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蕾  杨相泽 《现代保健》2011,(28):163-16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5岁,因车祸致头部受伤,当地医院CT示“右侧颅中窝骨折,左颞脑挫裂伤,左颞脑内血肿”收住院,并于当日行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余治疗不详。术后20d,患者出现双眼发红肿胀,视物模糊伴头痛,曾点眼药水,无好转。术后30d就诊于本院眼科。  相似文献   
2.
吕博文  朱刚  杨相泽  孙兢 《眼科》2003,12(4):224-226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缓释剂前房内植入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后囊混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近 2年来在我院就诊的 2 2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 (1 0例 )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 ,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 (植入组 ) ,另一组 (1 2例 )为对照组只做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两组术后视力、前房炎症以及后发障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视力 :植入组 :1 0者 6例 ,0 6者 2例 ,0 3者 3例 ;对照组 :1 0者 4例 ,0 6者 2例 ,0 3者 4例 ,0 1者 2例。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和后囊混浊发生情况 :植入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可有效地减轻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 ,预防后发障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5岁,因双眼近现于1998年1月在某医院行双眼显微角膜板层切除术(mirolamellarkeratectomy,MLK)。术后双眼视力均为1.2。2月后不慎被钳柄击伤左眼,伤后感左眼疼痛,视物不清且变形来我院就诊。查视力右眼1.2,左眼0.2,左眼混合充血(++),角膜瞳孔区下方可见宽约3mm角膜裂口,深达基质层,角膜前弹力层至条索状堆积瞳孔区,对应部位角膜内皮水肿,前房清,瞳孔圆,直径3nun,光反射灵敏,眼底未见异常。给予涂素高捷疗眼膏,单眼包扎。隔日复诊发现上皮爬人伤口处,角膜前弹力层仍堆积原位。10天后混合充血消失,视力0…  相似文献   
4.
眼球穿孔伤是眼科常见病 ,作者采用Ⅰ期清创缝合术后Ⅱ期玻璃体、晶状体切除 ,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患者获得较好视力 ,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两例男性患者 ,为 2 3岁、32岁 ,皆为铁屑崩伤右眼 ,前者异物穿通角膜及晶状体后 ,位于颞侧周边部视网膜表面 ,约 3mm3大小 ,后者异物穿破眼球后壁 ,存留于球后眶内 ,约 2× 2× 4mm3。均于伤后 6小时内进行Ⅰ期清创缝合术 ,前者经鼻侧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用电磁铁取出异物并行巩膜外冷冻 ,后者仅行角膜清创缝合术。伤后两周两患者晶状体全混且有部分晶状体皮质溢入前房 ,眼B超示玻璃体…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6岁,因自幼双眼视物不清,发现右眼外斜5年,加重2年,视力渐进性下降1年来我院就诊。家族史:2姐1弟,姐姐视力佳,弟弟自幼双眼视力不佳,与其相似,有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4(-2.00 DS ,矫正不应);左眼:0.12(-2.50 DS ,矫正不应)。眼压:右眼:13 mm Hg ,左眼:15 mm Hg。右眼向外侧偏斜约60度,双眼前节无明显异常改变。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见视盘界清、色淡,下方视网膜劈裂,从赤道部到远周边部呈巨大的囊样隆起,约3PD大小,其后方隆起境界清晰,隆起的视网膜菲薄,半透明,光滑有湿丝绸样外观,近视盘侧可见血管白鞘连于视乳头,另一侧向颞侧延伸,与黄斑区下缘相切,视网膜血管伴行其上,血管有平行白鞘,劈裂前方边缘未到达锯齿缘,周边视网膜散在色素沉着,部分血管闭塞。左眼:玻璃体混浊,眼底见视盘界清、色淡,视网膜血管大小比例及走形大致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光(-)。辅助检查:颈部动脉彩超:颈动脉内膜不厚,无斑块形成,频谱、形态、流速未见异常。双眼B超:右眼:玻璃体点状中弱回声,细带状强回声连于视盘,球壁厚。左眼:玻璃体少量点状回声,细带状中强回声凸向玻璃体腔,球壁厚。双眼 V EP:右眼各空间频率刺激未引出波形,左眼各空间频率P100潜伏期正常,振幅重度降低。双眼视野:双眼均为管状视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与房角的关系。