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27例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了解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主要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系统回顾了我院自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6例,发生率为20.2%。心律失常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患者中年龄≥60岁者118例,发生率为31.3%(37/118例);而<60岁者109例,发生率为8.2%(9/109例)。术后血钾<4.0 mmol/L者61例,发生心律失常的为37.3%(23/61例);而≥4.0 mmol/L者,心律失常发生率13.8%(23/166例)。术前心电图异常68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8.2%(26/68例),心电图正常的发生率为12.6%(20/159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为47.6%(10/21例),而无合并其他疾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17.4%(36/206例)。结论年龄≥60岁,术前血钾<4.0 mmo/L,术前心电图异常及合并其他疾患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高。术前、术后增强心肺功能,减少疼痛刺激,补足血容量及电解质,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托品酰胺滴眼液和1%阿托品眼膏散瞳对不同年龄屈光不正儿童的影响.方法对598例屈光不正儿童先液散瞳验光;再眼膏,散瞳验光,比较分析屈光度变化.结果①各年龄组用眼液与用眼膏散瞳前后球面镜、柱镜、等效球镜的屈光度比较眼膏散瞳后屈光度均高于眼液散瞳(p<0.05);②不同年龄组两种方法散瞳后的两两比较显示用眼膏散瞳验光比用眼液更能反映球镜、柱镜度数的真实变化.结论①用眼膏散瞳后验光的多项屈光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球面镜度数绝大多数增高,等效球镜屈光度也增大;②在11岁以内年龄组,用眼膏散瞳后验光可以提高屈光不正的检出率,减低漏诊率,减少验光度数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乳糜胸是开胸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较困难.通过总结我院发生的14例开胸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就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我院自1999年7月-2006年12月共行食道癌手术680例,发生乳糜胸10例,发生率为1.47%,肺切除术605例,发生乳糜胸2例,发生率为0.33%,各类心脏手术445例,发生乳糜胸2例,发生率为0.45%,共行手术1 730例,发生乳糜胸14例,发生率0.81%.本组共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6~70岁,平均48.0岁.乳糜胸发生于右侧胸腔者3例,发生于左侧胸腔者11例,术后发生乳糜胸的时间2~8 d不等.每日胸腔引流量在200~2 000 ml,11例患者于术后第2天引流量开始增多,3例于开始进食后出现乳白色胸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系统回顾了自200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9例,年龄6个月~2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循环下心内畸形矫治术,室缺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方法。结果87例患者中死亡2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5例,呼吸道并发症6例,切口感染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适宜的手术方法,术后有效的降肺压治疗及呼吸道处理,均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倍频视野(FDP)的表现。 方法 应用FDP的N 30全阈值程序和HFA视野计(HFA)中心 30 2全阈值程序检查早期青光眼患者 35例 37眼、进展期青光眼患者 36例 43眼、晚期青光眼患者 6例 7眼;正常人 21例 25眼作为对照组。 结果 早期青光眼的FDP主要表现为相对性旁中心暗点和 /或相对性的弓状暗点,上方弓形区(尤其是 10°~20°的视野)和鼻侧视野在青光眼早期最易受到损害。FDP显示的视野损害与HFA的基本一致,但暗点的范围更大,部分早期青光眼病例HFA显示视野正常的部位FDP也可发现局限性暗点。早期青光眼FDP的三个视野指数(FMS、FMD、FPSD)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DP的FMD与HFA的MD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 326,P=0 026)。 结论 早期青光眼FDP的改变与HFA有较高的一致性,在POAG早期诊断中FDP可作为一种快速敏感的视功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开胸术后胸壁窦道的外科治疗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光强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75-75,77
目的 对18例胸壁窦道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总结分析了胸壁窦道的发生原因、围手术期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系统回顾了我院自2000年至2006年收治的胸壁窦道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均一期愈合,其余3例出现表浅感染经换药均愈合.结论 积极术前准备、完全切除窦道、合适充填物、良好的血运、术后观察伤口、出现问题及早处理是胸壁窦道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术后对结核患者正规抗结核治疗亦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元获取和体外培养的方法,为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基础研究提供合适的模型。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取生后7—8天的SD(Sprague—Dawley)乳鼠的视网膜神经细胞,使用DMEM/F12培养液在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类型。结果0.25%胰蛋白酶和0.02%EDTA联合消化能使视网膜神经细胞分散,获得单细胞悬液;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有助于神经细胞贴壁生长;体外培养第7天的视网膜神经细胞中,视网膜神经元占80%左右,其中50%以上为光感受器细胞。结论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视网膜混合神经细胞简单、可行,为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基础研究提供良好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青光眼是一种并发症多,损害视力严重,预后差的眼疾,一般认为其病情复杂,盲目率较高,入院后疗效欠佳。现将我院1982年至1995年以外伤性青光眼为第一诊断收治的21例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眼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索应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眼部不同部位、各种类型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将平阳霉素均匀注射至血管瘤瘤体内,以注射至瘤体部位泛白为止.共治疗眼部血管瘤患儿45例,其中女23例,男22例.结果注射后瘤体肿胀,8例瘤体表面皮肤发生坏死,经过注射的瘤体组织由红色转为白色,并且变硬.2~3个月后变软,吸收、治愈.45例中,43例(占95.5%)经过2~5次注射后血管瘤完全消失,1例效果欠佳,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另1例毛细血管瘤用其他治疗方法有效,但效果不明显,在加用注射平阳霉素后彻底治愈.结论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几类眼部血管瘤,绝大部分效果显著,并具有损害小、瘢痕轻、外观效果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脏手术技术及技巧、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与提高。体外循环术后广泛渗血、低心排的情况越来越少,但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则处理十分困难。我院对两年来的6例病人采用延迟关胸的方法予以处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