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考察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建立生物样品中冬凌草甲素的HPLC测定法,比较冬凌草甲素普通注射液和固态类脂纳米粒注射液的体内分布特点与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肝、脾、肺、心及肾中的相对摄取率分别为4.25%,3.44%,1.19%,0.52%和0.60%。静脉注射后的药-时曲线表明体内过程符合三室模型,其各相半衰期分别为T1/2π=0.087 h,T1/2α=1.65 h,T1/2β=32.36 h,中心分布容积VC=0.66 mL·kg-1。结论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能够增强药物的肝脾靶向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循环时间。固态类脂纳米粒可能成为冬凌草甲素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莪术油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与顺铂联合的协同作用。方法 建立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莪术油组、顺铂组和联合给药组(莪术油+顺铂)4组,每组6只,分别腹腔注射莪术油(300 mg·kg-1)、顺铂(2 mg·kg-1)、莪术油联合顺铂(300 mg·kg-1+2 mg·kg-1)以及空白对照液(0.4 mL生理盐水),给药3周后处死小鼠并测瘤体积变化,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NM23、TNF-α、VEGF、NF-KBP65、PCNA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裸鼠血清中IL-2、IFN-γ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莪术油、顺铂及其联合给药后均能显著抑制裸鼠肿瘤体积的增长(P<0.05或P<0.01),且联合给药的抑瘤率(55.06%)要高于莪术油(20.5%)和顺铂(52.52%)单独给药。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各组药物治疗后,能显著降低裸鼠肿瘤组织中NM23、TNF-α、VEGF、NF-KBP65、PCNA的阳性表达(P<0.05或P<0.01),且降低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莪术油组、顺铂组、联合给药组。ELISA检测结果也表明顺铂以及莪术油联合顺铂给药3周后能显著提高裸鼠血清IL-2、IFN-γ水平(P<0.01),且含量上升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莪术油组、顺铂组、联合给药组。结论 莪术油能够抑制卵巢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生长因子NM23、TNF-α、VEGF、NF-KBP65、PCNA及免疫相关因子IL-2、IFN-γ的表达有关。莪术油联合顺铂用药对卵巢癌肿瘤的抑制具有潜在的协同作用,但还需更深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心贴外敷心俞与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洁 《山西中医》2007,23(4):62-63
目的:观察通心贴外敷心俞、内关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心贴外敷心俞、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对照组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40例,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改变、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血黏度和血脂的情况。结果:通心贴刺激心俞、内关穴位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9例,改善24例,基本无效5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显效11例,改善21例,基本无效7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z=-0.236,P=0.813)。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显效7例,改善20例,基本无效10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为67.5%;对照组显效8例,改善15例,基本无效15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为57.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z=0.411,P=0.681)。治疗组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min)由121.45±16.28改善为58.49±5.82,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心贴贴敷心俞、内关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心贴外敷心俞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NO、NOS、SOD、MDA影响.方法:对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用通心贴外敷心俞穴,每日1次,30 d为1疗程;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山东鲁南制药厂生产),每次1片(每片20mg),每天1次,30 d为1疗程.结果:通心贴外敷心俞穴治疗后,病人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1.7%,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缺血发作次数通心贴穴位治疗组从(7.62±0.34)降至(2.67±0.37).通心贴外敷心俞穴治疗组治疗后,病人N0、NOS、SOD明显升高,MDA明显下降,NO(umol/L)由(46.98±8.63)改善为(71.78±13.05),NOS(u/ml)由(1.59±0.24)改善为(2.30±0.30),SOD(u/ml)由(45.88±5.47)改善为(64.68±9.09),MDA(urn/ml)由(9.01±1.78)改善为(6.68土1.42);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心贴外敷心俞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能明显升高NO、NOS、SOD,降低MDA,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黄饮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NO、NOS、SOD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NO、NOS、SOD的影响。方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作为对照,服药前后记录NO、NOS、SOD、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改变、动态心电图缺血ST-T改变的时间、血粘度和血脂的情况。结果:地黄饮子治疗后,患者NO、NOS、SOD都明显升高,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2%,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明显缩短,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黄饮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能明显升高NO、NOS、SOD,且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以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工艺,对优化工艺所得产品通过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与Zeta电位分析仪、pH计、黏度计、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分析理化性质,并用超速离心法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分析结果证明,纳米粒确已形成,并测得所制备纳米粒的包封率为(91.88&#177;1.83)%,载药量为(2.32&#177;0.05)%,粒径为(125.3&#177;11.2)nm,粒径跨距为(0.82&#177;0.03),Zeta电位为(-15.88&#177;0.41)mV,pH值为(5.57&#177;0.04),黏度为(1.231&#177;0.002)&#215;10-3 Ns&#183;m-2.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Q=8.944t1/2+11.246.结论 实验建立的制备工艺可行,所得纳米粒的包封率高,理化性质稳定,体外释药具有缓释制剂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脉消斑I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通脉消斑I号,对照组60例口服普拉固、拜阿斯匹林;服药前后记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血脂、CCAD、IMT、SV、DV、RI、PI及斑块体积和性质。结果治疗组SOD明显升高,而ET、MDA、CRP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CCAD增加、IMT变薄、SV增加、DV增加、RI减少、PI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缩小、性质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脉消斑I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明显,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锡矿矿工、坑上作业工人及矿区农民硒的摄入量、代谢、血硒与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发现,云锡所在地为低硒区。不同人群中,以肺癌患者及高风险人群血硒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脉地仙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 I)的疗效。方法:8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通脉地仙丸;对照组40例口服辛伐他汀、氟桂利嗪片、拜阿斯匹林。记录服药前后两组患者脑血管多普勒超声血流图(TCD),头痛、眩晕、头重、耳鸣、失眠、健忘等临床症状,血清SOD、MDA、CRP,血流变和血脂的情况,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脑血管多普勒超声血流图(TCD)指标改善,提高SOD,降低MDA、CRP,头痛、眩晕、头重、耳鸣、失眠、健忘症状改善,血流变、血脂指标改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通脉地仙丸治疗CCC I疗效明显,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非治愈性切除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治的早期胃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切除的治愈性进行评估,计算非治愈性切除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47例早期胃癌病变,其中非治愈性切除病变66例,非治愈性切除率为1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