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1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4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62例采用综合治疗(西药+微波理疗组+中药灌肠)。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7.3%、94.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人体最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系统中,必需微量元素硒是一种关键的辅助因子。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方面:正常组织的辐射防护,恶性肿瘤的射线增敏,消水肿药效,硒的预测效果,初期和续发癌症的预防效果。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硒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上认为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个生命体征,为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P2X3受体是ATP—门控性离子通道家族的一个亚型,在慢性疼痛的伤害性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由于P2X3受体的分布仅限于感觉神经元,对该通道的处理就可能提供一个镇痛作用既强又无副作用的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异位妊娠病症临床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异位妊娠患者实施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加味活络灵丹的保守治疗,以及B超检验与β-HCG监测,分析治疗状况。结果:4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痊愈出院,2例患者没有明显地呈现出血β-HCG值的下降,1例患者出现破裂出血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以保守方法对异位妊娠症患者进行治疗,成功率高达93.75%,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痛苦,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后的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患者,观察B超检查以及治疗的相关情况。50例患者做人工流产,10例患者进行药物流产。结果:在手术之后的病理检查中,浆膜层可见绒毛浸润,药物流产的患者出现阴道间歇性出血,经过B超复查可见子宫前壁的下段肌层变薄。结论:CSP患者应该积极做B超检查,如果有大出血症状,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子宫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通过硒结合蛋白的调控,硒可以抑制癌症的发展和肿瘤的生长,研究发现前列腺、胃、结肠和肺癌硒结合蛋白1表达量减少,关于妇科肿瘤中硒结合蛋白1的作用未见报道。针对硒结合蛋白1在妇科肿瘤中的表达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6岁,孕1产0,因停经19周+3 d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行胎儿四维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所示:单胎,头大,双顶径50 mm,枕后可见39 mm×11 mm范围的软组织回声;胸狭,胸围130 mm,其内可探及正常心脏回声,胎心率:145次/min;腹部明显膨隆,腹围165 mm,四肢骨严重短小、弯曲,呈"电话筒"型,羊水指数约137 mm,肝、肾、肠未见明显异常(图1)。超声提示:1、宫内妊娠,单活胎;2、致死性骨发育不全(致死性侏儒)。行放射线检查见图2。  相似文献   
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临床成功应用为不孕不育症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目前,采用该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妊娠率仍然偏低,近年来,中药复方介入辅助生殖技术,在改善和调整患者机体和促孕方面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本文检索近年相关临床理论和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文献,对中药复方在子宫内膜、卵泡液及血清因子、卵巢储备功能、机体免疫等多方面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IVF-ET中的理论内涵,以期为中药复方提高IVF-ET 临床妊娠率的作用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发挥中医药复方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优势,为IVF-ET各阶段提供更经济有效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超声检查、冰冻切片、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等方法,评价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方面的准确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型表面活性剂用于潜在难溶性药物载体。方法设计并合成结构中具有双亲成分的表面活性剂,通过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及核磁共振波谱法(1H-NMR)对所合成的终产物进行相应的结构表征,对所合成表面活性剂于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临界胶束浓度(CMC)及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进行测定。结果得到结构确证目标终产物,有机溶剂对所得产物的溶解能力大小分别为乙醚〉氯仿〉乙醇〉甲醇;电导法测定CMC值为6.00 mg/mL,表面张力法测定CMC值为5.71 mg/mL;HLB值在6~10之间。结论该表面活性剂可作为潜在的难溶性药物载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