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鸟-胞内复合分支杆菌是艾滋病晚期播散性细菌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本文就近来下艾滋病合并鸟-胞内复合分支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阴沟肠杆菌败血症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告经血培养证实的阴沟肠杆菌败血症12例,并对其治疗及预后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认为阴沟肠杆菌败血症应早期、联合应用抗菌素,细菌药敏试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15例鼻息肉患者均分为强的松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未治疗组,以同期手术的5例鼻中隔偏曲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作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蛋白的表达。结果:激素未治疗组eotaxin蛋白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激素治疗组eotaxin蛋白表达下降,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taxin蛋白是诱导嗜酸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浸润的重要趋化因子,糖皮质激素可下调eotaxin蛋白的表达,发挥抗嗜酸细胞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VG染色及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观察汉防己甲素治疗前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及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并与未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结果汉防己甲素治疗组肝内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汉防己甲素可降低血吸虫病小鼠肝内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男患,28岁,因间断性黑便3年余,加重6天于1990年12月19日入院。患者自1987年6月份起不明原因出现黑红色、稀水样便,每日2~3次,每次量最多可达300ml,在本单位口服止血药,持续一周治愈。在此以后,每逢重体力劳动后发作,每年发作1~2次,每次持续时间约一周,开始为黑红色稀便,而后为黑色成形便,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无里急后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Th2细胞因子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脏中的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意义,采用ABC免疫组化法,VG染色及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研究感染后IL-4、IL-5、IL-10和肝内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发现:小鼠肝脏IL-4、IL-5、IL-10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肝内胶原纤维化程度随感染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和加强,与Th2细胞因子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小鼠肝脏是感染血吸虫后机体免疫应答场所之一,Th2细胞因子在血吸虫肝脏肉芽肿及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乳头状瘤为咽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复发率较高,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我科在局部麻醉下借助电子喉镜应用射频治疗28例咽喉部乳头状瘤,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对日本血吸虫小鼠肝纤维化作用. 方法 ABC免疫组化法,VG染色及多媒体图文分析,观察不同时期感染血吸虫小鼠肝脏IL-2、IFN-γ和胶原纤维变化以及分别注射重组IL-2、IFN-γ后小鼠肝脏IL-2、IFN-γ和胶原纤维变化. 结果小鼠肝脏IL-2、IFN-γ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缓慢下降,胶原纤维含量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上升;注射重组IL-2或IFN-γ组小鼠随着相应因子补充显著上升,胶原纤维含量逐渐下降,末次注射后1~6周,肝脏相应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感染组P<0.01,胶原纤维含量明显低于感染组P<0.01. 结论重组IL-2和IFN-γ明显降低肝脏胶原纤维合成,延缓肝纤维化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葫芦、木瓜在乳房囊性增生症中的临床作用朱华斌我院自1986年1月~1996年1月采用葫芦配木瓜研粉末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症6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女性,年龄18~25岁,平均35岁,其中31~40岁46例,占70.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