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管理者对医院实施的52个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和需求情况,为医院对中医护理方案的培训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中医医院临床科室中涉及护理方案的36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 87.50%的护理管理者认为,中医护理方案对于中医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84.37%的护理管理者,认为中医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结论新疆地区护理管理者对"中医护理方案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有较高的认识度,但存在中医基础知识薄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而不能适时变通等问题;加强护理管理者的在职培训,是保证中医护理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园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6):99-100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又称施替恩-李温莎尔综合征,多见于17~30岁妇女,为常见不孕原因之一,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征,系月经调节机制失常所致,与内分泌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11~13~(+6)周行超声检查在胎儿前腹壁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 608例孕11~13~(+6)周孕妇,均行超声检查,对检出胎儿前腹壁畸形者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随访观察超声检出正确率。结果超声检出胎儿前腹壁畸形57例(0.59%),其中脐膨出34例、腹裂3例、体蒂异常9例、Cantrell五联征6例、梅干腹综合征4例、泄殖腔外翻综合征1例;52例终止妊娠(脐膨出胎儿31例、腹裂胎儿1例、体蒂异常胎儿9例、Cantrell五联征胎儿6例、梅干腹综合征胎儿4例、泄殖腔外翻综合征胎儿1例),5例(脐膨出胎儿3例、腹裂胎儿2例)继续妊娠;随访结果示9 556例继续妊娠者超声漏诊6例,误诊2例,检出准确率为90.1%。结论孕11~13~(+6)周行超声检查对胎儿前腹壁畸形有较高的检出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方法]成立"针藏圈"小组,依据"问题解决型"的品管圈十大步骤,深入医院下属3个社康中心进行品管圈活动,对改善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由改善前的94.12%下降至改善后的45.88%(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规范了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流程,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医疗单位社会形象,缓解医患关系,传递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抗Sa抗体大样本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4年D esprés等[1]发现了抗Sa抗体,认为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异性高达98.9%,且在早期RA患者中阳性率为23.5%。以往的临床观察发现,抗Sa抗体在早期RA患者中有一定的敏感性的同时能够有较好特异性。为了进一步证实抗Sa抗体对RA的临床诊断价值,我们在以前研究[2,3]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并进行了临床应用的研究。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RA病例组: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血清库中1998—200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1124例,男性380例,女性744例,年龄16 ̄78岁,平均46.2岁。病程1 ̄24年。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情能力与产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136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产后42 d回院进行产后保健的产妇,按照自愿原则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的收集,并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RI-C)自评;以EPDS≥9分为划界值将入组者分组及组间比较;分析EPDS评分与IRI-C评分间的关系.结果:共...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的频次及腹部注射区域异常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治疗情况调查问卷,对250例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未重复使用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者仅有1例,占0.40%;腹部注射区域出现皮下淤血、皮下硬节、皮下脂肪萎缩异常情况者149例,占59.60%。结论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现象严重,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减少长期注射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视频教学提高护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实习护生80名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法进行教授,研究组护生给予视频教学法进行教授。两种不同教学法下,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法的评价及满意度情况,以及护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沟通协作能力、课堂气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作技巧性、操作熟练程度、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8项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考核成绩优良率及教学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在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生对视频教学法的评价及满意度更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提高更加明显,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值得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设计基于STM32芯片的可穿戴式中医电针治疗仪系统,使其具备无线控制、体积小、功耗低、安全性高的特点。方法:通过文献查阅、需求功能分析、电子电路设计、嵌入式设计等技术手段提出了中医电针治疗仪的原理和结构。设计了基于STM32芯片可穿戴式中医电针治疗仪系统的硬件电路及嵌入式系统。结果:本系统采用正弦波作为治疗波形,通过STM32芯片产生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波,经过滤波电路将SPWM波过滤得到正弦波,由功率放大器和升压变压器对正弦波进行信号放大达到目标输出电压。结论:本系统与传统的电针治疗仪设计方案相比,可穿戴式中医电针治疗仪系统的治疗数据能实现精确控制,波形稳定,同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体积更小便于穿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