不同程度高于损伤组,LDH漏出量和凋亡细胞百分比低于损伤组;HE染色后各预处理组细胞形态受损较损伤组轻,以C2组效果最佳。结论:异丙酚提前24 h预处理离体幼鼠脑皮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以3 mg/L异丙酚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2007年5-12月,本课题组通过制备谷氨酸(Glu)毒性神经细胞损伤模型,体外培养乳鼠脑皮质细胞,用异丙酚和依达拉奉进行预处理,观察比较二者对模型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3.
付江泉  王迪芬 《贵州医药》2013,(10):889-891
ICU重症患者往往病情严重,这些患者在病情发展变化过程中,随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以及组织低灌注、低氧血症的出现,经常会导致高乳酸血症及乳酸中毒的发生,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由于危重症患者血乳酸水平显著升高,因此,测定体内的乳酸水平可准确提示危重病的控制状况,并对其疾病的预后作出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在ICU危重病患者的诊治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1].2008年5月~2011年2月利用纤支镜经人工气道引导吸痰协助治疗了4例重症肺炎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依达拉奉(Eda)预处理对大鼠大脑皮层脑片谷氨酸(Glu)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离体培养新生大鼠皮层脑片,将脑片随机分成对照组、Glu组、50μmol/L Eda(Eda 50)组、100μmol/LEda(Eda100)组;对照组脑片用正常培养基培养,Glu组脑片给予含有1 mmol/L Glu培养基作用30 min,Eda两组脑片在Glu损伤前给予不同浓度Eda预处理24 h,接着给予含有1 mmol/L Glu培养基作用30 min,Glu损伤后24 h用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定量分析脑片活性并计算组织损伤百分率,测定脑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及释放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lu组和不同浓度Eda组脑片LDH释放率增高,TTC染色OD490值下降;与Glu组比较,不同浓度Eda组脑片LDH释放率降低,TTC染色的OD490值增高,Eda100组脑片LDH释放率低于Eda50组,TTC染色OD490值高于Eda50组。结论:依达拉奉预处理对Glu损伤后大鼠大脑皮层脑片有剂量依赖性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的常见极危重症,其病情危重、进展迅速,通常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极高,尽快纠正缺氧是抢救此类患者的关键.本科2004年至2008年早期使用包括镇静技术、镇痛技术、肌松剂等辅助治疗在内的麻醉技术成功救治4例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现就其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械通气(MV)是临床上呼吸衰竭患者救治的重要手段,但呼吸机的使用可能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是其中一种严重并发症,它可使正常肺组织损伤或使已损伤的肺组织损伤加重,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10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24 h<机械通气时间<72 h)同时需要镇静镇痛治疗的患者8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39例)和右美托咪定组(41例).两组均静脉持续泵入芬太尼0.7~1.5μg·kg-1·h-1镇痛治疗,镇痛目标为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OPT)评分0~3分,每小时进行1次疼痛评分,当COPT评分> 4分时追加芬太尼用量0.5μg/kg.达到镇痛目标后给予镇静治疗,其中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2 min静脉推注0.05 mg/kg负荷量,之后静脉泵入0.03~0.30 mg·kg-1·h-1;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0 min缓慢静脉泵入0.5~1.0μg/kg负荷量,之后持续泵入0.2~0.7μg·kg-1·h-1;每小时进行1次镇静评分,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0分时增加镇静药物用量,RASS<-2分时减少或停用镇静药物用量.在此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率、血压、镇静镇痛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入住ICU时间、使用镇静药物总费用、使用芬太尼总费用、入住ICU总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总量(mg/kg:0.03±0.01比3.35±1.39)、每小时镇静镇痛药物使用量(μg·kg-1·h-1:0.66±0.13比59.78±19.44)、芬太尼用量(μg·kg-1·h-1:0.40±0.21比0.57±0.26)、每小时使用芬太尼总费用(元:1.41±0.86比2.00±0.84)、每小时ICU总治疗费(元:264.42±99.55比297.80±138.70)均较咪达唑仑组明显减少(均P<0.05);每小时使用镇静药物总费用较咪达唑仑组明显增加(元:8.97±5.05比7.78±4.22);机械通气时间〔h:43.58(39.83,53.58)比58.58(46.17, 65.50)〕、拔管时间〔h:1.00(1.67,0.58)比3.67(2.00,5.50)〕、入住ICU时间〔h:57.25(47.33,67.37)比75.58 (64.67,90.83)〕 均较咪达唑仑组缩短(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咪达唑仑组增高〔低血压:29.27%(12/41)比7.69%(3/39)、心动过缓:24.39%(10/41)比5.13%(2/39),均P<0.05〕;谵妄发生率较咪达唑仑组降低〔2.43%(1/41)比15.38%(6/39),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患者镇静效果良好,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降低ICU的治疗费用,是较为理想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谷氨酸(Glu)损伤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出生10~ 15 dSD大鼠脑皮质切片进行培养,观察脑片形态学变化.将脑皮质切片分为空白对照组、Glu损伤组(1 mmol/L Glu 作用0.5 h)及丙泊酚预处理组(损伤前给予20 mg/L丙泊酚作用24 h),每组12个样本.镜下观察各组脑皮质切片的细胞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计算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并计数.结果 培养的脑皮质切片细胞形态完整、存活良好.苏木素-伊红(HE)染色、电镜及LDH检测结果显示:Glu损伤组脑皮质切片中神经元细胞损伤严重,形态不规则,胶质细胞增生、水肿,LDH漏出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68.5±2.0)%比(16.0±2.5)%,P<0.01];丙泊酚预处理组脑皮质切片神经元细胞损伤减轻,细胞形态恢复,LDH漏出率较Glu损伤组明显减少[(38.5±2.4)%比(68.5±2.0)%,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Glu损伤组胶质细胞胞体肿胀,突起数量增多,GFAP阳性反应强,阳性细胞数量(个/HP)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多(50±5比10±3,P<0.01);丙泊酚预处理组胶质细胞形态有所恢复,细胞突起细长,GFAP阳性反应减弱,阳性细胞数量较Glu损伤组明显减少(30±4比50±5,P<0.05).结论 丙泊酚预处理对Glu损伤的SD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神经生长因子(NGF)预处理离体幼鼠脑皮质培养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24h内的SD乳鼠脑皮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7日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药物损伤组、及10、50、100ug/l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组。各预处理组分别以对应浓度的药物进行预处理,24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予20μmol/L谷氨酸损伤0.5h,换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24h后进行观察。检测神经细胞存活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苏本素-伊红(HE)染色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各浓度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高于药物损伤组,LDH漏出量和细胞凋亡率不同程度的低予药物损伤组;各药物预处理组细胞形态的受损程度均较药物损伤组轻。三个预处理组中以50ug/l组效果最佳。结论:不同浓度的神经生长因子提前24h预处理离体幼鼠脑皮质培养细胞对脑I/R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50ug/l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