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0例(6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眼压、最佳视力、500μm房角开放距离、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 术前最佳视力<0.1有12只眼,0.1≤视力<0.3有21只眼,0.3≤视力<0.5有25只眼,≥0.5有10只眼;术后最佳视力<0.1有2只眼,0.1≤视力<0.3有10只眼,0.3≤视力<0.5有20只眼,≥0.5有36只眼。手术后1个月患者最佳视力较手术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6,P<0.001)。术后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500μm房角开放距离及前房深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7/68)。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增加房角开放距离,改善视力,减少用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6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48例),DR组又分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亚组(NPDR,34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亚组(PDR,26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VEGF水平,分析对比。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和VEGF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R组血清TNF-α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1);PDR组血清TNF-α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NPDR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VEGF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血清TNF-α、VEGF水平可反映DR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TUG1)对小梁网细胞内质网应激及其主要标志物的影响,并探讨Lnc-TUG1在小梁网功能障碍、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C57BL/6J小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AV2-Lnc-TUG1组(24只,24眼)单眼前房注射Lnc-TUG1过表达腺病毒,AAV2-GFP组(24只,24眼)单眼前房注射GFP腺病毒。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取AAV2-GFP组和AAV2-Lnc-TUG1组小鼠的前房角组织,用冰冻切片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病毒荧光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法观察Lnc-TUG1的表达和定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以及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在mRNA水平的表达;用TUNEL染色法观察小梁网细胞的凋亡情况;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小梁网细胞的超微结构。在注射前及注射后3、7、10、13 d分别用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小鼠的日间及夜间眼压。结果 Lnc-TUG1过表达腺病毒在注射后24 h即可观察到注射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大鼠眼部炎症及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法建立SD大鼠A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CTD低剂量组和NCTD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眼球胀感1a,视物不见20d。于2005-04-22来我院诊治。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2,眼球结构正常;左眼视力0.08,眼压31mmHg。虹膜上方12:00方位有一粉红色肿块隆起,表面血管增粗约3mm×3mm与虹膜分界清楚,瞳孔不规则,瞳孔区虹膜组织脱垂,呈灰褐色。晶状体混浊呈乳白色,眼底看不清。超声波检查:A超显示瘤体为低至中度的内反射波,B超提示睫状体和前部脉络膜有一球状、实性占位性病变;玻璃体混浊、积血,视网膜脱离。右眼A/B超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左眼脉络膜血管瘤(不能排除恶性黑色素瘤);左眼继发性青光眼;左眼并发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类似蛋白(CERKL)是否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E2F转录因子1(E2F1)轴减轻蓝光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方法: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ARPE-19)细胞,蓝光照射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CERKL的表达情况; 分别采用siRNA-CERKL与pcDNA3.1-CERKL转染ARPE-19细胞,蓝光暴露处理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含量与SIRT1/E2F1轴的表达情况; 随后转染siRNA-SIRT1至ARPE-19细胞,再次测定蓝光照射下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状况。

结果:蓝光照射后,ARPE-19细胞逐渐收缩成圆球状,且出现空泡; 蓝光照射导致CERKL表达水平升高(P<0.05),同时观察到细胞活力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活性氧、丙二醛与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升高(P<0.05); 沉默CERKL会加剧此现象,而上调CERKL则能缓解此变化(P<0.05); 上调CERKL同时激活了SIRT1表达,促进了E2F1的脱乙酰化(P<0.05),而沉默SIRT1能逆转上调CERKL对蓝光导致ARPE-1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缓解作用(P<0.05)。

结论:CERKL通过激活SIRT1表达,促进E2F1脱乙酰化,从而减轻蓝光诱发的ARPE-1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手术医师培训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一条适合在我国开展的行之有效的白内障手术医生培训模式。方法:对尚未掌握白内障手术的本院眼科医生、进修生、实习生以及乡镇医院的五官科医生共106名,针对不同的基础制定计划、有序地进行培训。结果:全部受训人员能正确地完成白内障辅助检查;掌握白内障术前的筛查方法及人工晶状体正确计算;白内障手术基本操作比较准确和熟练,显微手术操作合格,掌握环形撕囊技术101名;掌握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9名;能独立操作"削梨法"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7名,个别医生手术量已超1000台。结论:培训应针对不同的基础制定计划、逐步进行,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培训出合格的白内障手术医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屯昌县老年人群白内障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1—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屯昌县8个镇中每个镇抽取1个街道办事处(乡),每个街道办事处(乡)抽取2个社区(村)作为调查点,从调查点抽取社区(村)中≥60岁人群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眼科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屯昌县老年人群白内障患病现状,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老年人群患白内障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对1 517名屯昌县老年常住人群进行调查,男性占49.51%,女性占50.49%;年龄以60~80岁为主,占97.50%;受教育程度以高中以下为主,占70.53%。共检出白内障423例,患病率为27.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度近视史(OR=1.597)、糖尿病(OR=2.720)、吸烟(OR=1.443)、职业性质为室外(OR=28.042)、中强度用眼(OR=1.643)、高强度用眼(OR=2.602)是屯昌县老年人群患白内障的危险因素。结论 屯昌县老年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较高,且高度近视、糖尿病、吸烟、用眼强度高、职业类型为室外是其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