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临床明确诊断的 3 4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尿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并对隐性感染或感染源进行治疗 ,然后再行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结果  3 4例患者介入治疗前血糖均降到 9.0mmol/L以下 ,尿糖控制在 -~ ++,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仅有 2例出现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经抗炎、利胆治疗后安全出院。结论 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尿糖降到一定的范围内 ,消除潜在的感染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在X线引导下14例食管气管瘘用国产覆膜支架治疗,门诊行食管造影或电话随访。结果 除1例瘘口封堵不全外,其余13例瘘口完全封堵,未发生因操作引起的并发症。8例进普食,6例进半流食,12例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并发症:严重胸痛3例,支架移位致瘘再开放1例,颈动脉及左侧喉返神经受压致头晕及咽麻痹各1例。8例病人死亡,术后生存时间1.4~12个月,  相似文献   
3.
沈东  熊壮  刘铁军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83-1586
刘铁军教授认为,基于"脏毒腑秽学说",肝癌应以脏毒立论.肝失条达,久病入络,毒伏脏腑是肝癌脏毒产生、发展的基础.脏毒流窜是肝癌并发症发生和肝癌转移的根本原因.临床将肝癌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血瘀、气虚血瘀、肝胆湿热、脏毒伤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阴阳俱虚等证型,以肃清毒源为治疗根本原则,施以疏泄、化瘀、通腑、扶正四法,分别予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合(或)茵陈蒿汤、大黄蛰虫丸、化癥散积方/一贯煎、真武汤/实脾饮、八珍汤加味治疗,大黄运用贯彻在治疗始末,体现扶正祛邪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候、物候与疾病的一门科学,医学界十分重视气候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相互关系.调查发现,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规律与季节、节气有着密切相关性,与运气学说推演的六气变化密切相关.运气学说对于疾病的预测已十分细致,不仅仅是从年岁上整体的推算,在各个季节也有着差别.运用运气学说预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腹部脏器组织行CO2静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健康雌猪2头和雌犬2条,麻醉后,用25G细穿刺针直视下多点穿刺脾、肝、肾、胰腺、小肠和子宫组织。手推法注射CO2行数字减影静脉造影。结果细针穿刺CO2造影可显示脾-门静脉系统、肝静脉、门静脉、肾一下腔静脉、子宫-卵巢静脉,不能显示胰腺和小肠引流静脉。其中,以脾-门静脉系统显示最佳,其影像质量评定结果为A级、B级和C级分别为87.5%(7/8)、12.5%(1/8)和0%;其他依次为肝静脉[A级、B级和C级分别为81.8%(9/11)、18.2%(2/11)和0%]、门静脉[A级、B级和C级分别为77.8%(7/9)、22.2%(2/9)和0%]、肾-下腔静脉[A级、B级和C级分别为38.5%(5/13)、61.5%(8/13)和0%]、子宫.卵巢静脉[A级、B级和C级分别为0%、33.3%(2/6)和66.7%(4/6)]。术中未发现实验动物的重要生命体征发生改变。结论细针直接穿刺部分腹部脏器组织行CO2数字减影静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感知觉学习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重建三级视功能的作用.方法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训练组采用感知觉学习方法进行三级视功能训练,对照组不训练.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三级视功能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的眼位回退率.结果 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个月训练组三级视功能形成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训练组眼位回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知觉学习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恢复与重建三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回退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脏创伤性假性动脉瘤(HPA)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明胶海绵配合弹簧圈超选择性栓塞HPA 7例,术后随访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结果 7例HPA患者中5例位于肝右动脉,1例位于肝固有动脉,1例位于肝左动脉.2例瘤体为末梢血管供血,用明胶海绵配合弹簧圈栓塞近端血管;5例为载瘤动脉血管,远...  相似文献   
8.
刘铁军教授首次提出"脏毒腑秽学说"以指导临床实践,认为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迁延不愈、预后再发等病因病机是"脏毒腑秽"所致.该学说认为,糟粕聚于体内,腑气不通,影响"六腑中轴"的正常运转,生成腑秽,聚而成浊化毒,变生百病,临床分为"腑气,腑浊,腑毒,脏毒"四个阶段.通过将腑秽排出体外,以"通腑除秽"作为治疗原则,并兼顾其它各系统疾病.这一独特"脏毒腑秽学说",结合现代医学"肠肝循环"和"肠道菌群"等理论,传承《内经》与《伤寒论》等精华,守正创新,体现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对中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医学教学不仅是要将医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独立的合格医生,更要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与患者相沟通是医务工作者所必备的一种核心的临床能力,也是在医疗活动中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因而在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关键时期,树立较强的沟通意识十分必要,而带教教师更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找到每一位医学生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平溃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失调和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自拟扶正平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记录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结肠炎症评分、肠道菌群及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血便、食少纳差、神疲少言、肢体乏倦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结肠炎症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中0分、1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3分、4分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升高(P均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减少(P均0.05),观察组上述菌群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显著降低,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观察组上述细胞比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扶正平溃汤联合针灸能够显著缓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抑制患者肠道黏膜炎性损害,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促进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从而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