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抗争的日子里,人们不但要面对疾病本身,还要面对因对疾病的众多未知而产生的疑虑。广大医务工作者,因为他们职业的特殊性,义无反顾地站到了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在救治患者身体疾病的同时,还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就因为他们的一身白衣,被病患者视为拯救自己的天使;而脱下白衣,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要面对“非典”病毒的侵袭,面对家人的无限牵挂,面对自己万一倒下后子女和父母的未来……的确,长期工作在病毒浓度非常高的环境中,每天都与病人近距离地接触和交流,危险无处不在。我们在关注病患者及大众心理健康、歌颂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先进事迹、保护医务人员不被病毒感染的同时,还应该多去关注一线医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调整,来保证我们的勇士们身心健康地完成任务。 为此,我刊记者特邀请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学研究专家撰文,根据医护人员的心理特点,提出了针对“非典”这场战役应及时进行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肝移植术后PTLD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CR、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复习其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3例中,2例位于肝门部,1例位于肝动脉旁淋巴结。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梗阻性黄疸。病理诊断例1为单形性T细胞PTLD的周围T细胞淋巴瘤,例2、例3为单形性B细胞PTLD的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例1 TCR阳性,例2、例3 IgH阳性。3例EBV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行再次移植降低免疫抑制剂用量并配合抗病毒、抗CD20单抗和化疗等治疗,例1、例3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4个月死于淋巴瘤复发和肺感染,例2随访11个月无瘤生存。结论PTLD是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和临床特征。病因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有关,需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间学习记忆与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Morris水迷宫内对正常幼年Wistar大鼠进行定位航行试验后,用Timm显影染色方法,观察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分布的可塑性变化.结果大鼠在14天学习训练间,其逃避潜伏期逐日缩短,由平均(57.4±29.3)s下降到(7.9±3.5)s.苔藓纤维主要集中在门区和CA3透明层,但学习和对照两组大鼠海马CA3区始层都多少不等地存在苔藓纤维终扣分布,两组苔藓纤维分布面密度分别为0.03432±0.01516,0.03694±0.01657.经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幼年Wistar大鼠Morris水迷宫14天空间学习记忆训练没能引起海马CA3区始层苔藓纤维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天津市近20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及特点,为临床和病理医生提供诊断参考。方法 材料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1981至2000年外科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癌资料。观察20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结果 ①计算年送检子宫内膜癌占年外检总数百分比以及占年送检恶性肿瘤百分比,对其进行升降趋势检验(Cox—Stuart Test);②对20a中前十年和后十年的子宫内膜癌病理学类型构成比进行χ^2检验;③对20a来子宫内膜癌各病理学类型的发病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①20a来子宫内膜癌占外检总数百分比及占年送检恶性肿瘤百分比呈上升趋势(P均<0.05):②后十年和前十年相比,其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类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5),主要是后十年中粘液腺癌的构成比低于前十年;③20a来各类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没有显著性差异(f=0.915>0.05)。  相似文献   
5.
KAI1在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与目的 KAI1基因是新发现的转移抑制基因,它在多种肿瘤中有表达。该研究通过分析KAI1蛋白在肺良性病变组织、癌前组织、原发癌组织及局部淋巴结肺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 P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检验、Fisher确切概率。结果 KAI1 蛋白在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0%,在12例癌前病变组织中为66.7%,而在89例肺原发癌组织中表达仅为24.7%,在淋巴结转移肺癌病灶中更是显著下调(0)(P<0.05);原发癌组织中KAI1 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病理类型均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以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KAI1 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癌的恶性进展,它的表达降低促进了肿瘤的浸润转移,检测肺癌组织中KAI1 表达对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改良方法检验冷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检验冷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弥补传统法的局限。[方法] 用改进碱性胨水(MAPW)和盐结晶紫增菌液(SVPE)同时对5种冷冻海产品50份样进行增菌后,分别接种至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CV)和硫代硫酸钠柠檬酸胆盐蔗糖培养基(TCBS),以评估2种增菌液和2种分离培养基的效果;随机选取改良方法检出的10个分离株,用PCR技术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特有tl基因,以认证改良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当采用改良方法,即MAPW增菌CV分离时,检出率为100%;当采用传统法即SVPE增菌TCBS分离时,检出率为60%~80%;用PCR技术在所选取的10个分离株中都扩增出了tl基因。[结论] 改良方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内分泌甲状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入院接受治疗的66例内分泌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分成两个组别,对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行优质护理益于满足内分泌的甲状腺患者的护理需求,益于赢得更多内分泌甲状腺患者的满意,有进一步推行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并分析1例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压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病例报告的形式并结合文献检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不良反应的症状与用药有明确的时间相关性,因此考虑上述不良反应症状与使用莫西沙星有关。莫西沙星可能引起包括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特别小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进行细胞芯片的研制,为快速、规范、简便、经济地进行各种细胞学检查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应用自制的细胞芯片检测装置(专利申请号:2005200278140),制成7×16点阵细胞芯片.对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 制成的细胞芯片为112点阵,HE染色检测结果与相应涂片结果完全一致;应用细胞芯片进行了Ets1 mRNA荧光原位杂交和c-Met免疫组化染色,所得阳性结果与各例相应涂片检测结果均一致;将细胞芯片检测结果与进行Ets1 mRNA荧光原位杂交和c-Met免疫组化染色的Ⅲ+Ⅳ期肺癌的组织芯片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芯片操作简单,节约试剂,减少实验误差,具有诊断快速准确、特异性高、信息量大的特点,在临床诊断、科研和流行病学筛查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缺失(DCC)基因功能区转染表达后对结肠癌细胞SW1116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含有DCC基因胞内区功能域(3 727~3 792 bp)的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DCC转染到结肠癌细胞SW1116,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SW1116细胞36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数目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O/EB染色及TUNEL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有大量凋亡细胞,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DCC基因的胞内功能域(3 727~3 792 bp)具有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