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项目实施,评估建立乡镇学龄前儿童三级牙病预防保健网的可行性。方法:对中山市8个镇区19间幼儿园5 953名4~6岁儿童随机分为A、B两组,A为空白对照组,B为实验组,对实验组采用宣教、预防、治疗等综合措施,3年后对乳牙患龋率、充填率、龋均及六龄齿的患龋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项目实施3年后经统计分析,B组儿童乳牙患龋率低于A组(χ2=210.6,P<0.01),B组龋均低于A组(t=2.45,P<0.01),B组充填率高于A组(χ2=276.2,P<0.01),两组儿童六龄齿的患龋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43,P=0.511)。结论:以妇幼保健为依托,开展乡镇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项目是有效可行的,同时填补了乡镇儿童口腔保健的空白,使城乡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得到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山市城区2~6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情况。[方法]2007年1~6月,在中山市城区及周边4个镇区,随机抽取5所幼儿园,对1792名2~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 792名儿童,有睡眠障碍者469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6.17%。睡眠障碍发生率,2岁为32.68%,3岁为28.16%,4岁为27.12%,5岁为22.91%,6岁为21.08%(P〈0.05) 男童为26.90%,女童为25.31%(P〉0.05)。各种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尿床为7.65%,磨牙为7.59%,梦话为4.69%,打鼾为4.41%,恶梦为3.40%,梦游为0.73%,呼吸暂停为0.33%。[结论]中山市2~6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尿床、磨牙、梦话、打鼾和恶梦是较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根据本地区新生儿保健服务及区域卫生规划的需求,建成一个集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健康教育、血样采集、递送、验收、实验室检查、阳性复诊、信息反馈及培训于一体的全市筛查网,使新生儿得到筛查服务,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筛查网络如期建成;筛查率达到60%;阳性随访100%.1 586名患儿得到早期诊治,避免终生残疾,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结论: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提高了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六联技术"对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的效果和作用。方法:对中山市城区幼儿园5 049名4~6岁儿童随机分为A(对照组)、B(试验组)两组,A组采用氟化泡沫防龋,B组采用"六联技术"防龋。3年后对乳牙患龋率、充填率、龋均进行对比分析,对6龄齿患龋率、充填率、窝沟封闭率进行比较,对制备标准洞型与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两种充填方法的长期保留率进行对比。结果:项目实施3年后,B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充填率、6龄齿充填率及窝沟封闭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制备标准洞型与ART两种充填方法比较,前者的长期保留率更高(第3年保留率比较P<0.01)。结论:"六联技术"可有效预防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群体龋病的发生,具有群体预防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可推广应用于所有幼儿园。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改善我市学龄前儿童群体的口腔卫生状况,探讨基层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方法。方法:通过妇幼保健“三级网”,在城乡组织实施卫生部基妇司“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技术合作项目”,进行学龄前儿童综合口腔保健。结果:快速改变了我市妇幼保健机构对城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医院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服务能力;对幼儿园园长、幼师、家长及幼儿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改变了她们参与幼儿口腔保健的行为习惯;幼儿园1万5千多名幼儿的口腔保健知晓率96.19%;保健牙刷刷牙率94.96%;牙齿菌斑软垢等口腔卫生状况明显改善;6岁儿童无龋率上升36.76%;龋均下降了2.15只。结论:根据影响幼儿园儿童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通过妇幼保健网对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发动幼儿园长、家长、幼儿参与,是开展儿童群体保健的有效途径;卫生部基妇司“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技术”是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水平的适宜技术;通过技术合作,使妇幼保健机构掌握规范的防治技术,保障群体口腔保健的质量,是迅速提升基层学龄前儿童群体口腔保健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根据本地区新生儿保健服务及区域卫生规划的需求,建成一个集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健康教育、血样采集、递送、验收、实验室检查、阳性复诊、信息反馈及培训于一体的全市筛查网,使新生儿得到筛查服务,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筛查网络如期建成;筛查率达到60%;阳性随访100%。1 586名患儿得到早期诊治,避免终生残疾,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结论: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提高了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冯志慧  赖夏瑾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11-4512
我市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册登记的流动人口,从1999年的9000多人上升至现在的140多万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更好地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目标,进一步降低我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我市于2002年初制定《中山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方案》,建立以居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区域产科质量,促进妇幼保健院发展,降低区域孕产妇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发挥市妇幼保健院对辖区妇幼保健综合指导和产科技术优势,开展区域产科质量综合管理。结果:形成了全市区域性危重孕产妇与高危儿转诊网和高风险妊娠产前筛查网,降低了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孕产妇、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妇幼保健院开展区域产科质量管理,是提高基层产科质量,降低两个死亡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是妇幼保健院完成妇幼保健任务,实现自身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