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 CD2 5抗体用于预防儿童白血病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疗效。 方法  1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接受 HL A2 - 3位点不合半匹配骨髓移植 ,移植方法除了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2 5 0μg促进骨髓及受者应用环孢素 A(CSA ) ,甲氨蝶呤 (MTX)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和霉酚酸酯 (MMF)预防 GVHD综合措施外 ,加用抗 CD2 5单克隆抗体预防 GVHD,剂量各为 2 0 m g,在移植前 2 h和移植后第 4天应用 ,采髓后未去 T细胞输注 ,移植结果与前期未用 Simulect移植组比较。 结果  10例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 ,粒细胞大于 0 .5× 10 9/ L 中位天数是19 d,血小板大于 2 0× 10 9/ L 的中位天数是 2 2 d,骨髓植活直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无 1例发生急性 ~ GVHD,未用 Sim ulect对照组急性 ~ GVHD为 5 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评价慢性 GVHD的 8例均发生慢性 GVHD,均为局限性慢性 GVHD。中位随访 12个月 (范围 9~ 2 4个月 ) ,2例移植相关死亡 ,1例移植后 14个月复发死亡 ,实际无病生存率是 70 % ,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本研究儿童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应用 Sim ulect,明显降低急性重症 a GVHD发生 ,减少移植相关死亡 ,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3.
造血生长因子(HGF)是指参加调控或影响造血的细胞因子,早在十八世纪,一些学者就怀疑有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存在。自1966年Bradley等建立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琼脂培养技术以来,先后在来源不同的刺激因子作用下,培养出粒系、红系及巨核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因此这些生长因子又称为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1]。经过近30年的系统和深入研究,已将主要的CSF克隆,并已大量生产重组因子,在临床上试用。尤其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抗生素对中性粒细胞减少期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经验性联合抗生素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结合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把202例接受预处理或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感染患者分3组给予经验性治疗: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联合万古霉素治疗组84例、单用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治疗组78例和头孢类抗生素或喹诺酮类治疗组40例。结果碳青酶烯类联合万古霉素有效率为93%,碳青酶烯类单药组66%,头孢类或喹诺酮类组有效率为30%。结论结合G^+菌分离率和致病率逐年升高特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联合万古霉素一线治疗粒缺期感染可能是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单倍体骨髓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10例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时间、病因、治疗措施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74例接受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病人中1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3例病人出现脑出血,感染3例(真菌感染,CMV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各1例),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病和精神分裂症各1例,因神经系统并发症直接导致死亡的患者4例.结论: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并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脑出血对病人的威胁较大;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术后免疫重建缓慢,对相关感染并发症和周围神经的病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尚无单倍型相合未去T细胞移植成熟的方案.对于难治和高危自血病患者,化疗预后是很差的,应不失时机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能够跨越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限制,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半相合的亲属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体,就可以彻底解决干细胞来源问题。采用诱导免疫耐受新方法可提高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疗效。国外通过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氟达拉滨、甲强龙和全身照射使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单倍型骨髓移植排斥率由40%降到0.5%,国内基本采用体外不去T和诱导免疫耐受的移植方式,结果优于国外报告,显著的疗效与国内未进行T细胞清除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白血病特别复发难治白血病的治疗中,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能彻底根治的主要方法.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匹配供者,无论是血缘与非血缘相合供者,都是allo-PBSCT的最佳选择,在完善的骨髓库中可以获得30%HLA相合的非血缘供者,国内单生子女患儿中只有不足10%可以获得相合亲缘供者,限制了PBSCT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研制的维甲类查尔酮酸R9158和YS904012联合γ干扰素(IFNγ)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分化疗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形态学、四氮唑蓝(NBT)还原反应和非特异酯酶乙酸萘酚(DCE)、细胞分化免疫表型CD14和CD68、CFUL集落形成抑制率等变化,体外研究其对6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结果经YS904012联合IFNγ处理后,单核细胞由原始阶段变成较成熟的单核细胞,NBT还原反应阳性率和DCE分别由23.4%和250%上升到61.5%和52.0%,CD14和CD68表达增强,CFUL集落增殖明显受抑。通过比较,YS904012联合IFNγ诱导细胞分化和抑制集落形成活性优于R9158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用药组(P<0.01)。结论YS904012联合IFNγ诱导分化治疗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能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白血病患者造血重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研究未去除T细胞的单倍体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特点 ,对 15例HLA 2 - 3个位点不匹配骨髓移植亲属供者使用G CSF 3- 4 μg/ (kg·d) ,连续 7天后采髓。预处理方案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应用环孢菌素A和氨甲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霉酚酸酯 (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观察血像、骨髓像、行染色体分析及HLA位点鉴定。移植后分别于 3,6和 12个月及 2年追踪鉴定植入状态。结果发现 ,15例患者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和血小板 >2 0× 10 9/L的时间分别为 18(13- 2 3)天及 2 2 (16- 32 )天。骨髓像显示各系造血均恢复。 7例应用染色体检查 ,8例应用HLA位点 ,4例应用血型 ,1例应用DNA指纹检测 ,植入鉴定结果除 1例复发患者于移植后 2个月骨髓复发植入鉴定为供、受者嵌合外 ,其他患者均呈持续全部稳定植入。移植后发生I度急性GVHD 8例 ,II-IV度GVHD 5例 ,可评价的慢性GVHD共 8例。结论 :供者应用G CSF后采髓 ,加大预处理剂量 ,联合应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HLA单倍体的骨髓移植 ,可跨越人类HLA多样性屏障。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患儿行半相合骨髓移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1岁 11个月。因发现血小板减少 1年 ,皮肤出血点 8个月 ,于 2 0 0 3年 12月 1日入院。 2 0 0 3年 4月在外院经形态学、免疫学等检查诊断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经治疗后病情缓解 ,此后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酯碱等巩固化疗和预防脑膜白血病治疗。移植前骨髓象示病情缓解。入院查体 :除轻度贫血貌外无阳性体征。血液生化、大小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供受者CMV PP6 5抗原均阴性。心电图、X线胸片、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患儿身高 84cm ,体重 14 .5kg ,体表面积 0 .5 7m2 ,移植预处理方案 :口服白消安 4mg·kg-1·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