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O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及10例正常人的外周静脉血T细胞表面HLA-DR抗原与IL-2R的表达阳性率。结果:RP患者外周静脉血T细胞表面HLA-DR抗原与IL-2R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HLA-DR抗原与RP相关联,可能作为一种自身抗原物质参与RP的自身免疫反应过程;RP患者T细胞活化程度高,IL-2R表达率高可能是引起RP自身免疫反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余杨桂教授治疗消渴目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求红  易细香 《新中医》2008,40(1):10-11
余杨桂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30余年,精于眼底病的研究,尤其是消渴目病的诊治,医术精湛,学验俱丰.现将余教授诊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术后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延迟吸收的原因,以期缩短视网膜脱离术后SRF的吸收时间。方法:对93例行巩膜扣带术的RRD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年龄、视网膜脱离(RD)的时间、视网膜裂孔情况、视网膜裂孔的位置与数目、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及隆起度、手术方式等分别分组后进行检验,并将确定的统计量与术后SRF1mo内吸收进行Logistic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年龄、病程、屈光度、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与术后SRF吸收的关联情况;并比较不同年龄患者、不同RD病程之间RRD患者术后SRF吸收时间的差异。结果:患者RRD裂孔的位置、手术嵴的高低、年龄、病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屈光度、视网膜裂孔数目、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隆起度、手术过程中是否放液、玻璃体腔是否注气对术后SRF吸收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下液的延迟吸收原因是多方面的,环扎与硅压手术嵴的高低,冷凝的程度与范围、脱离的时间、患者年龄、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液吸收的时间均有关。冷凝与扣带术可加重视网膜脉络膜血液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候与西医分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候演变特征。【方法】对24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结果】经计数资料的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候及其合并证候与病变的分期和病程均存在相关性(均P=0.0000)。①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脾虚湿热证在亚临床期、单纯期分别占33.85%、33.00%、32.30%、25.00%、21.54%、26.00%;与同期脾虚痰湿证、阴阳两虚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增殖期,气阴两虚证、脾虚痰湿证、阴阳两虚证分别占39.74%、26.92%、19.23%,与阴虚内热证、脾虚湿热证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在增殖期所占比例与单纯期、亚临床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程在5年以下者,气虚证占85.48%为最多见,其次是阴虚证;病程在15年以上者,血瘀证型、痰湿证型达100%。【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候在各期、各病程阶段是动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医证型及其证型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转移酶(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nzyme,ACE-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研究DR的主要临床证型;并用聚合链酶反应-限制性片段(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聚合链酶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245例不同中医证型的MTHFR、ACE基因多态性.结果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湿热、阴阳两虚、脾虚痰湿五证的合并证,占总例数的97.55%;DR患者阴阳两虚证、脾虚痰湿证组MTHFR基因的TT型基因频率和T等位基因的携带率较其它证型组明显增加,CC型基因频率和C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下降,ACE基因DD型基因频率和D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增加、Ⅱ型基因频率和I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脾虚痰湿证与阴阳两虚证组比较,MTHFR、ACE基因各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湿热、阴阳两虚、脾虚痰湿五证的合并证为DR的主要证型;阴阳两虚证组、脾虚痰湿证组与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ACE缺失型多态性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消渴目病证候分布特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渴目病的证候分布特征及主要临床证型。方法:对245例消渴目病患者从证候组合形式、证型分布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消渴目病证型组合分布频次中以3证组合形式最多,占47.35%;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湿热、脾虚痰湿、阴阳两虚5证的合并证,占总例数的98.37%。结论:消渴目病证候组合形式复杂多样,而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脾虚湿热证、脾虚痰湿证、阴阳两虚证与各兼夹证的组合证型为消渴目病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8.
9.
对25例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患者及10例正常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两项指标(RCR和RICK)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不同证型,病轻组、病重组各指标的改变。结果表明:Rp患者的RCR、RICR降低,CIC含量增高,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脾肾阳虚组的RCR、RICR降低,CIC增高,与肝肾阴虚组相比,RCR、RIC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IC有显著性意义;病重组的RCR、RICR降低,CIC含量增高,与病轻组相比,各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RP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原发性低下,CIC含量增高是RP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证候统计与病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候特点、主要病机。方法:对245例患者,从症状、证候、证型几个层次进行分析归纳。结果:①虚证出现频率占57·22%,实证为4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气虚证出现频率为88·75%,占诸证之首;痰湿证次之,为本病的主要证型之一;③出现频率在10%以上合并证型为气阴两虚、阴虚内热、湿热内蕴、阴阳两虚、胆虚痰湿五型的合并证,占总例数的97·55%。结论:脾虚为本,痰(湿)瘀为标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气阴两虚、阴虚内热、湿热内蕴、阴阳两虚、脾虚痰湿为主证兼夹痰/瘀/(水)湿的证型为本病临床主要合并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