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多西他赛联合放射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2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 照射组。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计算各组抑瘤率,评价多西他赛的放射增敏效果,并对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及原位末段标记(TUNEL)检测。结果:28只裸鼠的成瘤率为100%,实验期间无死亡,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抑瘤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36.4%,单纯多西他赛组44.2%,多西他赛 照射组86.9%。多西他赛对放射治疗的增敏值(enhancement factor,EF)值为1.5。多西他赛 照射组的平均凋亡指数(AI)为(15.6±2.3)%,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西他赛对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有良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能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医保支付方式作为引导医疗服务行为、调节资源配置的杠杆,对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改革,以DRG和DIP为代表的支付方式已成为主要方向。文章从改革的现实出发,对DIP相较于DRG的实施优势、问题与挑战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对心血管病种患者实施效果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以广东省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DIP政策实施前后收治的64 970份心血管病种患者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双重差分法,分析两种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广州医保、其他医保)对相关医疗指标的影响。结果 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后,广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从49 060.62元下降到46 984.24元(t=-6.924,P<0.001),自负金额减少2 104.67元(t=-10.654,P<0.001),住院天数下降0.40天(t=-8.824,P<0.001),三个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医保支付方式患者的这三个指标在两个时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费用结构中有明显变化幅度的分别是综合医疗服务费(t=53.403,P<0.001)、诊断费(t=50.198,P<0.001)、治疗费(t=22.804,P<0.001)、西药费(t=-12.488,P<0.001)、血浆和血浆制品费(t=-7.93,P<0.001)、耗材费(t=-17.901,P<0.001)以及其他费用(t=-115.076,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耗材费,同比减少5.53%。以“风险级别”为分层标准对人均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双重差分法分层分析,政策效果仅发生在人均住院天数中“中低风险级别”和“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优化费用结构,但仍需加强控制重点费用类别,并未能充分体现医疗服务价值和达到促进分级诊疗目的,需提高支付标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21世纪初发现的一种新发蜱媒传染病。SFTS已在亚洲地区多个国家流行,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缅甸。截至2019年,我国已有25个省份报告SFTS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病例高度散发,但在地域分布上又相对集中,以河南、山东、安徽、湖北、辽宁、浙江和江苏7个省份为主。病例主要通过被携带病毒的蜱叮咬而感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病例血液或体液感染。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重症病例常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近年来,我国SFTS报告病例逐年上升,病死率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本文主要从SFTS的流行特征、传播流行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等方面加以综述,旨在提升对SFTS疾病自然史的认知,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降低疾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发作性睡病的临床与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15例发作性睡病患儿进行睡眠脑电图监测,结合临床特点予以诊断,采用利他林治疗。结果 15例患儿均有过度或发作性的白日睡眠,7例伴猝倒,3例出现睡眠瘫痪,4例出现睡眠幻觉,3例伴有自动样行为。睡眠脑电图监测显示12例平均睡眠潜伏期〈5min,有2次或2次以上直接进入快速眼动相睡眠。经过治疗,有10例白天过度睡眠改善。结论 视频脑电图有助于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利他林治疗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7.
小儿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与CT表现。方法对43例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病因:头轻微外伤21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水痘2例,线粒体脑肌病(MELAS),烟雾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原因不明9例。(2)临床表现:偏瘫41例,失语5例,癫疒间10例,突发性耳聋2例。(3)CT:43例患儿发现51处病灶,其中15例患儿发现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区点状或片状钙化,其附近存在类圆形点或片状低密度灶。(4)预后:40例患儿在1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小儿与成人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不同,预后好。基底节钙化与外伤后急性偏瘫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国目前医院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医院效率DEA研究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1984—2014年应用数据包络分析中国医院效率的85篇密切文献进行系统分类和综述,总结归纳文献的基本特点,对其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归类统计,并与国际同类文献比较,评价中国此类研究的规范性.结果:应用DEA分析中国医院效率的研究存在医院配置效率研究文献缺乏、医院技术效率模型单一、投入产出指标筛选不严谨、误将经济类指标作为产出指标等突出问题.结论与建议:中国医院效率DEA研究方法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与国际研究仍存在较大差距.建议相关研究者在医院效率DEA研究方面应追踪国际最新研究,科学筛选投入产出指标,深入分析使用方法和应用条件,提升中国医院效率DEA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袁向东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37-1138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枕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良性枕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结果儿童良性枕叶癫痫的发作形式有:(1)视觉症状;(2)运动症状:偏转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偏身抽搐;(3)自动症。脑电图特点:一侧或双侧枕叶或枕叶及周围脑叶出现痫性放电。结论儿童良性枕叶癫痫是一组较具特征表现的癫痫综合征。掌握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特点,常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MRI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向东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342-1343
目的 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MRI特征。方法 对39例PV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9例PVL的MRI表现:(1)脑白质减少:单纯在三角区12例,三角区和半卵圆中心7例。(2)病灶形态:斑片状20例,斑点状13例,条纹状6例。(3)病灶信号:呈长T1或等T1、长T2变化。(4)脑室扩大:侧脑室体部31例.三角部扩大8例。(5)脑室形态不规则11例。(6)其他:外侧裂加深加宽4例,胼胝体发育不良2例。结论 MRI是早期诊断PVL的方法,可清楚显示PVL的病变程度与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