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杭州市2004—2010年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价,为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杭州市卫生资源相关数据,从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层面,以卫生机构、医生、床位为主要因素,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 2004—2010年杭州市卫生资源量总体呈缓慢增加,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杭州市区,杭州市内各区卫生资源存在差异。杭州市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在0.2以下,达到最佳公平状态;但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已达0.6,处于警戒或高度不公平状态。结论杭州市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分布不平衡,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卫生机构配置的公平性最优,医生配置公平性次之,床位数配置公平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b>探讨乙型流感病毒两大谱系的进化特征和进化规律.方法 <\b>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1940-2012年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株共126条,采用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Bayesian-MCMC)和分子钟方法,对乙型流感病毒的HA1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计算乙型流感病毒两大谱系可能的起源时间与分化时间.结果 <\b>1978-2010年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与Yamagata系的aa平均差异率为5.4%~ 10.2%,两谱系的aa差异和组间遗传距离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与Victoria系毒株相比,Yamagata系全部毒株的163位aa及部分毒株的166位aa缺失,但是这些年来的乙型流感病毒HA1基因除个别位点外,尚未受到明显的正向选择压力.每年乙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的碱基替换速率为2.138×10-3(95%HPD:1.833×10-3~2.437×10-3)替代/位点,推算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的最近共同祖先出现在1971年(95%HPD:1969-1972年),两大谱系的分化时间点分别为1973年(95%HPD:1971-1974年)和1977年(95%HPD:1975-1978年).结论 <\b>乙型流感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均较以往发生大的变异,且两大谱系的差异日趋增大,将来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亚型,在流感监测中应密切关注这一变化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诊断疟疾及混合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简便的疟疾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诊断方法。方法针对疟原虫SSU rRNA基因序列设计3条分别具有属、种特异性的引物,通过多重PCR反应扩增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结果 19份恶性疟原虫血样均扩增出长度为400 bp的特定基因片段,16份间日疟原虫扩增出长度为300 bp的特定基因片段,20份健康人群对照血样经PCR扩增均为阴性。结论该多重PCR检测系统具有高效、敏感、特异、稳定、简便等特点,适宜于大批量样品同时检测,对疟疾的快速诊断、鉴别混合感染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浙江东阳民间红曲中的共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鉴定。方法:通过平板点种分离纯化,经微室培养,进行菌丝、分生孢子、闭囊壳和子囊孢子等形态鉴定,以及API生化反应鉴定。结果:从红曲米的共生菌中分离得到粉红红曲霉、紫红红曲霉和酿酒酵母1。结论:传统的红曲为共生菌协同发酵的产物,共生体系中的各种菌对红曲的形成,尤其是功能性红曲的代谢产物的积累,可能起着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红曲的共生菌,对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我国的中医药资源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重性精神疾病,通常以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1]。BD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遗传易感性、心理社会因素等,具有起病年龄早、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2]。近年有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显著增加自杀发生率~[3]。  相似文献   
6.
自噬作为一种基本的细胞内环境平衡机制, 在体内通过促进细胞代谢影响骨肿瘤的外周及中枢敏化过程, 参与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 BCP)的发展。文章综述了自噬的过程及生理功能, 并着重介绍了自噬在肿瘤细胞的骨转移、骨平衡及炎症免疫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等过程中的作用, 旨在为深入讨论自噬在BCP中的相关作用及BC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全基因组层面探讨浙江省1999-2011年麻疹病毒的变异及其与疫苗株S191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浙江省不同年份分离的麻疹病毒流行株9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全基因组序列,并与疫苗株S191及国外主要流行基因型毒株进行全序列比较分析.结果 1999-2011年浙江麻疹流行株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77% ~ 99.89%,麻疹病毒尚未受到明显的正向压力,各基因的变异仍属随机漂移.与疫苗株S191相比,两者间氨基酸的同源性仅为96.63%~ 98.16%,分别存在135~159个氨基酸的改变,其中共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113个,导致5个糖基化位点的变异.在核苷酸水平上,N基因的平均变异率最大(5.5%);而在氨基酸水平上,P蛋白的平均变异率最大(7.7%).此外,在全基因组序列上,浙江流行株与各国疫苗株的遗传距离均大于D4、B3基因型流行株与各国疫苗组的遗传距离(t=9.76,P<0.05;t=-12.39,P<0.05).结论 浙江麻疹流行株与疫苗株S 191在各基因上均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现行疫苗株与H基因型流行株之间的差异远大于疫苗株与国外优势流行株(D4、B(1)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应密切关注这一变化趋势,及早研究后备麻疹免疫株.  相似文献   
8.
正药物分析学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药学及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也是研究药物定性和定量分析、质量控制和新药开发的一门科学[1]。在研究生的培养中,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能综合运用所学,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工作上及对药物分析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以适应学科发展及药品质量控制的需要,且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2]。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及药物分析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对药物分析学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对6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药伤科消炎膏离子导入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治疗三个疗程后显效4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无不良反应.结论:伤科消炎膏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满意,有效护理配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睡眠剥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睡眠时间不足的状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未孕女性相比,妊娠期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睡眠剥夺,并且可能对子代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本文总结了妊娠期睡眠剥夺对子代的影响并予以综述,或可对促进孕期保健和改善后代结局提供一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