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肺泡灌洗液辛普森菌群多样性指数(SDI)比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细菌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ICU 2019年10月—2021年7月选择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的5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病历资料,依据其入ICU 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为非危重症组21例和危重症组35例。以细菌性肺炎造成死亡为终点事件,记录28天转归,并将患者分为生存组38例和死亡组18例。对各组患者的SDI、PCT、C-反应蛋白(CRP)、PCT/SDI、CRP/SD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非危重症组比较,危重症组患者血清PCT/SDI、PCT水平均升高,且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更长,28天病死率更高(均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SDI较低,PCT/SDI、PCT水平均较高(均P<0.05);SDI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呈负相关(r值为-0.655,P<0.001),PCT水平、PCT/SDI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0、0.734,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PCT/SDI预测患者28天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其次为PCT+SDI (0.845)、PCT (0.808)、SDI (0.785)、CRP/SDI (0.731),PCT/SDI的最佳截断值为11.56时预判患者28天死亡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66.7%。Cox回归分析显示,PCT/SDI值高(HR=1.562,95%CI:1.271~1.920,P=0.031)、PCT水平高(HR=1.106,95%CI:1.021~1.198,P=0.024)是ICU细菌性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T/SDI、PCT、PCT+SDI、SDI、CRP/SDI均可作为ICU细菌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PCT/SDI预测患者短期预后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多项指标以及指标间交互作用对患者预后指标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入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3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建立预后指标与入院指标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模型相关分析。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26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建模数据外部验证。 结果镇静躁动评分(RASS)平方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RASS评分交互项、年龄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交互项、心率与乳酸(LAC)交互项等对预后指标有显著影响。 结论数学模型可以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后指标评估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149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45例完成LC,其中2例术中肝总管撕裂,行腹腔镜下缝合,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因胆囊三角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或胆囊三角区解剖关系不清;1例因术中出血镜下止血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0~180min。术后发生胆漏3例,均经引流管引出,引流量每日逐渐减少,1周左右停止后拔管观察痊愈出院。切口感染、液化12例;术后住院时间5~8d。所有患者跟踪随访8~12个月均无异常。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非LC禁忌证,实施LC安全可行,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技巧、耐心操作、适时中转、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血流向量测量颈动脉血流量的不同方法及其稳定性。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15例和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5名重症医学科医师采用三角函数双切面测量法、三角函数单切面测量法、横切固定角度测量法、纵切测量法、最大血流速度近似法、流速均值近似法和改良环形近似法通过超声检查对颈总动脉血流量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寻找稳定性较好的血流量的测量方法。结果 三角函数单切面测量法稳定性高于三角函数双切面测量法、横切固定角度测量法、纵切测量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血流速度近似法与流速均值近似法的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环形近似法与最大血流速度近似法的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析结果显示,前者的稳定性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角函数单切面测量法可测得较为稳定的血流速度。颈动脉斑块患者采用改良环形近似法可获得较稳定的血流量,但评估稳定性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本院1993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2例外伤性胰、十二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3例,疑似诊断3例,术中确诊9例;治愈11例(91.7%),死亡1例(0.83%);发生并发症5例(41.7%)。胰瘘、十二指肠瘘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胰、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胰周充分引流,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术后肠外营养、生长抑素的合理使用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术前常规B超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9月~2007年8月共完成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9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0.5%)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为99.5%。随访58%的患者均良好。结论重视术前B超检查,适时选择手术适应证,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及客观对待中转开腹问题,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本院199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例外伤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6例,疑似诊断7例,术中确定诊断14例;治愈19例(95%),死亡1例(5.3%);发生并发症9例(45%).胰瘘、十二指肠瘘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 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胰、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胰周充分引流、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术后肠外营养、生长抑素的合理使用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10.
肝包虫囊肿是细粒棘球绦虫蚴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寄生虫病,以内蒙、新疆等农牧区常见。犬为终宿主,人为中间宿主,成虫在犬的小肠内产卵,随粪排出。人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在人的小肠内孵化成蚴,随静脉入肝,多数在肝内生长成包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