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环境改变容易造成传染病流行和暴发,在我国已有这方面的教训。为了保护三峡水库环境卫生,防止水体污染,控制介水传染病和鼠传疾病流行,保障库区下游人群健康,根据《长江三峡水库库底卫生清理技术规范》〔1〕要求,兴山县于2001~2006年对库底二、三期蓄水前实施了卫生清理,并按照要求进行检测和抽样监测,评价清理效果,现将库底卫生清理及效果评价情况,报告如下。1清理对象与方法1.1清理对象分为一般性污染源和传染性污染源。一般性污染源包括:化粪池、粪池、公共厕所、牲畜栏和普通坟墓。传染性污染源包括:传染…  相似文献   
2.
兴山县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兴山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617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7.73%、92.37%,母亲HBsAg阳性率0.61%。结论兴山县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达到了国家乙肝防治规划规定的接种率达90%的目标。加强产科接种点建设是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兴山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兴山县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3~20岁2269人采集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样本的HBsAg和HBsAb。结果人群HBsAb阳性率为75.58%,HBsAg阳性率为0.84%。3~6岁组HBsAb阳性率为89.59%,HBsAg阳性率为0.41%。7~14岁组HBsAb阳性率为84.07%,HBsAg阳性率为0.57%。15~20岁组HBsAb阳性率23.90%,HB-sAg阳性率2.44%。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兴山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在控制乙肝流行,降低HBsAg阳性率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兴山县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人、哺乳动物、媒介生物间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及分布。方法采集人群、哺乳动物、禽(鸟)类等血液涂片镜检、医学昆虫解剖压片镜检附红细胞体。结果健康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56.11%,新生儿脐带血阳性率为96.59%。调查各种动物19种,阳性17种。其中家畜类阳性率为93.03%,家禽类为80.85%,啮齿类为56.29%;野生哺乳动物类为100%;青蛙、蛇类未发现阳性。鸟类阳性率为80.95%;昆虫类:蚊类阳性率为72.12%,蜱类为100%,虱类为89.36%,刺蝇类为91.78%,蚤类为42.86%,螨类为66.67%。结论从病原学上证实三峡库区为附红细胞体病重度流行区。可在哺乳动物及其他多种生物中寄生,猪及多种哺乳动物是重要储存宿主,昆虫是主要传播媒介,也可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胎鼠子宫内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鼠感染附红体后与宫内胎鼠垂直传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夹夜法捕获鼠形动物,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获取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及宫内胎鼠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检测。结果捕获鼠密度为1.43%,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55.59%,雄性鼠感染率为56.12%,雌鼠感染率为55.29%,孕鼠感染率为68.57%;室内鼠密度为2.33%,平均感染率为58.46%;野外鼠密度为0.71%,感染率为47.95%;平均怀孕率为20.47%,平均胎细胞感染率为71.84%,平均繁殖指数为5.89只,每年4~5月和9~10月出现2次繁殖高峰,分别为48.57%和40.00%,但附红细胞体感染未见明显季节高峰。结论孕鼠携带附红体后传给胎鼠的途径主要是经胎盘传播,是附红体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兴山县1997~2000年疾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摸清三峡大坝建成前后疾病变化 ,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自 1997年以来 ,按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三峡坝区、库区疾病监测方案》〔1〕,在建阳坪乡建立疾病监测点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点基本情况建阳坪乡位于兴山县东南部 ,与秭归县接壤 ,辖 12个村 ,9315人 (2 0 0 0年人口数 )。共有医疗机构 12个 ,其中卫生院、卫生所各 1所 ,10个村卫生室 ,医务人员 31人 ,病床31张。2 人口健康状况1997~ 2 0 0 0年共出生人口 2 34人 ,死亡 2 11人 ,出生率为 5 .88‰ ,人口死亡率为 5 .30‰ ,新生儿死亡率为 2 1.37‰ ,人口自然增长…  相似文献   
7.
2009年7月29日,本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在实施常规免疫接种时,一婴儿在接种第2针乙肝疫苗后16 h左右发生皮下血肿。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疫苗来源与接种情况患儿,男,2009年6月27日在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顺产、母乳喂养,于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第1针,未发生异常反应,2009年7月29日上午10:30左右在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剂量5 ug/支),该疫苗系北京天坛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批号:08040702,失效期:20110518,疫苗运输、贮存符合要求。注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接种及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纵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免疫成功率、发病率等进行研究。结果1998~2009年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3.83%,调查接种率为93.67%,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2.37%;HBsAb阳性率为86.98%,其中6岁以下为89.95%;母婴阻断保护率为98.0%;接种副反应率为3.14/10万;发病率下降98.80%;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与1998年乙肝疫苗接种前比较下降88.48%,2000年后10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为0~3/10万。结论兴山县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已实现或基本实现《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兴山县人兽共患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兴山县人兽共患病种类。方法采用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宿主调查、疾病监测、实验检测及了解兽医部门禽、畜类人兽共患病种类进行分析,并对重点疾病进行研究。结果共发现人兽共患病50种,其中病毒性9种,细菌性20种,寄生虫21种。法定传染病中报告人兽共患病16种,发生和流行比较严重的有15种。20世纪90年代前50年流感、疟疾、痢疾、肝炎4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们身体健康,21世纪结核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并新发生艾滋病。结论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在人类疾病谱中仍占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兴山县狂犬病暴露者特点及暴露后处置情况,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方法收集犬伤门诊暴露者登记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兴山县200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结果全县2007年就诊的狂犬病暴露者1 590人,其中以犬伤为主,共1 478例,占92.96%;猫伤64例,占4.03%;其他(鼠、兔)伤48例,占3.08%。发病一例,发病率0.63‰,死亡一例,病死率100%。暴露者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以冬季较少。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疫苗1471例,占92.52%,伤口规范处理1241例,占78.05%,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121例,占8.92%。结论科学及时地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