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6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方法为术前5d静滴参附注射液2ml/(kg·d),术中建立CPB后滴入2ml/kg,并予维持至升主动脉开放后10min.于升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5,10min从冠状静脉窦取血2ml,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升主动脉阻断前,停CPB后4,24,48h从中心静脉取血2ml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观察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而MDA、CK-MB、cTnI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围术期参附注射液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术是Fontan术的改良,适用于单心室和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生理性矫治.20世纪80年代初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历经了心房内侧隧道、心房内管道、心外隧道和心外管道(total extracardiac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ECPC)等术式的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缺氧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作者在实践中对6例患者救治成功,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6岁。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持续昏迷。手术转流期间曾发生血压监测失灵和停电意外,导致手摇泵血6分钟。升主动脉插灌注管时因发现肝素注射延迟而改二次插管。回ICU后发现瞳孔固定,各种反射消失,检查Babinski征(+)。头颅CT见广泛脑水肿及散在出血。诊断:缺氧性脑病。立即施行以头部为重点的低温、脱水综合疗法(SHCDCT),迅速使肝温降至32℃,头温降至30℃以下。应用机械通气支持和激素等多种药物治疗,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观察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地神经元的损伤情况。方法 17例CAB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非体外循环组(实验组)8例,手术在常温心脏跳动下进行;体外循环组(对照组)9例,术中阻断升主动脉,鼻咽温度为25℃-27℃。动态监测围术期所有患者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早期,其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或P<0.01),其中S-100β蛋白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NSE术后1d恢复至术前水平;实验组S-100β蛋白从术中到术后1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NSE从手术毕到术后8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1)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NSE的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价CABG地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神经元的损伤较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使用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48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于全身血液肝素化后通过锁骨下静脉按10 mL/kg体重采血或使用库存血细胞行紫外线照射并充氧后加入预充液,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预充液中其他成分相同,其他处理两组相同.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后、转机30min、开放主动脉30min、术后第1天采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物(PLPO)、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ELPO)浓度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活性.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后PLPO、ELPO浓度均有明显上升,ESOD活性在开放主动脉30min后有所上升随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间点PLPO,ELPO水平低于对照组,ESOD水平在开放主动脉后各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具有减轻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的变化,以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方法:2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下进行瓣膜替换术,动态监测围术期所有患者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CP),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率(PCR)的水平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从转流20分钟到术后8小时,患者CP,HCT,PCR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或P<0.01),术后1天恢复至术前水平,S-100β蛋白水平则明显高于术前(P<0.05或P<0.01),术后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且与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水平变化虽可作为评价心内直视手术对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但检测经费昂贵;而S-100β蛋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故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评价其手术对神经元的损伤程度,监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是一项简便,价廉,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术中心外膜超声心动图 (IEE)在三尖瓣成形术 (TVP)中的作用。方法 对 17例风湿性心脏病 (RHD)换瓣术并 TVP患者在术中体外循环前后用 IEE对三尖瓣的形态和功能进行评价以指导 TVP。结果 体外循环前 IEE新发现 3例患者伴左房血栓 ,1例伴卵园孔未闭 ,1例伴动脉导管未闭 ,另 1例经 IEE提示作了补救性 TVP,避免了二次开胸。全组患者术后即刻在 1~ 2周后三尖瓣环直径、三尖瓣返流束长度 ,面积及其与右房长度面积比值均显著减少 (P<0 .0 1)。结论  IEE在 TVP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径路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6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切口径路不同分为正中切口径路组和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径路组,每组各3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在麻醉诱导后(T1)、关胸前(T2)、术后30 min(T3)、1 h(T4)、2 h(T5)5个时间点监测静态肺顺应性(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两组患者Cs、Cd在关胸前(T2)比麻醉诱导后(T1)水平降低(P〈0.05),术后30 min(T3)到达最低,直至术后2 h(T5)尚未恢复术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径路组从关胸前(T2)开始均低于正中切口径路组(P〈0.05)。结论采用右腋下DenisBrowne微创小切口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胸肺顺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2组RC3bRR、RICRR在转机30 min、术后第1、7天均低于麻醉诱导后,术后第7天尚未恢复至麻醉诱导后水平,但对照组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升主动脉开放时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外线照射充氧血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通过维持红细胞自身结构完整和减轻自由基对红细胞的氧化损伤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血(UBIO)首次灌注对体外循环(CPB)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6例风湿性心脏病CPB下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于麻醉后通过锁骨下静脉按10 mL/kg体质量放血做紫外线照射充氧(同时经另一静脉途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前经过计算CPB中血红蛋白低于70 g/L者用库血代替作紫外线照射充氧).升主动脉阻断后,将UBIO作为心停搏液进行首次冠状动脉顺行灌注,之后每30 min常规以4∶1冷血/晶体灌注;对照组除不用UBIO灌注外,其它方法同治疗组.所有患者升主动脉阻断后UBIO灌注前和升主动脉开放前即刻取心室心肌组织一块,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计算Bcl-2与Bax的比值(Bcl-2/Bax).结果 两组升主动脉阻断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主动脉开放前,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主动脉开放前Bax蛋白表达减弱(P<0 05),而Bcl-2蛋白表达增强(P<0.01),治疗组Bcl-2/Bax升高(P<0.01).结论 CPB过程中首次顺行冠状动脉灌注UBIO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