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2.
背景与目的:探讨莱菔硫烷对人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莱菔硫烷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莱菔硫烷对T24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研究莱菔硫烷对T24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P16和P2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较低剂量范围内(≤40μmol/L),随着作用剂量的增加,莱菔硫烷对T24细胞的生长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增强。10、20、40μmol/L莱菔硫烷的抑制率分别为(12.5±3.95)%,(25.0±2.50)%、(50.0±5.33)%;在较高剂量(60μmol/L~160μmol/L)时,这种抑制作用不再呈剂量依赖性;莱菔硫烷作用72h后的IC50值为(51.12±7.10)μmol/L;莱菔硫烷能使T24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20μmol/L莱菔硫烷作用48h后,在G0/G1峰之前出现凋亡峰;20μmol/L莱菔硫烷作用于T24细胞8、12、24h后能明显诱导P27蛋白的表达,作用早期(8h)时能诱导P16蛋白的表达。结论:莱菔硫烷能抑制T24细胞生长并使该细胞周期阻断在G0/G1期,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P27蛋白及早期诱导P16蛋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苯那普利(benazepril)的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作用.方法:对慢性肾炎病人64例进行多中心自身对照观察.结果:经苯那普利治疗12周后,大量蛋白尿组(30例)尿蛋白下降47.0%,小量蛋白尿组(34例)尿蛋白下降47.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5.1±3.2)周(大量蛋白尿组)和(2.7±2.1)周(小量蛋白尿组),同时,其中1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低白蛋白血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苯那普利可部分地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蛋白.  相似文献   
4.
大豆活性肽对大鼠体内高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膳食大豆活性肽对高胆固醇模型大鼠血浆胆固醇及其有关血脂指标的影响 ,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周龄断乳雄性Wistar大鼠 ,经 2 8d诱发高血胆固醇以后 ,按体重和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将动物均衡分为 2组 ,分别喂饲含大豆活性肽和酪蛋白的纯合成高脂饲料 5 6d ,断头处死动物。实验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单因素F检验 )。结果 经 2 8d诱导高脂模型后 ,实验模型大鼠的TC水平为 ( 2 0 2± 0 2 7)mmol/L (n =2 1) ,而喂饲基础饲料的阴性对照组大鼠分别为 ( 1 33± 0 2 0 )mmol/L (n =9)。高血胆固醇模型大鼠的血浆总胆固醇(TC)浓度分别是阴性对照组的 1 5 1倍。又经 5 6d喂饲含有处理因素的饲料后 ,酪蛋白组和大豆活性肽组实验动物体重分别增加了 ( 198 5和 119 3) g ;TC水平分别为 ( 6 4 1± 0 5 7)和 ( 3 0 1± 0 37)mmol/L ;TG水平分别为 ( 3 73±0 70 )和 ( 1 0 9± 0 34)mmol/L ;apoB分别为 ( 0 6 2± 0 11)和 ( 0 31± 0 0 7) g/L ;FT4分别为 ( 1 0 3± 0 2 2 )和 ( 1 76±0 30 ) pmol/L ;同酪蛋白组相比 ,大豆活性肽组动物体重及TC ,TG ,apoB含量显著降低 ,而FT4水平显著高于酪蛋白组 (P <0 0 5 )。结论 膳食中大豆活性肽的摄入可降低高血胆固醇模型大鼠TC、  相似文献   
5.
赵秀娟 《河北医药》2004,26(10):828-828
患者 ,男 ,17岁。左踝关节肿痛 2d ,因腰部、臀部疼痛 15d ,化验尿常规白细胞 ( ) ,于 2 0 0 0年 11月 8日入院。患者起初腰臀部为间断性隐痛 ,后逐渐转为持续性酸痛 ,并出现双侧腹股沟区隐痛 ,在某院查尿常规 :白细胞 15~ 2 0个 HP ,诊断“泌尿系感染”。口服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治疗 3d ,仍感腰臀部疼痛 ,走路或上下台阶时疼痛加重 ,2d前出现左踝关节明显肿痛而转入我院。既往体健 ,无外伤史。体检 :生命体征正常 ,无皮疹 ,眼结膜无充血红肿 ,心肺未见异常 ,右下腹轻压痛 ,腰部无压痛 ,轻叩痛 ,左踝关节肿胀 ,尿道口无红肿 ,挤压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医院治疗的已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的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如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激素+ ACEI)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IU 皮下注射,每天2次。在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24h 尿蛋白定量(Upro)、血清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血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24h Upro、TC、BUN 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ALB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FIB 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24h Upro、TC、BUN 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ALB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瘀点,未给予特殊治疗后自行消退。除此2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小板减少、出血、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现象。结论传统泼尼松加低分子肝素治疗,明显改善了高血凝状态,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来医院治疗的RNS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激素治疗:环磷酰胺Q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上述对照组治疗加用来氟米特治疗。疗程为4个月,比较2组治疗期间24h尿蛋白定量( Upro)、血清白蛋白( ALB)、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变化情况,及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个月后,2组24h Upro、Scr 及 BUN 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ALB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05),且观察者的24h Upro、Scr及BUN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AL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来氟米特治疗RNS特异性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所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住院期间有无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分组,进一步将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通气时间是否≥7 d分成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组和非延长组。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112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30例,中位年龄52岁(16~89岁),中位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e score,ISS)34分(16~66分)。车祸伤和坠落伤是最常见的受伤类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62例,未使用机械通气患者50例,多因素分析表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OR=0.72,95%CI:0.53~0.92,P=0.03)、血液碱剩余(OR=0.56,95%CI:0.37~0.88,P=0.002)、肋骨骨折(OR=1.72,95%CI:1.60~2.80,P=0.012)是启动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组机械通气时间≥7 d者38例,<7 d者24例,结果显示ISS评分越高,GCS评分越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结论: GCS评分、血液碱剩余和肋骨骨折是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ISS评分高和颅脑损伤重可能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患者气管切开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化趋势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 观察入院后连续5 d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并进行分组, 第1组: 淋巴细胞减少后在5 d内恢复正常; 第2组: 淋巴细胞减少后未恢复正常; 第3组: 淋巴细胞一直处于正常水平, 并记录各组患者在住院28 d后的转归情况。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了解创伤早期淋巴细胞变化趋势与预后间的关系。同时, 为排除年龄的影响, 依据年龄是否≥65岁进行分层, 并根据住院时间是否≥28 d分为住院时间延长组和住院时间非延长组, 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别探讨淋巴细胞变化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患者83例, 其中男性66例, 女性17例, 主要受伤机制为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e score, ISS)为(30±11)分。根据连续5 d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分组, 第1组32例, 第2组33例, 第3组18例。第2组33例患者中, 在住院28 d内死亡5例, 死亡率为15.2%(5/33), 未出院9例, 均高于其他两组(P < 0.05)。进一步按年龄进行分层后, 发现在高年龄患者中淋巴细胞处于低水平是住院时间≥28 d的危险因素, 但在低年龄患者中, 发现中性粒细胞持续偏高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严重创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一直处于低水平与预后不佳密切相关, 尤其在高年龄患者中明显, 淋巴细胞可作为一项可靠指标用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