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我国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制定全国蛲虫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36个国家监测点开展蛲虫病监测。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每个监测点共调查1 000人,对其中3~9岁儿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检测,计算蛲虫感染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36个监测点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50%、2.84%和2.46%,男、女童蛲虫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江西、广西、广东、四川、福建、重庆和海南)为蛲虫病主要流行区(感染率 ≥ 5.00%),江西和广西儿童蛲虫感染率连续3年均位居前两位;汉族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少数民族儿童;4~7岁组儿童感染率较高,3、8岁和9岁组感染率均相对较低。结论 2016–2018年全国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变化幅度不大,南部及西南部地区感染率较高,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5-2018年全国阿米巴痢疾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探索高发县(市、区)可能的原因,为制定全国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2015-2018年全国阿米巴痢疾发病数据的季节性特征、人群特征和地区分布。结果 2015-2018年,全国累计报告阿米巴痢疾病例4 366例,无死亡,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8/10万,其中确诊病例占68.23%(2 979/4 366)。阿米巴痢疾的流行季节为5-10月,2015和2017年发病高峰分别为7月和6月,2016和2018年为双高峰,为6月和10月。发病集中在<5岁儿童(占42.28%,1 846/4 366),在<10岁儿童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其中0~1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28/10万);广西、河南、广东、黑龙江和江西(省、自治区)的累计报告发病数居全国前5位,占全国病例总数的64.50%(2 816/4 366);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累计病例数占所在省份病例总数的比例超过50.00%。结论 2015-2018年全国阿米巴痢疾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5岁儿童高发,局部地区(市、县)病例数高发,提示可对重点地区阿米巴痢疾诊断和报告情况开展进一步的调查,推动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城镇地区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状况,为土源性线虫病防控与消除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4–2015年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按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将全国划分为5类流行区,采用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计算总样本量,将总样本量按城镇人口占比等比例分配到各省份,各省份调查点数再按辖区城区和镇区人口占比等比例分配。各省份根据调查点数,自县(市、区)、乡(镇、街道)和居委会分级抽样,调查点(居委会)为最小抽样单位。以调查点内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1粪2检)鉴别土源性线虫虫卵并计数,计算各虫种感染率及感染度。结果 2014–2015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调查城镇居民133 231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23%(1 636/133 231),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77%(1 032/133 231)、0.32%(426/133 231)和0.17%(224/133 231)。全国城镇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以江西省(82/2 034)和重庆市(524/13 012)最高,均为4.03%;其次为海南省,感染率为3.47%(72/2 075)。男、女性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07%(662/62 139)和1.37%(974/71 092)。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以65~70岁年龄组居民最高,为2.56%(219/8 569);各职业中,以牧民感染率最高[2.47%(2/81)];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中,以文盲感染率最高[3.33%(226/6 795)]。钩虫、蛔虫和鞭虫轻度感染者所占比例均> 90%。结论 我国城镇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分布较广泛。针对城镇地区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特点,可采取健康教育和药物驱虫相结合的措施,以降低居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食源性寄生虫病包括肉源性、鱼源性、植物源性、水源性、软体动物源性及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等。本文主要就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弓形虫病、旋毛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等6种我国主要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识、为制定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多与饮食有关,不生食、不半生食是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分析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农村地区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和各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划分(高、中、低),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省抽取4~36个县,每县抽取2~4个自然村,共1 890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样调查常住居民250人,采集粪便,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二检)检测蠕虫感染情况,生理盐水涂片法和碘液涂片法检测原虫感染情况,对3~6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感染情况。同时,在城镇地区调查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按感染水平将全国划分为5类华支睾吸虫流行区(Ⅰ-Ⅴ),不同流行区类型的各省抽取2~37个县,在城镇地区以居委会为调查点,共抽样517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常驻居民250人,仅调查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调查617 441人,其中农村484 210人,城镇133 231人,检出重点寄生虫感染者20 351例,检出率为3.30%;查出虫种34种,其中蠕虫23种,原虫11种。重点寄生虫加权感染率为5.96%,推算感染人数约为3 859万。其中蠕虫加权感染率为5.10%,肠道原虫加权感染率为0.99%,推算感染人数约为642万;土源性线虫加权感染率为4.49%,推算感染人数约为2 912万;3~6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3.43%,推算感染人数约为155万;带绦虫加权感染率为0.06%,推算感染人数约为37万。全国华支睾吸虫加权感染率为0.47%,推算感染人数约为598万;农村华支睾吸虫加权感染率为0.23%,推算感染人数约为152万;城镇华支睾吸虫加权感染率为0.71%,推算感染人数约为446万。