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辽宁省农村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 ,提出干预措施 ,为政府部门进行农村妇幼卫生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对辽宁省农村监测地区 2 0 0 0~ 2 0 0 2年 76 2例 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收集 2 0 0 0~ 2 0 0 2年辽宁省10个县、94个乡、15 77个村的农村监测地区 0~ 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 3年的总活产数为 4 6 0 6 8例 ,0~ 4岁儿童死亡总人数为 76 2例。 (2 )方法 :通过乡村、县、市三级监测网收集死亡报告卡和报表 ,每年进行省、市、县三级质控 ,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  相似文献   
2.
Dieulafoy病5例诊断与治疗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6a来收治的5例Dieulafoy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例为胃Dieulafoy病,1例为盲肠Dieulafoy病。3例病灶行楔形切除,1例行出血血管缝扎,1例行回盲部切除术,经1a随诊均无复发。结论:Dieulafoy病可发生于消化道各部位,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4.
小肠淋巴管瘤2例王强1哈英娣2高新宇2高临路21甘肃省武都县中医院病理科7460002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730050主题词小肠/病理学肠肿瘤/病理学淋巴瘤,囊状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321病例报告例1女,9岁.反复腹痛近9年.术中见距回盲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抑制损伤血管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10至12周龄,分为4组,即对照组(无手术无干预)、血管损伤组(只手术无干预)、硝苯地平1及5 mg·kg-1·d-1干预组(简称为硝苯地平1及5 mg干预组,手术+硝苯地平干预).另外,也检测了硝苯地平干预却未手术的小鼠的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由于预测其结果与对照组相同,为免繁复,未单独设组.股动脉血管损伤手术后第5天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活性,第7天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核转移.结果 术后第5天,血管损伤组、硝苯地平干预组NF-κB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硝苯地平5 mg干预组NF-κB活性显著低于血管损伤组(P<0.05).术后第7天,血管损伤组、硝苯地平干预组MCP-1 mRNA表达显著上调[MCP-1 mRNA表达与GAPH的相对比率为:对照组0.0017±0.0001,血管损伤组0.0154±0.0002,硝苯地平1 mg干预组0.0120±0.0001,硝苯地平5 mg干预组0.0026±0.0001],血管损伤组、硝苯地平干预组MCP-1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硝苯地平5 mg干预组MCP-1 mRNA表达显著低于血管损伤组(P<0.05).术后第7天,血管损伤组、硝苯地平干预组细胞质中p50、IκBα及IκBβ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50蛋白水平各组与对照组倍数比率为:对照组1.000±0.028,血管损伤组0.234±0.012,硝苯地平1 mg干预组0.303±0.014,硝苯地平5 mg干预组0.493±0.027.IκBot蛋白水平各组与对照组倍数比率为:对照组1.000±0.031,血管损伤组0.358±0.025,硝苯地平1 mg干预组0.373±0.029,硝苯地平5 mg干预组0.681±0.019.IκBβ蛋白水平各组与对照组倍数比率为:对照组1.000±0.022,血管损伤组0.483±0.047,硝苯地平1 mg干预组0.524±0.047,硝苯地平5 mg干预组0.723±0.031],血管损伤组、硝苯地平干预组细胞质中p50、IκBα及IκB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硝苯地平5 mg干预组细胞质中p50、IκBα及IκB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血管损伤组(P均<0.05).血管损伤组、硝苯地平干预组细胞核内p50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50蛋白水平各组与对照组倍数比率为:对照组1.000±0.031,血管损伤组24.608±1.078,硝苯地平1 mg干预组21.913±0.922,硝苯地平5 mg干预组6.522±0.504],血管损伤组、硝苯地平干预组细胞核内p50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硝苯地平5 mg干预组细胞核内p50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血管损伤组(P<0.05).结论 动脉血管损伤诱导血管炎症反应,硝苯地平抑制损伤动脉MCP-1表达,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DNA结合活性实现的,从而最终改善损伤血管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回旋形脉络膜萎缩是一种进行性的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性疾病,是由于鸟氨酸酮酸转氨酶活性不足导致的脯氨酸缺乏而引起的眼底病变[1].根据眼底病变范围可分为早、中、晚期,早期病变隐匿,特征不明显,不易发现,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征,我们对一组回旋形脉络膜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FDP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4周龄雌性BALB/c小鼠30只,体质量(12±2)g.按体质量将小鼠随机分为病毒组和治疗组,每组15只.两组小鼠同时1次性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 0.1 ml,治疗组在注射CVB3后的第1天,每日腹腔注射1次FDP,连续注射7d,注射剂量为300 mg/kg.