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报告阑尾类癌5例,占同期阑尾切除的0.51%。患者均以阑尾炎病史表现,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术后无转移及并发症,均健在。本文强调阑尾术中应有阑尾类癌的概念。若术中高度怀疑,应行常规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防止该病的漏诊。本文就阑尾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临床处理原则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上腹部手术医源性脾破裂14例的处理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4000例上腹部手术医源性脾破裂14例,误伤率035%,经保脾或全脾切除术均治愈,提出宽敞的切口,良好的麻醉和加强对青年医师拉钩的正确指导是预防医源性脾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快速康复(fast track,F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外科中心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患者865例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分级评估(risk adjustment for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1,RACHS-1),病种类型、年龄、体质量等因素对FT的影响。结果总体FT比率为42.65%。按年龄分组(0~6个月、6~12个月以及〉12个月)3组FT比率分别为19.70%、40.20%、62.6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比非FT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1±4.06)h vs.(58.07±74.81)h,P〈0.05;(2.05±1.06)d vs.(7.64±8.75)d,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质量、高RACHS-1分级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FT治疗影响因素。结论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可行FT治疗,高RACHS-1风险分级、疾病类型、年龄〈6个月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FT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胆复康冲剂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胆复康冲剂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疗效,非手术胆复康冲剂治疗组200例,以B超为主的检查作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表明:200例中治愈48例(24%),显效76例(38%),好转70例(35%),无效6例(3%),总有效率97%。对胆囊结石直径<0.5cm及泥沙样结石,经胆囊造影有收缩功能的排石率达62%。手术后胆复康治疗组50例,治愈28例(56%).显效18例(36%),好转2例(4%),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手术后对照组50例,治愈8例(16%),显效12例(24%),好转15例(30%),无效15例(30%),总有效率70%。手术后治疗组与手术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证明:实验组豚鼠肝胆汁的流量为3.7±0.4ml/h,显著高于对照组(2.7±0.1ml/h),P<0.05。实验组豚鼠的成石率(32.4%)明显低于对照组(93.8%),P<0.01,说明实验组豚鼠形成的胆石通过胆道内冲洗作用被排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 p16基因的表达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染色强度指数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 在 34例原发性胃癌组织中 ,p16基因阳性表达率4 7 0 6 % (16 / 34) ,PCNA染色指数平均为 5 9 2 8± 3 4 8,p16基因阳性率和PCNA染色指数在组织学分级Ⅰ级中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Ⅲ级 (均P <0 0 5 ) ;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 (分别为P <0 0 5 ,P <0 0 1)。结论 胃癌组织中 p16基因的表达和PCNA染色指数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以客观反映胃癌的组织分化状态、肿瘤进展及转移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检测28例各型麻风患者的抗神经抗体。28例各型患者中抗神经抗体阳性为25/28。这一结果揭示在多菌型患者抗体阳性频度和滴度水平有高於少菌型患者的趋势。对出现ENL反应的11例多菌型患者则未显示出其反应类型与抗神经抗体之间具有关系。有关麻风患者的型别、病期、及神经炎等与抗神经抗体频度和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才有可能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7.
我院收治3例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病例,术前均误诊为单纯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其中第1例术中心外探查发现左肺动脉起源异常,因当时诊断不甚明确而未行根治术,之后经造影证实为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合并室间隔缺损。半年后,因肺炎心力衰竭死亡。另外2例术中心外探查诊断为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经施行右肺动脉重建术及心内畸形矫治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本文报告这3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和手术方法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96年10月~2005年3月我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242例心脏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特征、肿瘤性质、生长部位和特点等。结果:在行心脏外科治疗的患者中,心脏肿瘤发生率为0.75%。良性肿瘤构成比为88.0%,以黏液瘤为主,高于恶性肿瘤(11.2%)(P<0.01)。不同年龄发生率也不同,40~49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达30%,其次为50~59岁年龄段(26.8%)。黏液瘤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这一现象在非黏液瘤患者中不明显。左心系统恶性肿瘤比例为5.3%,右心系统恶性肿瘤比例为28.6%,8例继发性心脏肿瘤均发生于右心系统,侵犯多房室的肿瘤恶性比例为75%。结论:经外科治疗的心脏肿瘤发生率占心脏外科患者的0.75%,多数为原发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小儿三房心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92年3月间共手术治疗小儿三房心22例。其中完全型15例,部分型7例。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本文着重讨论了本病的诊断、鉴别及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脑中风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出血性脑中风是严重危害病人生命的临床急重症之一 ,迄今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采用自拟“三七活络饮”与西药常规治疗相结合治疗本病 5 5例 ,并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的 49例作对比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内科住院病人 ,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 ,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 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 ] 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组 ,治疗组 5 5例中 ,男 3 5例 ,女 2 0例 ;年龄 47~ 68岁 ,平均 ( 5 9 2 7± 6 45 )岁 ;兼有高血压病 3 5例 ,冠心病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