重点寄生虫感染流行呈明显区域性分布,土源性线虫中、高度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四川、海南、贵州、云南、重庆、广西、广东和江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华支睾吸虫流行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黑龙江和吉林等省(自治区);带绦虫感染仍然主要分布在西藏;3~6岁儿童蛲虫高感染地区主要集中在海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和重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50%以上的肠道原虫感染者集中分布在西藏、贵州和广西等西部省(自治区)。结论全国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大幅降低,尤其是土源性线虫病下降最明显,绝大部地区处于低度流行或散发状态,且流行区域也明显缩小,但仍有一些省或局部地区感染较严重。重点寄生虫感染流行呈明显区域性分布,土源性线虫中、高度流行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部两大片区,华支睾吸虫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华南和东北两大片区,带绦虫仍然主要分布在西藏,3~6岁儿童蛲虫高感染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南地区,肠道原虫呈现出局部地区感染率较高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省份。我国农村地区重点寄生虫感染人数仍然较多,防控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Kato?Katz法检测土源性线虫病现场评价体系,为Kato?Katz法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查询、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步确定Kato?Katz法检测土源性线虫病现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通过3轮专家咨询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同时计算各轮专家咨询各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结果 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89.29%,各指标专家权威系数均> 0.85。最终确定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检测效果”和“投入经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4.53和4.49,相对高于“投入人时”和“可操作性”(加权均值均为4.34);二级指标按重要性大小排序依次为“检测人员虫卵形态鉴别能力”、“村干部和村医配合度”、“检测人时”和“组织发动费用”,其加权均值分别为4.74、4.43、4.39和4.17。第1~3轮专家咨询各指标协调系数范围分别为0.39~0.65、0.28~0.58和0.45~0.65,且3轮专家咨询各指标协调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Kato?Katz法检测土源性线虫病现场评价体系。在该指标体系中,“检测人员虫卵形态鉴别能力”和“村干部和村医配合度”重要性加权均值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21年全国寄生虫病健康教育作品评比结果,为我国寄生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面向全国征集的寄生虫病健康教育作品,从科学性、创意性、可接受性、可推广性4个维度综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从创作形式、目标病种、目标人群和应用语种等方面对所有参评作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26个省份提交了178件健康教育作品,其中实物作品70件(占39.33%),平面作品59件(占33.15%),影音作品49件(占27.53%)。所有作品中,由单一机构创作的有173件,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含专业寄生虫病防治机构)创作的作品为170件(占98.27%);作品目标人群以普通群众为主(77.53%,138/178);目标病种以单一寄生虫病为主(87.08%,155/178),其中疟疾(40.00%,62/155)、血吸虫病(23.23%,36/155)、棘球蚴病(18.06%,28/155)作品类数量位居前三;以单一汉语作为应用语种的作品最多(90.45%,161/178)。获奖作品共30件,其中实物作品、平面作品、影音作品各10件;主要针对单一病种(83.33...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阐述了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我国土源性线虫病在流行水平大幅度下降的新形势下流行特征的改变以及面临的挑战。下一步应结合健康扶贫工程,围绕《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目标,建立土源性线虫病监测体系,落实精准防控等新时期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原则。  相似文献   
9.
张萍  黄继磊 《现代预防医学》2020,(23):4251-4255
目的 分析2005-2019年安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预测疾病发病趋势,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筛选的安阳市2005-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进行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202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结果 2005-2019年安阳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879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06/10万,各年度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APC=0.85%,t=0.407,P=0.691)。发病呈4-6月、11月至次年1月两个高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1.11%和29.42%;城区发病率67.66/10万,高于农村的17.19/10万;病例主要为5~9岁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分别占59.62%和24.85%;男女发病比为1.57:1。2005-2019年安阳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17起,均为校园内暴发。预测202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结论 5~9岁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防控人群,2020年发病仍将处于较高水平。需认真落实2剂次麻腮风疫苗常规免疫策略,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和防控,对高风险人群可考虑第3剂次含腮腺炎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国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评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改进和完善防治策略提供支持。方法 2020年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8个人体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各监测点以县为单位,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等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00人,每个监测点共计调查1 000人。采集被调查者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查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情况,并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采集调查点每个行政村田地或菜园土样,采用45℃、 5%盐水鉴定土壤中钩蚴,采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中人蛔虫卵。结果 202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8个监测点人体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0.84%(3 485/415 672),其中感染率最高省份为海南(6.34%, 199/3 141),其次为云南(5.80%, 963/16 616)和四川(3.66%, 592/16 168);女性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0.91%(1 944/213 591),高于男性的0.76%(1 541/2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