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研制包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并测定其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方法:采用注射器滴注法制成包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标准曲线,每隔2周测定微囊所包裹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体外释放浓度。结果:微囊形态为圆形透明颗粒状,粒径在1mm左右。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微囊中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体外每2周释放量,显示药物累积释放量与时间之间为直线关系,基本符合药物零级释放动力学。结论:滴注法制备包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囊制作方法简便,其药物体外释放稳定。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续发性外斜视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和归纳自发性续发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探讨外斜视漂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斜视弱视专科门诊就诊的8例自发性续发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和总结,包括患者的出生史、视力、屈光状态、斜视度、双眼视功能、治疗措施等.结果 患者均原为调节性内斜视,具有弱视、运动性融合功能低下甚至丧失,以及在早年接受足度或近足度远视镜矫正治疗等临床特点.结论 外斜视漂移并不少见,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其发病可能是融合机制、神经动力因素和解剖因素的合力结果.  相似文献   
3.
肉毒杆菌毒素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是暂时性改变肌肉的张力,而不影响肌肉的解剖位置和远期生理功能,并具有可逆、可反复、操作简单和副作用少等优点。经过20余年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不仅成为安全有效的斜视手术替代和补充治疗,而且被拓展到其它眼动力性障碍和神经肌肉障碍性疾病等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Octopus-123视野计黄斑阈值程序检测早期AMD黄斑10°光敏感度,并讨论其对AMD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早期AMD患者68眼,正常对照40眼分别检测了中央10°范围视网膜光敏度、Amsler表和FFA检查.结果早期AMD病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LS有明显差异性.早期AMD病人MLS降低阳性率为50.77%,Amsler表检查阳性率为20%,FFA检查异常为35%.结论Octopus自动视野计黄斑阈值检查优于Amsler表中心视野检查及FFA检查,可为AMD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儿童近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儿童近视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5~2007年在我院斜弱视专科就诊的近视患儿30例,5~12岁,既往戴框架眼镜半年以上,排除存在眼部器质性病变及曾接受其他减缓近视发展治疗的患者。患者双眼点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早晚各一次,每次1~2滴,用药时间不少于半年;用药期间每半年复查一次,包括主观症状及常规眼科检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检查、眼压检查、静态检影和眼轴。采用用药前后自身对照,对用药前后的年近视发展度、眼轴、眼压和视力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2例患儿最终完成研究,8例因移居外地、未能坚持戴镜等原因退出研究,平均年龄为(7.6±1.8)岁,接受治疗时间0.7~2.7年。用药前后年近视发展分别为(-1.02±0.48)D/年和(-0.54±0.43)D/年,用药后年近视发展明显少于用药前(P〈0.01)。用药前及用药后末次随诊矫正视力分别为4.92±0.11和4.98±0.07,用药后末次随诊矫正视力优于用药前(P〈0.01)。用药前后眼轴分别为(24.75±1.65)mm和(25.27±1.76)mm,用药后眼轴较用药前增长(P〈0.01)。患者无诉畏光、视近物不清,眼压、裂隙灯及眼底检查均无异常。结论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具有减缓儿童近视发展的作用,并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后像消逝试验与 DR早期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对 NIDDM者 75眼、正常对照 46眼分别检测后消逝试验、FFA及 30°范围视网膜光敏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 TFC与 NDR组、DR组比较 ,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 NIDDM者中 ,视网膜光敏度正常组与下降组比较 TFC,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 NDR者中 ,病程≤5年组与 >5年组的 TFC比较 ,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后像消逝试验可作为 DR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对房水流出通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影响,从分子细胞学水平探讨IL-1的降眼压机制.方法 SD大鼠10只,随机选择一眼前房注射重组鼠IL-1β30 ng,对侧眼前房注射等体积1 g·L-1PBS作为对照.用药30 h后取眼球,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房水流出通道的MMP-9表达,并利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实验结果 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用药眼的小梁网、睫状肌和虹膜均出现强阳性反应,自动图像分析显示用药眼与对侧眼的灰度分别为47.39±3.30、 88.42±4.76,差别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t=25.95,P=0.000<0.01).结论 IL-1降眼压机制可能与3条房水流出通道的MMPs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需肌电仪引导的A型肉毒素(BTA)联合或不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外伤性外展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抽签法将入选的27例年龄≥16岁病程<6个月的外伤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无需肌电仪引导直视下行患眼内直肌注射0.05 ml BTA 2.5~7.5 U联合透明质酸钠;B组无需肌电仪引导直视下行患眼内直肌注射0.03 ml BTA溶液2.5~7.5 U。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2周、6个月测定患者斜视度、眼球运动功能及睑裂大小。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2组患者在注射后2周均出现斜视度明显下降(t=8.75、8.79,P均<0.01﹚;A、B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2%及71%,2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297,P>0.05);A、B组均未出现并发性上睑下垂及垂直斜视。结论 无需肌电仪引导的肉毒素联合或不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均能有效治疗外伤性外展神经麻痹,而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是暂时性改变肌肉的张力,而不影响肌肉的解剖位置和远期生理功能,并具有可逆、可反复、操作简单和副作用少等优点。经过20余年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不仅成为安全有效的斜视手术替代和补充治疗,而且被拓展到其它眼动力性障碍和神经肌肉障碍性疾病等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对房水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对房水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降低眼压的有效性及探讨其降低眼压的机制。方法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A、B组随机一只眼前房注射重组鼠IL-1β30ng,另一只眼前房注射等体积的0.1%PBS作为对照,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用药80h后,A组用药眼和对侧眼分别前房注射10μl^125I标记鼠清蛋白(^125I-RSA)和^131I标记的鼠清蛋白(^131I-RSA),B组相反,用药眼和对侧眼分别前房注射10μl^131I-RSA和125I-RSA,C组随机一只眼前房注射10μl^125I-RSA,对侧眼注射10μl^131 I-RSA,并于注药后每10min取静脉血一次,共7次,进行血循环中^125I-RSA或^131I-RSA放射性强度的测定,计算血样品中^125I-RSA/^131I-RSA的蛋白量比值。结果三组间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较C组增加27.20%,B组较C组降低25.44%。结论IL-1具有增加小梁网通道房水流出的作用,为其降低眼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