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契合医院感染防控实际的绩效评价体系,用于科学评价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方法应用头脑风暴法、文献荟萃法等建立指标池,通过咨询专家组完成指标的筛选、层次构建、评价和权重计算。结果成功构建医院感染防控绩效评价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27个。咨询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01,内容效度指数为 0.800~1.000。结论构建的医院感染防控绩效评价体系可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前,显微外科领域日渐完善,已经开始追求完美。对于创面的修复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创面覆盖与皮瓣的存活,而在于尽量用较少的创伤,达到供受区两者皆满意的功能和外形[1,2]。指根部岛状皮瓣血运可靠,带入指背神经,是修复指端缺损较经典的手术方法,以往对于供区采用植皮修复,术后植皮区外形凹陷[3,4]。2009年6月~2013年7月,我院对8例指端缺损患者,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时采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风险因素评估模型,筛选HAP的老年高危人群。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识别,建立HAP风险因素评估体系;根据β值对各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建立感染风险因素评估模型。结果年龄≥70岁、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曾住ICU、本次住院手术次数≥3次以及先前使用抗菌药物是HAP的独立危险因素,HAP风险评估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数据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和0.77。结论老年患者HAP的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识别效度,可对老年患者中HAP的高危人群进行有效识 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穴位埋线法与质子泵抑制剂相配合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并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67%,观察组的症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88. 00%,对照组为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 00%(13/100),对照组为8. 00%(8/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穴位埋线与质子泵抑制剂相配合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治愈率较高,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应用办公自动化(OA)系统,可在OA公告栏发布感控信息,设置医院感染督查结果反馈流程,设置消毒剂准入审批流程,设置院感处专属文件柜上传感控资料以及医院感染管理法规及知识在线考试。借助OA系统可使院感督查结果反馈流程在15天内完成,医院感染漏报率也从8.5%降低至2.58%,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直肠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尿液乳果酸与甘露醇的比值(L/M)、血清D-乳酸(D-LA)、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血清脂多糖(LPS)]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腹痛、腹泻和脓血便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IBD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腹痛、腹泻和脓血便评分低于对照组,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D-LA、DAO、LPS和尿中L/M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干预措施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管腔器械清洗全流程进行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对器械使用人员及清洗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重点对清洗人员进行现场操作培训并考核,考核成绩纳入科室绩效的措施,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干预,采用生物荧光法,评价干预措施对提高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结果经采取全流程跟踪检查的方法,注重对人员操作、超声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全流程监控等干预措施,使得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总合格率由干预前的40.00%提高到干预后的92.21%。结论通过全流程监控干预措施,使得管腔器械清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为筛选高危人群,有效预防与控制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1月30日住院期间曾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2015—2016年数据作为建模组,2017年数据作为验证组),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根据OR值赋予各危险因素相应的分值,建立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依据建立的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对验证组病例进行评分,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80岁)、肾功能障碍、联用抗菌药物、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5 d)、术后住院时间(≥15 d)、导尿管置管天数(≥7 d)是老年患者发生CAUTI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评分模型中相应的分值分别为3、3、3、5、7、9分。评分15分为高风险人群,评分模型在建模组数据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5%CI:0.90~0.93,P0.05),灵敏度84.8%,特异度85.3%。依据验证组患者风险得分情况绘制ROC曲线,AUC为0.92(95%CI:0.88~0.95,P0.05),灵敏度84.7%,特异度86.6%。结论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均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可用于识别老年患者CAUTI易感高危人群,以期早期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南)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地点分布及趋势,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肿瘤患者临终住院资源获取情况,为相关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2007~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南)恶性肿瘤死因居民死亡登记资料,描述死亡地点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运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死亡地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南)恶性肿瘤居民死于医院病房内平均比例为71.0%,无明显变化趋势(χ2=3.095, P=0.079);年龄(P=0.030)、婚姻状况(P=0.001)、文化程度(P=0.000)、职业类别(P=0.001)及癌症种类(P=0.029)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地点的影响因素。其中无配偶、低学历、工人、家务及无业人群有明显较高的于医院病房外死亡的风险,而45~64岁年龄组人群及胃癌、肝癌患者更可能死亡于医院病房内。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南)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在临终阶段可以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支持,而居民中低学历、无业及无配偶人群更可能死亡于医院外的特征则提示卫生政策仍应重视提高低收入人群医疗服务的可获取性,同时关注独居老人晚年生活的医疗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业胜任力量化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价为专职人员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文献资料和经验总结构建评价要点,通过专家咨询法筛选评价要点并计算评价要点的权重系数,由专家组为各评估要点设计等级化的评价内容选项并赋予分值。每项评价要点得分与权重的乘积即为此要点得分,所有评价要点得分合计计算被评价者总得分。结果 评价体系包括“基础条件”“医院感染识别能力”“医院感染监测能力”“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应用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质量改进能力”“教育培训能力”和“感染防控专业科研能力”共9个维度,25项评价要点,每项评价要点包含3项等级量化评分内容。专家问卷咨询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总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868,条目内容效度(I-CVI)范围为0.71~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量化评价体系信度、效度结果满足要求,评价体系科学可行,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业胜任力的科学评价,可以有效识别能力短板,确定培养方向和重点,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