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玻璃体积血33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发病特点。方法对2003—2006年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330例334只玻璃体积血患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330例(334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中,外伤引起的最多,为125只眼(37.6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次之,为112只眼(33.73%),视网膜静脉阻塞64眼(19.28%),Eales病引起者8只眼(2.41%),其他少见的原因分别为高血压、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老年性黄斑变性、白内障手术及先天性小眼球等。结论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Eales病是引起玻璃体积血的最常见原因,早期激光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缺氧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IF-1α及其mRNA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邓爱军  姜德咏 《眼科研究》2006,24(4):356-358
目的探讨在缺氧状态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 α)及其mRNA表达的时空规律。方法对分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别进行常规和CoCl2模拟缺氧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缺氧时间HIF-1 α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HIF-1 α有极低表达,缺氧1h表达量显著上升,4h达到高峰,16h后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各缺氧组HIF-1 α的表达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各缺氧组HIF-1 αmRNA的表达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早期HIF-1 α表达有短暂、迅速的增加,但其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缺氧可以促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IF-1 α的表达,但不是在基因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骨关节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方法对6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骨科治疗护理,治疗组还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功能位、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关节被动活动、按摩、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助力训练、抗阻训练),在康复护理前、护理结束后用通用量角器对关节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康复护理结束后关节活动范围治疗组优8例、良17例、可4例、差8例,对照组优4例、良12例、可10例、差4例,两组康复护理前后关节活动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骨折后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眼烧伤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烧伤136例(206眼)的致伤原因、致伤程度、视力、并发症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碱烧伤最多,热烧伤、酸烧伤次之.206眼中Ⅲ度烧伤107眼,占51.9%;Ⅳ度烧伤16眼,占7.8%.早期行羊膜移植者术后视力0.3及以上者95眼,占69.3%;无严重并发症者38眼,占27.8%.早期未行羊膜移植者视力0.3及以上者29眼,占51.8%;无严重并发症者7眼,占12.5%.化学烧伤者与热烧伤者相比,视力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4,P>0.05),但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较多(x2=4.10,P<0.05).并发症期接受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者中,视力有显著提高者占79.3%.结论 早期诊疗、早期的羊膜移植和晚期的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术后视力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百草枯致眼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的百草枯致眼烧伤患者5例,观察其临床表现,并给予急症冲洗,抗生素滴眼液、自家血清、肝素滴眼液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点眼,撕除假膜及羊膜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百草枯烧伤患者均出现特征性的结膜假膜,假膜撕除3~4次后逐渐消失,治疗二周左右,患者角膜上皮完整,结膜面未见假膜.结论 百草枯致眼烧伤是一种以假膜形成为特征的烧伤,常规眼烧伤治疗结合撕除假膜、羊膜移植能很好的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动物模型,研究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对大鼠CNV形成的抑制作用和它对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碱烧伤后立即球结膜下注射ES(1 mg/ml)0.1 ml,隔天一次,用等量生理盐水做对照.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CNV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Flk-1表达.结果 (1)正常大鼠角膜未见Flk-1表达,碱烧伤使角膜Flk-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组Flk-1表达被显著抑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组CNV平均生长长度和速度较B组显著被抑制,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碱烧伤后角膜内Flk-1表达显著增加,Flk-1表达增加是碱烧伤后促进CNV形成的重要原因.(2) ES通过抑制Flk-1的表达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了CNV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背景 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rd小鼠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活化与感光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小胶质细胞中烟酰胺二磷酸腺苷(NADPH)氧化酶的活化在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但NADPH氧化酶在RP过程中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的作用有待探讨.目的 探讨rd小鼠发生RP过程中NADPH氧化酶产生活性氧簇(ROS)的活化反应及其抑制剂对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按抛掷硬币法将60只SPF级rd小鼠随机分为香荚兰乙酮注射组和PBS对照组,香荚兰乙酮注射组小鼠于出生后9d(P9)腹腔内注射NADPH氧化酶抑制剂香荚兰乙酮10 mg/kg(0.01 ml/kg),每日1次,连续5d(至P13);PBS对照组rd小鼠以同样方式注射等容量的PBS;C57 BL/6N小鼠10只不注射任何药物作为rd小鼠的野生对照鼠.各组小鼠于出生后14 d(P14)处死并制备视网膜冰冻切片,采用二氢乙锭(DHE)荧光染色法检测3个组小鼠视网膜中ROS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测定2个组rd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中视紫红质mRNA的定量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查2个组rd小鼠视网膜外核层厚度.结果 DHE荧光染色表明,小鼠视网膜中ROS表达呈红色荧光,注药组小鼠视网膜外核层中ROS的红色荧光明显强于C57BL/6N野生鼠,但明显弱于PBS对照组.Real-time PCR检测表明,香荚兰乙酮注射组小鼠感光细胞中视紫红质mRNA相对表达量为4.21 ±0.33,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的0.93±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0,P=0.000);香荚兰乙酮注射组小鼠视网膜外核层厚度为(35.95±1.63) μm,明显厚于PBS对照组的(23.17±1.38)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0,P=0.016).结论 在rd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变性过程中,NADPH氧化酶生成ROS的活化反应明显增强;香荚兰乙酮能够延缓rd小鼠感光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其对针刺伤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如何加强对低学历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方法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06年6月~2007年8月来我院实习的147例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专学历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率79%;大专学历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率40%。结论中专学历实习护生比大专学历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率高39%,对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差,要加强对中专学历实习护生的培训、教育,提高其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NP-470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采用MTT、细胞生长曲线、倒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TNP-470对ECV-304细胞形态、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MTT结果显示:在低浓度(0.2μg/D时,TNP-470对ECV-304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从2μg/L开始产生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IC50值为305μg/L;生长曲线:20,200,2000μg/LTNP-470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被抑制,且具有剂量一时相依赖性;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时间段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正常,排列整齐呈铺路石样;从2μg/L开始出现细胞增殖抑制现象,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增高抑制作用更为明显:2000μg/L组见少部分脱落、悬浮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经20,200,2000μg/L的TNP-470作用24,36h后,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G2/M和S期的细胞数减少(P〈0.05),细胞分裂受抑制,增殖指数降低。 结论:TNP-470能使ECV-304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对RPE细胞常规培养,取传3~4代生长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以10~6个/ml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加入含1-磷酸鞘氨醇无血清培养液,使1-磷酸鞘氨醇终浓度为1、1×10~(-1)、1×10~(-2)、1×10~(-3)、1×10~(-4)μg/ml,加入不含1-磷酸鞘氨醇的无血清培养液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1-磷酸鞘氨醇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1×10~(-1)、1×10~(-2)μgm 1-磷酸鞘氨醇组中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而1×10~(-3)、1×10~(-4)μg/mI组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832、0.781)。结论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主要在RPE细胞的胞浆中表达。随着1-磷酸鞘氨醇浓度的增加,RPE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