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拉萨市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成芳 《西南军医》2010,12(6):1103-1103
目的 调查拉萨市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方法 对105例HAPC患者和782例高原健康人群的血液粘稠度进行分析.结果 HAPC患者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相比高原健康人群显著升高.结论 居住高原人群由于环境缺氧,血液中红细胞数代偿性增加,使红细胞压积升高,血红蛋白增加,引起内粘度升高,使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引起全血粘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陶成芳  杨莉  曹定舟  许源 《西南军医》2008,10(2):149-149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颈椎损伤后截瘫病人的护理与治疗方法,观察气管切开手术及护理,对减少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2例高原颈椎损伤合并截瘫病人分为AB二组,每组16例。A组采用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与护理,B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对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及死亡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发生率,死亡率A组分别为25%、12.5%、12.5%,B组分别为62.5%、62.5%、62.5%。经70检验,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A组均小于B组。结论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及护理可以明显减少高原颈推损伤合并截瘫病人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由于兵役制度改革,新兵集训期缩短,训练强度加大,训练内容调整,训练伤已成为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海拔3 000~3 300 m地区新兵集训期训练伤发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伤防治措施,提高部队参训率和训练质量,保证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就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4月住院的451例新兵集训期间训练伤伤员结合高原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绵阳市K区1996年-2005年十年死亡人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出死因顺位,为开展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死亡人口资料按照国际分类编码ICD-10范围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96年-2005年绵阳市K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217.7/10万,60-69岁年龄组死亡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死亡构成比较女性高,恶性肿瘤位居死因之首,占死亡总数的46.53%。结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已依次成为威胁绵阳市K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特别是恶性肿瘤已对该区人群健康构成重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高原急性缺氧致急性胃肠道黏膜损伤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高原缺氧所致的急性胃肠道黏膜损伤及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对20例由平原急进高原个体分别于进入高原前1天、进入高原第3天和第7天进行胃镜检查,并同步抽取血液标本,对其胃肠动力激素胃动素(motilin,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  相似文献   
6.
陶成芳 《西南军医》2011,13(5):865-866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的发病率及相关机理.方法 对853名体检者资料进行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31.6%,男性患病率为37.2%,女性患病率为6.8%;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6.5%.结论 高原地区由于高寒缺氧,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患病率的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常住4500m以上较高海拔地区平原移居人群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方法由医务人员携带仪器设备到45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现场,对常住该地区的平原移居人群进行体检,项目包括病史询问、常规查体及各种辅助检查,并对其疾病适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调查长期居住4500m以上高海拔地区的平原移居对象2340例,其常见疾病主要有30多种,患病人数达1084人,患病率高达46.32%。其中同时患3种以上疾病者占患病总人数的24.58%;慢性高原适应不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心肌缺血、失眠、高原性心脏病、血压异常、高尿酸血症、关节炎、脱发、反甲、皮肤病、眼病较为常见,且均达10%以上;其常见临床症状主要有头昏头痛、心悸、胸闷、咳嗽、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疲劳、食欲下降、体质量下降等;且常见病的患病率随海拔高度及移居高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论常住4500m以上较高海拔地区的平原移居人群在长期低氧暴露下机体对疾病的适应能力明显下降,其常见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且患病率随着海拔高度及移居高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同时身患多种疾病者较普遍。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81例各种原因导致的骨折患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争总结,提出早期彻底清创主妥善的内固定,并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密切观察,合理护理再加上适当的功能锻炼是骨折患功能恢复的关键。高原地区细菌繁殖速度较慢,毒力相对降低,对普通抗生素敏感,伤后24—36h内彻底清创闭合性伤口,再配合适当抗生素治疗。多观察,妥善护理,对骨折的痊愈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