在注射结束后的第4、8、21天,两组分别各处死5只小鼠,取心脏做心肌病理检查,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蛋白表达,图像分析系统测量p22phox亚基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吸光度(A)值,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感染后第4天,光镜下病毒组小鼠心肌间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治疗组小鼠心肌间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感染后第8天,病毒组小鼠心肌出现坏死性崩解,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治疗组小鼠心肌间可见稀疏的散在炎性细胞浸润.感染后第21天,病毒组小鼠心肌坏死灶中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出现结缔组织增生;治疗组小鼠心肌可见少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毒组在第8天炎症浸润最严重.在病毒感染后第4、8、21天,治疗组心肌病变积分[(0.88±0.23)、(2.20±0.24)、(1.56±0.17)分]低于病毒组[(1.32±0.12)、(3.0±0.25)、(2.04±0.17)分,t值分别为3.793、5.1645、4.457,P均<0.01].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后第4、8、21天,治疗组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蛋白表达(0.776±0.017、0.751±0.018、0.689±0.034)明显低于病毒组(1.052±0.015、0.952±0.019、0.907±0.025,t值分别为3.391、6.716、2.750,P均<0.01或<0.05).结论 FDP能下调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蛋白表达,FDP可能通过改变NADPH酶的表达对心肌发挥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阿托伐他汀对血管损伤小鼠血管重构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管损伤小鼠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在雄性C57BL/6小鼠股动脉外套上聚乙烯套管,制作成血管损伤模型。32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手术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干预组[低剂量组,2.5(mg/kg·d)],阿托伐他汀高剂量干预组[高剂量组,5(mg/kg·d)],每组64只,通过灌胃给药,分别于造模术后第7d、第14d处死小鼠。取小鼠股动脉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及NIH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血管内膜及中膜面积,RT-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系统主要亚单位p22phox,p47phox,rac-1mRNA表达水平,应用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股动脉O2-·的含量。各组随机抽取16只老鼠测造模前后血脂及肝功能。结果手术组及药物干预组均有血管内膜过度增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新生内膜形成,造模术后14d阿托伐他汀两干预组股动脉内膜增厚速度显著减缓(P〈0.05)。术后14d两干预组,股动脉O2-·含量较手术组及术后7d时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d两干预组股动脉p22phox,p47phox,rac-1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手术组及术后7d时显著降低(P〈0.05)。各组实验前后血脂、肝功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股动脉p47phox,p22phox,rac-1mRNA表达量与O2-·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0.918,0.920(P均〈0.05)。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小鼠股动脉p22phox,p47phox,rac-1mRNA的表达,减轻损伤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9.
高新宇 《西部医学》2011,23(1):183-185
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和糖尿病溃疡造成的皮肤创面的修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且遗留创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传统修复创面的方法主要为手术修复,但手术方式对机体创伤大,风险高,且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困难。近年来,随着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治疗应用于创面愈合的研究日益增多,细胞治疗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创面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就细胞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子宫腺肌病(AM)是妇科常见的疑难病,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中医药治疗AM有一定优势,前期研究显示,桂楼复方宫内缓释系统可明显降低AM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目的 探讨桂楼复方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AMDC)迁移、侵袭的影响,并研究其对Rho/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0月—2023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完成。使用CCK-8法检测AMDC细胞活力并筛选最佳药物浓度。设置空白组,使用桂楼复方(50、100 mg/L)处理AMDC,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RhoA、RhoB、RhoC、ROCK1、ROCK2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Rescue实验中使用激动剂U-46619(1μmol/L)和桂楼复方(100mg/L)处理AMDC,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hoA、RhoB、RhoC、ROCK1、ROCK2的蛋白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100 mg/L桂楼复方干预后A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