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的临床疗效。方法眼外伤、白内障手术中并发症和马凡综合征及不明原因所造成的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患者27例(29只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不同的手术方式取出晶状体,包括标准睫状体扁平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术、玻璃体切除联合应用全氟化碳液体角膜缘切口取出晶状体术等。结果29只眼脱位于玻璃体腔之晶状体均被成功地取出,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只眼矫正视力恢复至≥0.3,7只眼继发性青光眼,手术后除1只眼需局部用降眼压药外,眼压均得到控制;6只眼伴有视网膜脱离者,联合视网膜复位手术,使其复位成功;10只眼同期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29只眼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脱位于玻璃体腔之晶状体如果长期存留将会产生多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高眼压和炎症反应得到基本控制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情况,应用玻璃切除手术联合不同的手术方式,尽早及时地取出脱位于玻璃体腔之晶状体,对视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临床疗效分析,寻求提高青光眼手术疗效的途径。方法1994~1995年本院26例29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术的病例,术中应用MMC,对其术后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本组青光眼术后96%眼压得到有效控制,所有病例术前术后视力不变或增减一行,视野基本保持不变,随访6~12个月眼压仍保持正常者72%。讨论MMC可有效抑制术后成纤维细胞增生,只需术中一次性用药,不引起眼内组织损害,优于其他抗代谢药物。对年龄在50岁以下青光眼患者,普遍宜在滤过性手术中应用MMC,以抑制术后瘢痕形成,提高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S)的病因、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2月到2004年9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9例ARNS患者13眼均分别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眼底激光治疗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术后1m~17m随访患者视力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9例13眼ARNS患者除1例双眼患者本人放弃治疗外,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余11眼中手动/10cm者2眼,数指/20cm~100cm者5眼,0.05者1眼,0.25者1眼,0.4者2眼,大多维持了有用视力;予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的5例7眼及单纯予以眼底激光的3例4眼,均保持了视网膜平伏。结论ARNS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但如能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并给予正确有效的联合治疗,是能够使大部分患者得到治愈或好转,挽救有用视力的。  相似文献   
4.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消毒灭菌的同种异体硬脑膜对98例(176只眼)病理性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其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年近视度数稳定或减少者占94.4%,眼轴稳定者占93.0%,矫正视力稳定或提高者占95.8%,无远期手术并发症。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是控制病理性近视恶化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并且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视网膜脱离的重症眼外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丽荣  姚宜  夏风华  刘湛  吴乃川  刘春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5):388-390,I0001,I0002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救治合并视网膜脱离的重症眼外伤的疗效。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39例(39只眼)合并有玻璃体出血、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重症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的病史资料和随访情况作回顾性研究分析报告。结果39只眼中最后随访时36只眼(36/39,92.3%)视网膜成功复位,其中32只眼(32/39,82.1%)首次手术后痊愈。15只眼巨大裂孔中14只眼(14/15,93.3%)视网膜成功复位。最后随访时34只眼(34/39,87.2%)视力有明显提高,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显著(χ2=29.632,P<0.01)。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救治合并视网膜脱离的重症眼外伤有良好的疗效,各期良好的手术处理均对最后视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特点。方法 观察10例10眼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预后。结果 9眼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7眼术中应用过氟化碳展平后瓣,3眼术后玻璃体腔充硅油,4眼未结合环扎加压。术后1眼由于周连视网膜严重PVR、1眼裂孔未封,视网膜再次脱离。结论 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首选玻璃体切割术、环扎加压适当放松;术中应用过氟化碳有非常重要作用,术后玻璃体腔填充物选择硅油最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扎加压放液与不放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对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1例(82只眼)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其中44例(44只眼)进行放液术,37例(38只眼)进行不放液术。结果:环扎加压放液术占总数53.66%,一次手术成功率93.18%,总成功率97.73%,环扎加压不放液术占总数43.34%,一次手术成功率78.95%,总成功率94.57%。结论:环扎加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放液术是一重要步骤,不放液术只要选择好适应证,亦有较高的一次手术复位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环扎加压手术后继发性黄斑表面膜(secondary premacular menmbrane,SPMM)的发生机理。方法:34例34眼SPMM,分析其形成与手术前后超声图像。结果:B超下,SPMM表现为黄斑区无异常,粗糙感或带状回声,和临床检查并不一一对应,B超下不少后极部玻璃体部脱离眼临床检查可见黄斑区有玻璃体样物残留,而玻璃体在后极部有部分粘连和分离眼可形成从黄斑区旁发生的SPMM,结论:局部残留的玻璃体或黄斑区附近特殊的解剖结构可能为SPMM发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的病因、抢救及预防的意义。方法对7例眼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病例给予迅速关闭切口。10-14天后行玻璃体切割放血注气术。结果1例治愈,5例发展成玻璃体积血,1例眼球摘除。结论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是眼手术严重并发症,只要针对病因预防,积极抢救,可以抢救病人部分视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