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使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另外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两组患者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78%(χ~2=12.035,P <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1例(2.22%)、4例(8.89%)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5例(11.11%)、11例(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40,15.378,P <0.05)。结论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复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1岁。因患支气管炎急性症状复发,气促气短收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6.5℃,脉博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3(?)0/8 kPa,神志清楚。临床各项检查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3.
苏铭  麦土兴  杨志刚 《河北医学》2004,10(7):582-585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 (TF)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RGH)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 5 2例RGH患者在治疗前后行T细胞亚群检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6例 ,治疗组接受了TF注射液临床治疗。结果 :①治疗前RGH患者血CD4+ T细胞百分数及CD4+ /CD8+ 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CD8+ T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②治疗后治疗组CD4+ T细胞数及CD4+ /CD8+ 比值均明显升高 ,CD8+ T细胞数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均 <0 .0 5 )。③治疗后治疗组的RGH复发频率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RGH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 ,TF对其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15例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内及15例正常对照者皮肤内IL-4mRNA的定量表达,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分析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内IL-4mRNA的定量表达与EASI评分相关性。结果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内IL-4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皮肤内的表达(t=9.02,P〈0.0001)EASI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79630,P=0.0004)。结论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内IL-4mRNA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异位性皮炎患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尖锐湿疣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方法选择40例妇产科及皮肤科门诊的女性患者,同期40例健康体检妇女。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方法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红细胞C3b受体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明显升高。结论尖锐湿疣女性患者发病机制可能与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陈海洲  苏铭  麦土兴 《广东医学》2002,23(8):850-851
目的 对罹患性病(STDs)小儿进行病种归类,分析其传播途径及临床特征。方法了解发病来源及过程,进行相应实验室诊断。结果 在74例患儿中,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35例(其中8例并发淋病),梅毒(SY)22例,淋病(GU)12例,尖锐湿疣(CA)5例;家庭间接传播61例,公共场所感染7例,性接触传播1例,不明原因5例。结论 小儿STDs以家庭传播和胎盘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表达水平及表达模式。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9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15例寻常型银屑病非皮损及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水平及表达模式。结果MMP-2及MMP-9主要表达于表皮各层的角质形成细胞胞浆内。MMP-2及MMP-9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72.100%,在寻常型银屑病非皮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33%及25.00%,在正常皮肤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及0%。MMP-2及MMP-9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非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MMP-2及MMP~9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报告带状疱疹伴发破伤风误诊1例。患者因“右侧头部疼痛6天伴水疱3天”主诉就诊,以“带状疱疹”治疗后皮疹消退、疼痛减轻。20多天后患处疼痛加重,并伴张口困难和颈抵抗,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症状无改善,后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破伤风”,经治疗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9.
强力宁对过敏性紫癜患者T细胞亚群改变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铭  麦土兴 《海南医学》2004,15(8):66-67
目的 探讨强力宁对过敏性紫癜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及3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行T细胞亚群检测。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日用强力宁注射液80-100ml静脉滴注,共2周;对照组每日用雷尼替丁0.15-0.2g静脉滴注,疗程同治疗组。治疗后所有患者再行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1)治疗前过敏性紫癜患者血CD3 ,CD4 T细胞百分数及CD4 /CD8 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治疗后治疗组CD3 ,CD4 细胞百分数及CD4 /CD8 比值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强力宁对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小管受累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组)及30例正常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结果SLE组尿RB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组(26例)尿RBP含量高于静止期组(7例)(P<0.01)。结论SIE患者存在肾小管功能异常,尿RBP含量可以作为评价SLE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