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广东省水产品致病性弧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生吃水产品已有悠久的历史 ,特别是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尤为普遍。水产品生吃具有肉鲜味美、营养丰富等特点 ,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水产品在其生长的水域或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近年来有关致病性弧菌引起腹泻的报道日渐增多 ,成为引起腹泻病的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为了解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日常供应的生吃水产品及其养殖水致病性弧菌的污染情况 ,于 1 999~ 2 0 0 0年分别采集珠江三角洲地区 1 7家酒店、餐厅日常供应的生吃水产品及相关主要环节的样品进行致病性弧菌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样品采集从…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衰竭住院病人治疗依从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军兰  官友爱  黎薇  柯春城 《护理研究》2008,22(7):1821-1822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CRF)住院病人治疗依从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变化。[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7年6月慢性肾衰竭住院病人104例,采用问卷形式了解病人治疗依从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出院前再次采用问卷形式了解病人治疗依从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慢性肾衰竭住院病人治疗依从率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肾衰竭住院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实验室的现状。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并结合现场调查核实的方式,对广东省46家不同级别的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进行人员情况、设备设施及检测能力的调查。结果(1)人员情况: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及以下所占比例分别为15.57%、30.94%、53.49%,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2.20%、7.98%、33.93%、26.75%、29.14%,各级别实验室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人员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省、市级疾控中心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覆盖率为100%,县区级疾控中心仅66.67%建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省级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设备达到了标准配置数,地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基本购置了微生物检测所必需的仪器,但达不到标准配置数。(3)检测能力:省级疾控中心、地市级疾控中心、县区级疾控中心的检验项目实际开展率分别为91.39%、59.57%、46.70%。结论广东省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设备配置数量普遍达不到要求,必需开展的检验项目实际开展率偏低。说明各级政府对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重视不够,投...  相似文献   
4.
於军兰  官友爱  黎薇  柯春城 《护理研究》2008,22(20):1821-1822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CRF)住院病人治疗依从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变化.[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7年6月慢性肾衰竭住院病人104例.采用问卷形式了解病人治疗依从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出院前再次采用问卷形式了解病人治疗依从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慢性肾衰竭住院病人治疗依从率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肾衰竭住院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手足口病病原特征,为科学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8-2009年广东省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脑脊液等标本,对其中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株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EV71引物、CoxAl6引物进行RT—PCR鉴定。结果对892份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分离出毒株484株,分离率为54.26%;其中EV71型302株,占62.40%;CoxAl6型143株,占29.55%。2008年和2009年不同类型标本的病毒分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年均以粪便标本的分离率最高,分别为70.79%(126/178)和73.89%(232/314);不同类型病例的病毒分离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死亡和重症病例均以EV71型为主。结论2008—2009年广东省手足口病疫情主要由EV71和CoxAl6引起,今后应加强对多种病原及其变异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痢疾 (下称菌痢 )是我国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2 0 0 0年广东省菌痢的发病数为 8997例 ,发病率为 1 1 .91 /十万 ,在甲、乙类传染病中排第五位。为了解广东省志贺氏菌属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 ,本实验室对 2 0 0 0年从广东省各地收集的 50株志贺氏菌株进行了鉴定、血清学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50株志贺氏菌株来自广东省各地卫生防疫站上送本实验室鉴定的菌株 ,其来源地区见表 1。表 1  5 0株志贺氏菌的来源地区地点深圳汕头广州中山东莞清远株数 2 485 5 5 31 .2 菌株鉴定及分型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肠道病毒通用型微滴式数字PCR(ddPCR)的定量检测方法,以实现肠道病毒的量化检测。方法 利用肠道病毒标准品对ddPCR反应中的探针浓度、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并确定ddPCR的检测范围。利用已优化好的反应条件对28份临床样本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本研究确定ddPCR的最佳探针浓度为0.4 μmol/L,退火温度为51.0 ℃,核酸检测范围为3.02~3.59×106 copies/μL,检出限为3.02 copies/μL。ddPCR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 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本研究建立基于ddPCR肠道通用型的定量方法,可有效地对临床样本中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临床样本进行拷贝数定量分析,为临床研究病毒载量的测定提供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香港著名作家李碧华曾说:“过上等生活,付中等劳力,享下等情欲。”在李碧华看来,情欲是下等的,也只有把情欲放在下等。才能酣畅淋漓地痛快享受。李碧华这句话被一些女人奉若经典。  相似文献   
9.
2009年广东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2009年广东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疫情报告、规模、时间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广东省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62起,波及48 164人,发病837例,平均罹患率为1.74%(0.12%~100.00%),报告重症病例7例和死亡病例2例;报告单位以疾控机构主动监测发现为主(56.45%,35/62),疫情报告至末例发病及至疫情高峰的间隔时间≤0 d的疫情起数分别占34.43%(21/61)、92.45%(49/53);疫情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80.64%,50/62),主要发生在幼托机构(93.55%,58/62),报告高峰在4—6月(70.97%,44/62);58起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病例分布班级数占总班级数比例的中位数为33.33%(8.33%~100.00%),病例数达到3例及以上班级数占总班级数比例的中位数为16.67%(5.26%~100.00%),每起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 d(1~57 d);初次报告病例数3例及以上疫情的每起累计病例数、涉及班级比例和疫情持续时间均低于初次报告病例数10例及以上疫情(均P0.01);分析54起疫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其中由EV71和CoxA16单一病毒感染引起的疫情各有20起,并存在肠道病毒合并感染的疫情(6起)。结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幼托机构是广东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区域及场所,防控关键期在4—6月;应提高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事件报告敏感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0.
2001-2003年广东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广东省人群及宿主动物中钩体病菌群的变化,为预防钩体病的爆发流行,合理有效地制定预防措施。[方法]采集相关人群及宿主动物血清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进行抗体测定;采集相关人群全血、宿主动物脏器做钩端螺旋体分离培养及分群鉴定。[结果]健康人血清、疑似病人血清、宿主动物血清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90%、4.59%、36.69%;在疑似病人血中分离培养出秋季热群钩体1株;在鼠肾中分离培养出21株钩端螺旋体,其中爪哇群14株、秋季热群4株、黄疸出血群2株和澳洲群1株;在猪肾、蛙肾中均未分离到钩端螺旋体。[结论]广东省人群及宿主动物钩体隐性感染水平较高,人群中血清抗体阳性的菌型以黄疸出血群为多,而宿主动物以爪哇群为多。鼠类动物脏器分离培养及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显示老鼠仍然是传播钩体的主要传染源之一,提示我们要警惕由于菌群的更迭而引起钩体病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