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制犬细小病毒(CPV)基因疫苗。方法以CPV VP2基因为基因免疫的目的基因,以pcDNA3和pcDNAK质粒为基因免疫的载体,以非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为核心的免疫刺激序列为免疫佐剂,构建重组质粒并免疫BALB/c小鼠和毕格犬。结果经pcDNA3-VP2C1(含1个拷贝CpG基序)基因免疫的BALB/c小鼠能产生抗CPV血凝抑制抗体;对于经CPV灭活苗初次免疫的毕格犬,用pcDNAK-VP2C2(含2个拷贝CpG基序)质粒免疫产生的再次免疫应答优于pcDNA3-VP2C1。结论VP2基因、pcDNAK和犬源CpG可用于CPV基因疫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芹  周彩存  张颉 《肿瘤》2007,27(9):719-722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2例肺癌及16例癌旁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基因的mRNA进行定量检测。用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Kap lan-M e ier生存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SCLC中ERCC1、RRM1和BRCA1在癌组织内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在癌内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RM1在肺鳞癌中高于腺癌,但在不同分期中表达无差异;ERCC1和BRCA1在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中表达均无差异;RRM1和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低表达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RRM1表达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NSCLC中,ERCC1、RRM1和BRCA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RRM1和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RRM1和BRCA1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脑脊液漏致原发性低颅压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脊液漏与原发性低颅压综合症的相互关系,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了两例以原发性低颅压综合症为临床表现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这两类疾病的相关文献。[结果]两例患者均突发起病,表现为额颞部剧痛后出现恶心、呕吐及体位性头痛,用力及咳嗽时症状加重,平卧时缓解。腰穿颅内压力为0,脑脊液中红细胞、微量蛋白增加。脑池核素显像两例均发现脑脊液鼻漏,其中1例伴有颈胸段脑脊液漏。[结论]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症的致病因素之一,脑池核素显像可以明确诊断,补液治疗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4.
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随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10年确诊的21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临床特征的出现频率依次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100%)、皮肤改变(95%)、内分泌疾病(90%)、水肿渗出(90%)、脏器肿大(81%)、视乳头水肿(67%)、骨损害(67%)、贫血(48%)、慢性腹泻(33%)、血小板增多症(19%)、Castleman病(14%)、杵状变(14%)及红细胞增多症(5%).在17例中有14例找到单克隆浆细胞增生的依据:血中发现完整M-蛋白的9例;仅检测到单克隆重链者4例,其中2例通过尿液和肾脏活检找到了M-蛋白轻链;血检正常,尿中发现单克隆轻链1例.结论 POEMS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除传统的5个临床特征外,骨骼损害、水肿渗出和视乳头水肿同样为该病的临床诊断特征,贫血和慢性腹泻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研究.通过反复骨髓穿刺、多部位(骨髓、淋巴结、肾脏)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可能寻找到M-蛋白,但M-蛋白阴性不能排除本病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部分发作(PS)及部分继发全面发作癫痫患者(SGC)脑弥散张量的改变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1例PS患者,11例SGC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者。弥散张量成像采集采用3.0T磁共振仪,用15个方向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采集数据用DTI-Studio软件计算每个受试者表观弥散系数图,然后用基于体素(VBA)的方法进行分析,取校正后P<0.05为有意义区域。基于VBA的发现,本研究对双侧丘脑的表现弥散系数图(ADC)值进行感兴趣区(ROI)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BA结果显示PS和SGC患者均存在双侧上纵束、胼胝体及双侧颞叶等区域白质ADC值的增加。但双侧丘脑ADC值增加只有在SGC患者才能观察到。ROI分析结果同样显示SGC患者双侧丘脑ADC值的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皮质丘脑环路假说,即丘脑功能的异常导致继发全面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2005年12月26日收治1例风湿性心脏病并二尖瓣狭窄行人工金属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子宫肌瘤继发贫血行全宫切除术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2005年12月26日收治1例风湿性心脏病并二尖瓣狭窄行人工金属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子宫肌瘤继发贫血行全宫切除术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女,28岁,孕4产1。因停经28周,下腹疼痛3d,加剧4h于2006年3月2日入院。诉停经28周,因与其丈夫争执时不慎腹部被撞击,1h后出现持续性脐周疼痛,后转至右下腹,1d后为下腹持续疼痛,第3天出现右下腹痛,阵发性加剧,牵涉至腰背部,不能直立来就诊,门诊疑妊娠合并阑尾炎请外科会诊,在会诊过程中出现右下腹持续疼痛伴恶心,脐周逐渐增大,考虑“内出血”行腹穿,抽出不凝性血液,即以“子宫破裂”收入本科。体检:T37.2℃,P80/min,R20/min,血压12/8kPa,神志清,皮肤略苍白。产科检查:宫高23cm,腹围84cm,左肩横位,胎心微弱,不规则,全子宫压痛,子宫肌紧张。肛诊:宫颈管未消失,宫口未开,羊水未破。治疗经过:在输液输血同时行急诊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藏族地区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癫癎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QOLIE-31)对126例确诊为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癎的藏族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并对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QOLIE-31总评分为(48.58±17.29)分,分项中对发作担忧评分最低[(32.92±22.97)分],药物影响的评分最高[(77.11±20.9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发作频率、治疗与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起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发作次数是影响藏族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均P<0.05);其中年龄、职业影响生活质量多个方面,而病程、婚姻状况、性别不是影响因素。结论藏族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癎患者的生活质量差;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年龄、起病年龄、发作频率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年龄、职业影响生活质量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袁强  陈芹  周东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26):5117-5121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征性结构内侧颞叶,尤其是海马,杏仁核,以及内嗅皮质在结构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磁共振成像功能影像学主要包括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脑功能改变中的应用。随着这些研究的进展突破,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