方法:收集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患者的资料,给予积极治疗,观察不同房角类型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愈后。结果:开房角的患者停用皮质类固醇后并适当用药,便可痊愈,但2例窄房角患者病情反复至今未愈。结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易诱发青光眼,尤其是窄房角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眼球穿孔伤是儿童致残、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必须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 ,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们收治的病例报告如下 :例 1:于×× ,男 ,2岁 ,住院号 2 5 0 0 69,于 1996年 2月 14日入院。 3天前患儿从自行车上掉下跌倒在路边 ,当时见右眼流泪发红 ,右眼轻度肿胀 ,第 3天右眼红肿加重 ,患儿哭闹眼痛。入院检查 :右眼混合充血 ( ) ,结膜表面光滑未见伤口及出血灶 ,角膜呈毛玻璃状浑浊 ,前房积脓 ( ) ,瞳孔看不清 ,视力无法检查 ,Tn。经眼CT及眼B超检查未发现眼内异物及积血。诊断为 :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眼内异物存留 ?眼球…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7岁.因左眼眼睑抽动1周,于2012年11月收入我院.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1.0,左眼眼球略向颞下方突出,眼球运动无异常,无复视;眶颞上方无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右眼未见明显异常.眼眶CT检查:左侧眼眶内肌锥外见一软组织影,骨密度未见明显异常;MRI检查:左泪腺区见一团块状长T1、短T2为主的混杂信号灶,其内可见小圆形长T1、短T2信号灶,边缘可见等T1、等T2信号灶,病灶边界尚清(封三图6).手术采用外侧眉弓皮肤切口,逐层分离暴露肿瘤组织,见肿瘤呈肉红色,未见明显包膜,钝性分离摘除肿块;术中未见眶上壁骨组织明显破坏,刮除骨壁表面组织,逐层关闭切口.病理诊断:左泪腺腺样囊腺癌(封三图7).患者因年龄较轻、视力较好,拒绝眶内容物剜除术,肿物切除术后2周行快速中子局部放疗.  相似文献   
9.
王涛  赵敏  杨相泽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9):1692-1694
目的:观察和探讨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正丁酯(N-Octyl-Cyanoacrylate/N-Butyl-Cyanoacrylate)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粘合巩膜瓣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40例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粘合组20例25眼,用医用胶粘贴巩膜瓣;缝线组20例28眼,用10-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比较两组术后反应、并发症、眼压、视力、视野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mo。粘合组25眼与缝线组28眼相比术后平均眼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粘合组分别有1眼于术后2wk和2眼于术后1mo出现眼压>21mmHg,给予局部药物可控制,缝线组分别有2眼于术后7d出现眼压>21mmHg,1眼给予局部药物可控制,然而另1眼控制无效后于术后6mo给予再次手术治疗;两组均以形成Ⅱ型滤过泡为主,粘合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4%,与缝线组的8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所有病例手术前、后视力和视野基本保持不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N-OCA)/正丁酯(N-BCA)粘合巩膜瓣安全、简便,可代替传统的缝线缝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缝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5岁,因车祸致头部受伤,当地医院CT示"右侧颅中窝骨折,左颞脑挫裂伤,左颞脑内血肿"收住院,并于当日行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余治疗不详.术后20 d,患者出现双眼发红肿胀,视物模糊伴头痛,曾点眼药水,无好转.术后30 d就诊于本院眼科.专科检查:视力右0.4,左0.4.双眼结膜充血水肿,突出于睑裂外,结膜静脉扩张迂曲,角膜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晶体及玻璃体透明,视盘色稍红,边界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双眼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