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6篇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比较几种挑选“最优”回归模型的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用作挑选“最优”回归模型的指标:R~2、校正 R~2((?)~2)和 Cp(Ma-llow's Cp)的计算方法,并用实例进行比较和讨论。当比较各个自变量个数相同的模型时,无论哪一个指标都可以用来挑选“最优”回归模型;但当比较自变量个数不同的模型时,常用的 R~2是有不足的,因为 R~2没有考虑到进入模型的自变量的个数。这时用校正的 R~2或 Mallow's Cp 较好。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作为最广谱的抗生素普遍应用于临床,其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在基础护理学教科书中有明确规定,但其操作繁琐、费时且皮试液量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门诊注射室的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新的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经与教科书上的配制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准确、多量等特点,现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小兰 《现代护理》2007,13(4):970-97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每年的冬春寒冷季节常见急症。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常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吸入造成急性中毒。据WHO在2002年公布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50万人丧命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有了新认识,提出了新疗法。笔者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和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IS)缺氧免疫机制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和调控信号通路,以识别IS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IS表达谱数据集GSE58294,采用单样本GSEA(ssGSEA)和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t-SNE)评估受试者的缺氧和免疫状态,使用“limma”软件包筛选差异基因(DEGs),通过DAVID在线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LASSO筛选与IS关键(hub)基因,然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验证hub基因的差异性表达。结果:筛选出60个IS缺氧免疫DEGs,KEGG结果显示IS缺氧免疫DEGs富集在PI3K-Akt通路,LASSO筛出6个关键基因:CHPF2、MBOAT2、IL18RAP、TIMM8A、ALDOAP2、LPAR4。CHPF2、MBOAT2和IL18RAP为上调基因(均P<0.001),而TIMM8A、ALDOAP2和LPAR4为下调基因(均P<0.001),ROC曲线显示该6个关键基因的AUC为0.894 1~0.994 3。RT-q...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患儿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测对发现甲状腺损伤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50例初发cSLE患儿为研究对象,并纳入cSLE组。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受试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率,并对cSLE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率、甲状腺损伤情况、治疗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与所有受试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受试儿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SLE组50例患儿中,年龄为4~15岁[(11.0±2.5)岁],均无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所有患儿首诊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活动评分(SLEDAI-2k)均>5分,仅1例以甲状腺损伤表现起病。50例cSLE患儿中TRAb、TgAb和TPOAb呈阳性分别为6例(12.0%)、18例(36.0%)、20例(40.0%)。对cSLE不同病情活动度患儿的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SLE组患儿的3种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SLE组50例患儿中,13例(26.0%,13/50)诊断为AITD,包括12例(24.0%,12/50)桥本甲状腺炎(HT)和1例(1/50,2.0%)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2例(2/50,4.0%)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型);9例(9/50,18.0%)患儿虽然甲状腺相关抗体呈阳性,但是无甲状腺疾病症状,并且甲状腺功能及超声检查结果均正常;其余26例无甲状腺损伤。⑤50例患儿均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于治疗6~18个月后cSLE病情缓解(SLEDAI-2k评分<5分)。对13例cSLE合并AITD的患儿,部分给予补充左甲状腺素或口服甲巯咪唑治疗,随访6~48个月时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状腺相关抗体转阴,甚至停药。对2例cSLE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而甲状腺相关抗体呈阴性的患儿,给予口服左甲状腺素治疗后,随着其原发病的缓解,甲状腺素片减量,随访期间甲状腺相关抗体未转阳。结论cSLE患儿发生甲状腺损伤较常见,多为AITD,其中又以HT为主,但是多数甲状腺损伤表现隐匿。因此,对于cSLE患儿,特别是活动期患儿,无论其是否为重度疾病活动度,除检测甲状腺功能外,均应该常规检测甲状腺相关抗体,早期发现甲状腺损伤。一旦发现甲状腺损伤,应以积极控制原发病为主,对症予左甲状腺素或甲巯咪唑等治疗,随着患儿cSLE疾病的缓解,其甲状腺相关抗体可转阴,甲状腺功能可恢复。  相似文献   
6.
多电极射频治疗 (RF)肝肿瘤系统是基于射频产生高温使肿瘤凝固性坏死 ,以达到原位灭活目的 ,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不需全麻。我院在国内率先引进该设备和技术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 ,男性 5 1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0~ 74岁 ,平均 47岁 ;肿瘤病灶 82个 ;直径最小 1.5cm ,最大 12 .3cm ;位于肝右叶61个 ,肝左叶 16个 ,左、右肝交界处 5个。2 术前护理  RF虽然是一种微创治疗 ,但患者仍有畏惧心理 ,担心疗效。所以应首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对疼痛的耐受 ,所以向患者简要介绍RF治疗过程、基本原理及优越性 ,…  相似文献   
7.
14例中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中小肝癌(直径≤5cm)的疗效。方法 应用可扩张的集束电极对14例中小肝癌共18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治疗过程中的反应、治疗时间、治疗次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前后的肝穿刺病理结果,并随访观察其复发和生存情况等。结果 14例中小肝癌的治疗次数为1~2次,平均治疗时间为50min;治疗后的反应包括伤口自限性出血、转氨酶升高、肝区疼痛及发热等;治疗后对9例病灶行多点穿刺活检均为凝固性坏死及纤维组织;CT扫描显示治疗后病灶扩大,但无明显强化,3个月后病灶开始缩小,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3%;经12~18个月的随访,全部病例存活。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中小肝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可望成为治疗中小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发生皮肤坏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一次穿刺成功率、渗漏发生率以及重度炎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分析总结药物渗漏的原因,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减少早产儿因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而引发皮肤坏死的病例,从而提升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况小容  黄小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77-2478
目的 了解涪陵地区婴幼儿误食中毒情况和原因,为防治误食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18例婴幼儿误食中毒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治愈12例,好转4例,死亡2例.矿泉水瓶等盛装容器的不当使用是主要原因,其次是由于毒物的存放地点不当.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医生对婴幼儿误食中毒的认识及救治水平,加强留守儿童的看管和对广大农村及社区的安全教育以及农药的安全管理,是预防婴幼儿误食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黄小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28-129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5月本院门诊输液室发生26例护理差错的资料.结果 护理差错类型包括医嘱转抄错误、注射错误及液体外渗等,护理差错主要发生在白班,工作年限5年内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护士(P<0.05).结论 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是发生差错的重要原因.科学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门诊输液护理差错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