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区医疗服务中,服务对象中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的老年人占人群中相当大的比例。但都未得到及时、有效、正规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疾病谱、死因谱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慢性病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研究[2]表明健康教育在控制慢性病发生与发展、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2002年城区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了解我市城区居民死因构成 ,发现当前危害严重的疾病 ,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死因分类按国际分类标准ICD - 9进行 ,死因归类按国家卫生部 1 7大类 (CCD - 87)归类 ,以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本文对 2 0 0 2年郑州市城区人口死因进行分析 ,城区居民年均死亡率为 30 9.5 4 / 1 0万。前 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病 ,肿瘤、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 ,传染病死因排第十位。主要死因的YPLL顺位是 :肿瘤、循环系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代射免疫疾病。提出当前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着传染病与慢性非传染疾病双重负担 ,针对不同类别的疾病应运用计划免疫、疾病监测、健康教育、社区干预、疾病筛查等不同的手段 ,以控制疾病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提高人们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水平,为积极有效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郑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郑州市居民粗死亡率为456.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9.30/10万。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心脏病(116.50/10万)、脑血管疾病(100.09/10万)、恶性肿瘤(92.59/10万)、呼吸系统疾病(41.65/10万)、伤害(33.91/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另外,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伤害和中毒的第一位死因,因此,道路安全防控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郑州市城区2000年人口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目前主要威胁郑州市城区居民健康的疾病,为制订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死亡专率和减寿年数(YPLL)对我市城区居民2000年人口死因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00年城区居民年均死亡率为445.75/10万(男479.00/10万,女410.1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死因的YPLL顺位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先天异常。结论:该结果提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仍是郑州市居民的三大主要死因,但引起“早死”的疾病则是先天异常,损伤和中毒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系统导出郑州市辖区的患者,描述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郑州市2019年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累计登记21941例,报告患病率2.36‰,其中男性2.12‰,女性2.62‰;患病率最高的新密市为4.69‰、最低的郑东新区只有0.62‰;病种分布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1.87%),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1.38%);患病率最高为45~59岁组(5.65‰);患病人群集中在农村,占61.59%;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患者占73.7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0.91%;无家族史患者占88.81%;未婚患者较多,占32.02%;家庭在当地贫困线以下患者占33.92%。结论 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报告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应重点关注45岁及以上人群且以精神分裂症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在社区医疗服务中,服务对象中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收缩压≥140 mmHg而舒张压<90 mmHg的老年人占人群中相当大的比例。但都未得到及时、有效、正规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心肌肥厚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高危因素。应用丹参和卡托普利治疗,能拮抗心肌肥厚的发生并使心肌肥厚逆转,干预心室重塑的过程,有效预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年郑州市居民死亡原因及数据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郑州市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利用国家死因数据清洗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郑州市居民死亡率509.63/10万,标化死亡率378.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慢性病占死因构成的86。49%。平均期望寿命为79.62岁,其中男性76.84岁,女性82.64岁。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危害郑州市居民的主要疾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应摆在疾病控制的主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